修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难题 有更新! 2023-04-13 身体会有反应,比如督脉、任脉、带脉等,头、手、身都会有反应,不要惊慌,继续练下去 心里会有怎么也压制不下去的欲望,要空掉他,不要觉得胀的想要释放了,释放了反而要重新积累,欲念花不掉,要做做运动,比如飞鸟式、长寿功、少林功、太极拳(可能力量弱不如练少林功) 初关一般是身体上的,然后才是重关,牢关。各自的标志是什么? 心理和身体是一元的,就跟心、息一样,就是一个天平,一头重了另一头必然轻了 治理欲念有各种办法比如走路练功观想念佛参究等方法,这里才能体会到“法无定法,法无高下,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全看自己怎么用了,所以要“知时知量”
南怀瑾先生佛教经典推荐 2023-02-22 **南怀瑾先生佛教经典推荐 ** 我们今天开讲,所要引用的经典如下: (一)经部 大般若经 大涅槃经 华严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胜鬘夫人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萨戒(大乘) (三)论部 现观庄严论 大摩诃止观 宗镜录 正续指月录 大智度论 密宗道次第论 瑜伽师地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 假定一个人想学佛,想学佛法,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经律论,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作比较深入的研读,绝对足够了。 至于讲到内容的采用,也不离这几部经论,大家能自悟更好。 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修持作功夫就好了,不一定要看经论,那是绝对错误的。要知道,作功夫,如果理不明,见不正,功夫就不会上路。换句话说,功夫作不好,那就是因为理不通达。 ——南怀瑾先生《如何修证佛法》
李叔同《断食日志》全文 2022-11-18 丙辰十一月二十九日(民国五年) 断食换心,是一种科学的,也是哲学的试验。 告诉闻玉,断食中,不会任何亲友,不拆任何函件,不问任何事务。家中有束,由闻玉答复,处理完毕,待断食期满,告诉我。 断食中尽量谢绝一切谈话。 整天定课是练字,作印、静坐,三个段落。 食量:早餐一碗粥,中餐一碗半饭,一碗菜;晚餐,一碗饭及小菜,这是平日三分之二的食量。 晚间,准备笔、墨、纸,明天开始习字。 闻玉是一个虔诚的护法。 丙辰十一月三十日: 清早六时起床,静坐片刻,盥洗, 六点半以后,习字一点钟。 早餐,粥大半碗。饭后,静坐。九时起,习字一点钟。 午餐,饭菜各一碗,十二点后,午眠。下午二时起,静坐。 三点钟起,习字。 饥肠辘辘。 晚餐,饭菜各一碗。 饭后,静坐片刻。 就寝。 丙辰十二月一日: 六时起身,静坐。 习字功课如昨。 早餐,粥半碗,较昨日为稀。 中餐,饭菜各一碗。 午后小眠,习字如昨。 傍晚,腹中如火焚。 晚餐,饭半碗。 逐日减少活动,以静,定、安,虑作生活中心。 ——闻玉示我,雪子有笺。 闻玉待我,周切备至,此情永不能忘。 丙辰十二月二日: 清晨,习字,静坐如常。 早餐,稀粥半碗。 中餐,改吃粥及菜....
十六特胜——安般法摘录 有更新! 2023-12-20 身体内部有病,佛教你修“安那般那”,治病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止”,止息治万病。……能修到止息,身体内部的变化就很大了,非常非常大。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当你全身充满了气,把念头都抛开,慢慢地气也稳定了,这时就可以常在不呼不吸中。其实也不是绝对地不呼吸,只是隔了许久才呼吸一次。如果此时有气进来,把它放出去,身体就空灵了。这时身中就会生起光明,可能在头部或者在背上,或者最好的情形是在下半身生起的。此时口水分泌会特别旺盛,不用吞咽,它自然会下去,这就是甘露,是最好的双性荷尔蒙。慢慢地连身体的感觉也没有了,进入了光明定中。 我只能为你讲到这里了,讲多了反而会害了你。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安那般那修法归纳到最初,就是用生理上的呼吸,配合这个心来修持。……修安那般那,能够知道呼吸的也是心,能够用这个方法把呼吸自然停止了,到达某种境界,也是唯心(心物一元之心)的作用。所以要认识心,不要光在呼吸上求止息,这个观念先要搞清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告诉你,呼吸这个问题,就是气了。我们很明显感到的是鼻子气的往来,其实不只是鼻子气往来。笼统讲,全身十万八千毛孔到处都在呼吸,可是一般人没有认识到呼....
十六特胜——安那般那的重要性八条 2022-11-03 APP内阅读 佛教『南怀瑾』安那般那的重要性! 一称南无佛 2017-06-05 19:22 关注 1、所以你注意啊,你听懂了没有?安那般那。假使你把这个修好了,出入息修好了,八触的反应的作用马上出现了,八触的作用就出现了。身体的变体就很大了,可是你不要给身体拉去,走了,身体上感受都不是,所以叫做数、随,随则作两种解释,一是跟到出入息,知道在进出,出入之间,第二随,就是任运让他去,一呼一吸,可是头脑清清楚楚的。 2、这个呼吸头脑清楚了以后,道家所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一步就可以做到了。就是一条路线就可以到达,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佛法任何的修持,没有这个法门的神妙。 3、在安那般那来讲。那么为什么讲到这里?你回转来看,昨天所讲到佛为难陀所说入胎经,这个胎儿在娘胎里头能够成长,就靠这个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个变化。所以叫大家认住一个息,不要光听啊,这个真要去理解它,要去体会它,听了好像很恭敬,都听进去了,这边听进去了,这边出来了就糟了,那就白听了,要真正好好的体会。 4、安那般那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感觉上是四大造成。四大,这个大家一定答得出来,哪四大,地、水、火、风....
十六特胜——达摩多罗禅经-重排版 2022-11-01 达摩多罗禅经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达摩多罗禅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跳-兆+(轍-車)]。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然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万法。其妙物也。运群动以至一而不有。廓大像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彻入微者以之穷神也。若乃将入其门机在摄会。理玄数广道隐于文。则是阿难曲承音诏。遇非其人必藏之灵府。何者心无常规其变多方。数无定像待感而应。是故化行天竺。缄之有匠。幽关莫辟。罕窥其庭。从此而观。理有行藏。道不虚授。良有以矣。如来泥曰未久。阿难传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经所不辩必闇軏无匠孱焉无差。其后有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绍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因斯而椎固知形运以废兴自兆。神用则幽步无迹。妙动难寻涉粗生异。可不慎乎。可不察乎。自兹已来。....
十六特胜——达摩多罗禅经-达摩禅经-原文 有更新! 2022-09-30 达摩多罗禅经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达摩多罗禅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籍有方。是故发轸分逵涂无乱[跳-兆+(轍-車)]。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诣造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然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万法。其妙物也。运群动以至一而不有。廓大像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彻入微者以之穷神也。若乃将入其门机在摄会。理玄数广道隐于文。则是阿难曲承音诏。遇非其人必藏之灵府。何者心无常规其变多方。数无定像待感而应。是故化行天竺。缄之有匠。幽关莫辟。罕窥其庭。从此而观。理有行藏。道不虚授。良有以矣。如来泥曰未久。阿难传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经所不辩必闇軏无匠孱焉无差。其后有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绍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唯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因斯而椎固知形运以废兴自兆。神用则幽步无迹。妙动难寻涉粗生异。可不慎乎。可不察乎。自兹已来。....
大藏治病药 2022-09-30 大藏治病药 唐释灵澈 大藏经曰救灾解难 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 不如避之为吉。今人见左 不务防之而务救之 不务避之而务药之。譬之有君者 不思励治以求安。有 身者 不惜保养以全寿。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 绝祸于未萌。盖灾生于稍稍 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 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孰知小善不起 灾难立成小恶不止 大祸立至。故太上特指心病要目百行 以为病者之鉴。 人能静坐持照察病有无 心病心医 治以心药。奚伺卢扁 以疗厥疾。无使 病积于中。倾溃莫遏 萧墙祸起 恐非金石草木可攻。所为长年 因无病故 智者勉焉。 喜怒偏执是一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纵欲无理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威势自胁是一病。 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念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 诽议名贤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
十六特胜——加行——准提菩萨圣诞开示 2022-09-30 准提菩萨圣诞开示 各位同参道友,今天是准提佛母的诞辰,在这里有这么一个盛会,从智法师要我向诸位讲几句话。我们今天讲的是准提佛母的修法,这个修法是属于佛法里头密教部份。所谓密教,大家都晓得叫秘密教;其实啊,佛法没有真正秘密,世界上有一个秘密都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每一个人心里都有秘密,不肯告诉人的。别人没有秘密,秘密都在我们自己心中。真正的佛法没有秘密,不肯传给人家,或者要把钱拿够了,或者要把头磕够了,再传给你,那是骗人的,佛法--道是天下的公道,尤其是佛法,多么慈悲伟大!她还保留一部分秘密来卖钱,那是世界上大骗子,真正的秘密都在自己的心中--我们自己的生命的奥秘!我们这个身体生命,跟宇宙万有这个生命从哪里来?人死了,究竟有没有来生呢?有没有三世因果呢?死了到哪里去,生从哪里来?这是很大的一个秘密。 我们为什么每天早晨起来,自己的思想、感情乱七八糟,你不想想,它也会出来,这个秘密在什么地方?这就是真密宗,找的是这个。所以修密宗,什么是真正的秘密这个观念要搞清楚,不要认为找到一个老师了,磕了头,在你耳朵边传几句密诀,就会成佛;那你成“糊涂”,不是佛陀。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可贵的是智慧,头脑要....
南师开示:打坐时不可贪看光景 2022-09-30 南师开示:打坐时不可贪看光景 时间:2013-04-23 来源: 作者: 南师开示:打坐时不可贪看光景 转自《禅海蠡测》 。。。。。。 二、静中忽感光明显现,或眼闭时,感觉头上,或目前,或全身,或内部发光。甚之,暗室见物,夜视如昼。如贪著其事,渐于此光中,显现许多幻境。初则如云雾,如梦影,乃至一切人物鲜明,随心可现。念见菩萨,菩萨即至。念见上帝,上帝即现。念见鬼神,鬼神即出。不但见之,且可闻其声,日久工深,乃至可见人事上之种种事实,试之亦验。于是自谓得道得通,位入仙佛,不同凡人。甚之,如另有一身,完全同我,可自由出入于此身之外,神游远近,一切如意,称为出神。若此等等,乃静境中偶与本体功能宇宙之光与电磁,骤起一种变幻相似之通。贪著其事,即入魔境。何以静中有此现象发生耶?此乃心理与生理自然功能之一种变幻现象也。静中之时,心理上明了意识,渐渐沉寂不起,思虑作用,陷入昏迷状态,其潜意识(唯识学称独头意识,亦名独影意识)忽起作用,可发生以上种种现象。 然不尽为心理作用,人之生理,纯为物质,此物质与宇宙间之声光电化等功能,同一活动,互相感通。故道家称人身乃一小天地,盖谓人之身体,为一具体而微之大宇....
十六特胜——随息法的真意 2022-09-29 南老师开示:随息法的真意! 时间:2014-08-19 来源:十方禅林 作者: 时间:七十四年五月十九日晚间九时 地点:十方禅林十楼讲堂 南师怀瑾先生亲自主持 从智法师记录 「随息法」的真意 智怡师: 自己出家十几年来,仔细反省并没有好好做到出家人的本份,来这裡以后,才体会到自己该走的路。去年寒假,自从修持准提法以后,觉得最大的感应是业力的现前。最近也是依准提法而修,因为过去主修随息法,所以二者也就互相配合上了。 师 示: 你这个方法是普通人所修的,你出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麽? 智怡师:当时出家没有为什麽。 师 示: 没有为什麽?!怪不得!出家总要为发愿而来,不发正愿而出家,卽是没有目的,那是莫名其妙进土地堂。你现在要好好的发愿,没有愿力学佛便没有中心。你刚才报告念咒子修随息,这是普通修法,还没有入门呢!况且,修随息法怎麽随,知道吗?你修随息修了多久?你不要怕骂,来日无多,以后很少有机会跟你们谈话,你随息的经验怎麽样? 智怡师:嗯……。 师 示: 你答不出,我代你讲。你所谓的随息,只是名称而已,那是自己骗自己的话,打起坐来,在那裡听听呼吸,数也懒得数,在身体痛苦的感受上转来转去,不叫....
盘腿打坐有什么好处 2022-09-29 南老师开示:盘腿打坐有什么好处 时间:2014-11-21 来源: 作者:南怀瑾 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我们修道,在开始的时候,第一要认识什么是正道,道家丹经始终没有提出正道是什么,只有佛家提出一个东西就是“心”,心性的道理。道家只提一个比喻,像是管理天下政治,“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管理要包括得非常微妙幽秘——不是神秘。这八个字就是讲理论,实际上说,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实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现在我们以打坐来讲,打坐有个什么好处呢? 过去有许多医生反对打坐,现在又不同了,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医生研究打坐,而且把这个拿来治病,叫做“冬眠治疗”,效法动物的冬眠,很有效果。因为洋人高鼻子蓝眼睛说的,我们也跟着说对啦。 譬如说这个人身体非常虚弱,他今天学道是想救命治病,所以学打坐。能不能当神仙不管了,至少打坐这个修养现在医学比做冬眠治疗,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学动物一样静下来,也就是物理、生理自我治疗的一种方法,所以打坐对治病、对身体健康,只有帮助而没有坏处。说打坐坐坏了,什么神经失常了,那是他自己乱搞,自己打坐想变成神仙,又想得眼通又想得他心通的,那已经是神通的二号,就是精神有病,当然....
禅宗永嘉集 2022-09-29 禅宗永嘉集 禅宗永嘉集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禅宗永嘉集序 唐庆州刺史魏静述 闻夫。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发挥至赜。悬梵景于昏衢。光阐大猷。泛禅波于欲浪。是以金棺揜耀。玉毫收彩。孤标灵鹫之英。独负成麟之业者。其唯大师欤。大师俗姓戴氏。永嘉人也。少挺生知。学不加思。幼则游心三藏。长则通志大乘。三业精勤。偏弘禅观。境智俱寂。定慧双融。遂使尘静昏衢。波澄玄海。心珠道种。莹七净以交辉。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加复霜松洁操。水月虚襟。布衣蔬食。忘身为法。愍伤含识。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金石方坚。浅深心要。贯花惭洁。神彻言表。理契寰中。曲己推人。顺凡同圣。则不起灭定而秉护四仪。名重当时道扇方外。三吴硕学辐辏禅阶。八表高人风趋理窟。静往因薄宦。亲承接足。恨未尽于方寸。俄赴京畿。自尔已来。幽冥遽隔。永慨玄眸。积翳忽丧金錍。欲海洪涛。遄沈智楫。遗文尚在。龛室寂寥。呜呼哀哉。痛缠心腑。所嗟一方眼灭。七众何依。德音无闻。远增凄感。大师在生。凡所宣纪。总有十篇。集为一卷。庶同归郢悟者。得意忘言....
老古书屋-《禅学讲习班》1-50文字版 有更新! 2022-09-29 《南怀瑾先生2009年太湖大学堂禅修实录》 打七日期:20090913 01.2009年9月禅修实录,开课讲话 我们这一次禅修的这个讲习,也可以说是我一生把它认真地当个事的讲习。 过去几十年来,譬如说在厦门,我都记不得年份了,好像二三十年了,二十多年了,还是十几年,我记不清楚,我不大管,南普陀举行了一次,也不是禅修。那么几十年前在台北,所举行的也不是正式的禅修。 这次是偶然的机会,我们大学堂的老师魏承思教授,因为我们大学堂有个分部在上海的,讲国学、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现在名称叫国学,很好玩,就是讲传统文化的。他有一次在上海讲到这个,好像上海有个什么禅学会的同学们讲话,他就发现他自己研究几十年佛学,他说连个盘腿都不会。禅是什么,搞不清楚,是口头禅,他觉得很严重。因此这个机会,就凑到了上海的禅学院的同学,同香港一帮学禅的就凑拢这个法会。 那我一想,我今年有九十多了,活一天算两天半,几时要走就走了。那么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这个禅,实在一百多年来差不多完全断根了,几乎搞不清楚了。那么因此就答应,我们正好收到一个课堂,就举行了这一次叫做,随便取个名义叫做禅学讲习班吧。这个名称随便取的啊,不过也....
叶曼老师——《听叶曼老师讲她的老师们》摘录 有更新! 2024-08-26 叶曼女士跟随南怀瑾老师实证1 东学熹用 东学熹用 万物唯心万法唯识 ☰ 关注他 11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按:今年97岁的叶曼女士(美籍华人)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曾受胡适、三毛等众多名家推崇。本名刘世纶,原籍湖南湘阴,1914年生,北大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起初她对佛教非常反感,认为它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后来作为大使夫人辗转于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地,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研学了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西方文化、哲学和宗教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叶曼为明了生死而皈依佛门学佛,亲证佛法之神奇。她在上世纪80年代曾独自募款重建北京云居寺,与国家主管宗教的领导关系熟稔,还担任世界佛教联谊会副会长,至今还以近百岁之身在各地奔走讲演…… 国学大师叶曼女士讲述自己跟随南怀瑾老师学佛修证的神奇实证经历 叶曼女士说南师(摘自《听叶曼老师讲她的老师们》) 前言介绍 南老师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南老师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非常非常有办法。 叶老师参加过三次他主持的禅七,南老师在禅七中,真有一种生杀予夺的威严和权力。南老师是有能置之死....
十六特胜——答问青壮年参禅者第三堂 有更新! 2022-09-29 十六特胜——南怀瑾老师 时间:2008-09-14 来源: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作者:南怀瑾 第三堂 十六特胜 如何修呼吸 最快捷的法门 修行修禅定,想即生证果,先要转变“心法、色法”。刚才我大概讲了所谓小乘修“有”的方法,先把色法、色身转变。色法何以要转变?《楞严经》最后,佛有几句重要的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生因识有”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先来投胎的;“灭从色除”,想了生死,先把色法四大了了。“理则顿悟”,禅宗讲顿悟,道理可以顿悟,工夫是一步一步有次序的,“乘悟并销”,你悟到了,就空了。“事非顿除”,可是生命业报,不是你悟到了空就空得了,还是要修的;“因次第尽”,就是悟后起修,一步一步工夫修来的。我们大家都是佛弟子,千万记住他老人家的话,不要狂妄。记住哦!背来没有?(众念: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对了,修行千万把握,记住!刚才我们讲“六妙门”,你们真下决心,修安那般那,这是一条最快成就的捷径。但是,很难的,你忍不住的。你看我们这里出家的老前辈也好,嫩前辈也好,真的,很多人有聪明有智慧,为....
十六特胜-达摩禅经-讲解(南怀瑾1992) 有更新! 2022-09-30 第一讲 我们上课以前先听孙医师的报告。 孙医师的报告:昨天想到有关做人的问题,既然现在没有境界可见,反而对每一件事的看法就实在一点。人就是人,大厦就是大厦,房子就是房子。有所差别的是什么呢?就是以前多差别,现在少差别。如此来看报身、法身、化身的差别又如何呢?想到这里脑子一下爆炸了,眼前一亮每一个人的三身都现在眼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三身都是清清楚楚。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就在那个时候我体会到智与识的关系。以前是识,现在是智。原来每一个人三身都是一样?这是种性的果报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三身之中所现的少许分别,能转的是法身,所转的在报、化二身。因此我看到大道的终极,报身成就,就在不求而得之下示现出来的。 师示:很好。比以前有进步。 我们现在讲达摩禅经。我从离开台湾之前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之间,不讲真正的佛法。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佛法没有人修的。包括你们诸位。尽管标榜自己在学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没有真正学佛的人。 一般所谓的学佛,都是求菩萨保佑我发财。自己站不起来,靠一个看不见的力量,想要他对我有所帮助,这都是迷信,不是真正的佛法。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世界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