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标签: 佛学 (52)

金刚念诵——南禅七日中的文字摘录-反复看

该文章已经加密。

打坐——打坐的“真正窍门”!

有人问药山惟俨禅师怎么打坐? 药山说思量个不思量底。 思想那个不思想的?!问的人傻了,那个不思想的怎么样去思想? 思想了就巳经动了思想,用思想去思想那个不思想的,那怎么可能啊? 药山禅师回答,三个字:非思量。 打坐就是要你在这个非思量境界,做到了就是真正打坐。 那么非思量是什么境界呢? 非思量是个真实不虚的状态,并不是虚构的,假想的或理念的状态。这就是叫做无念之念,是分别意识不动以前的境界。那么分别意识发生作用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大家都忘了在小婴儿的时候,念头还没有起分别之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分别意识发生了作用,开始知道这个,知道那个。这些我们都忘了。如果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面目。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状态能用推想可达到,这个思想不动以前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用思想去追求,那可又弄错了。 那怎么办?你可以向你的耳朵、眼睛讨教,向它们学习。请问各位,当耳朵听声音时,它有没有分别这个好还是不好才听?没有啊!眼睛对到什么就看到什么,它有没有分别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这个要看,那个不要看?没有啊!所以六根对境分别意识还没有动之前的状态,这个就是非思量境界。不是什么都没有才....

专修报告——首愚法师-菩萨罗汉证圆通

该文章已经加密。

专修报告——首愚师父:我习修般舟三昧

该文章已经加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准提法资料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去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准提法资料 唐罽宾国 三藏般若 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

南师——四个瑜伽

该文章已经加密。

习禅散记——一香禅师---作者:张尚德老师

一香禅师---作者:张尚德老师 ---习禅散记 ** 注: **作者 张弼 即 张尚德老师 事如春梦了无痕 我现在四十八岁了,如果能活九十六岁的话,人生整整的去了一半。在悄悄溜走的岁 月中,和任何人一样,为自己永无止境、永不能满足的欲望,作过极艰苦的奋斗与追求, 虽然不敢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至少深刻的体验到「事如春梦了无痕」! 历经抗战与戡乱,从小当青年兵,里面的「这个」与「那个」,人世的悲欢与离合, 你我他的长长与短短,历历在目,真有「不堪回首话当年」之感。不过,如今我也有「不 必回首话当年」的心情了。 若从世俗的价值来看,我虽没有什麽了不起,但从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小孩,只身来 到台湾,「混」到小教授,公务员也「混」到简任三级,我应该是满足的,然而,由於过 去经历的复杂与诸多波折,内心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人生究竟为了什麽呢, 研究哲学二十多年,东西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在理论上东抓西模、现实上瞎撞 盲冲的结果,用「身心俱倦」,都不足以形容我内心的落寞、无奈与不安。 去年年底,我准备彻底放弃继续研究哲学,不再为「人生究竟为了什麽」寻求答案, 我实在太累了。因此,办理手续去美国作....

莲生活佛与双身法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十六特胜——**九次第定(欲界定的步骤)

(名数)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也: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名无色界四处之根本定)。九、灭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识之定,以是为禅定之至极。智度论三十一曰:'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问曰:余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称九次第?答曰:余功德皆有异心间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试其心,从一禅心起,次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禅,乃至过非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见大乘义章十三,三藏法数三十四等。 名词解释 九次第定是藏传佛教对修习禅定初期阶段心理状态进行讲解的专有名词。文言的九次第,就是九个层次、九个步骤的意思。定就是入定、禅定。 进入禅定的九个层次 九次第定是讲如何克服入定的主要障碍及入定初期的九个步骤,即入定的九种心理状态,因为不论佛教、道教、印度教;显宗或密宗的禅定或者叫修心、冥想、修炼等等叫法,都会经过....

十六特胜——南怀瑾: 详解“四禅八定”

一、初禅定 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就是离。古代的翻译,鸠摩罗什法师那个时候的翻译,离生喜乐。简单明了,清清楚楚。玄奘法师的翻译,也简单明了,清清楚楚,又加了一点注解。初禅从离生,没有用喜乐两个字了,有寻有伺,初禅就是说你静坐在那里,还在寻找。初禅境界,你注意“离”,为什么加一个离生喜乐?脱离原来旧有的习惯,同时由精神跟肉体的作用,慢慢修养到最高处,有脱离之感,有解脱之感。换句话说,精神、身体有升华的境界,就升华了。那么有离,有脱离之感,而生出来什么呢?喜乐。 二、禅定生喜乐 身心如同离开,与物理世界脱开一般,有一种远离的感觉。现在你们打坐时,虽在理上都知道了“我”,见到意识清净,但非本来面目,解脱不开身体的感觉,解脱不开时间空间,物理世界的观念习气。要离开这些观念,才得离生喜乐。中国人综合经验来说出入息停止了,名为气住,始能达到离生喜乐。如此,中国道家说,人服气可以才生不老,可以辟谷。印度瑜伽术也有此同样说法,但还没有中国多,如法师昨天表演道家功夫的一套,在印度瑜伽术中也有此功夫,谓之腹贴背。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炼道家或瑜伽术有功夫者,可达到气住的地步,但要注意这并非二禅。二禅是禅定的功....

十六特胜——四禅八定的解释 有更新!

四禅八定 四禅是指: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四禅八定是指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禅定,英文名:Meditation 目录 1与灭尽定 2坐禅过程 3更深禅境 与灭尽定 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

十六特胜——十八神变

一、《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所说︰{1}右36胁出水,{2}左胁出火,{3}左出水,{4}右出火,{5}身上出水,{6}身下出火,{7}身下出水,{8}身上出火,{9}履水如地,{10}履地如水,{11}从空中没而复现地,{12}地没而现空中,{13}空中行,{14}空中住,{15}空中坐,{16}空中卧,{17}或现大身满虚空中,{18}现大复小。 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所说︰{1}震动︰谓普动一切世界。{2}炽然︰谓身上出火,身下出水。{3}流沛︰谓流光遍照。{4}示现︰谓随其所欲,示现佛土。{5}转变︰谓令火成水,令水成火。{6}往来︰谓往来山石之中,无所障碍。{7}卷、{8}舒︰谓能卷舒雪山等。{9}众像入身︰谓纳大众、大地于己身中。{10}同类往趣︰谓能往趣彼处,同其色类。{11}隐、{12}显︰谓隐显出没自在。{13}所作自在︰谓往来去往,毫无碍难。{14}制他神通︰谓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悉能制伏。{15}能施辩才︰谓一切有情辩才穷尽时,能给与辩才。{16}能施忆念︰谓若诸有情于法失念时,能给与忆念。{17}能施安乐︰谓能令听法人身心安乐。{18}放大光明︰谓能身放....

十六特胜——六灶坐法介绍 有更新!

发不起乐不要用七支坐法,用六灶坐法,两脚交叉,右边脚交到左边,两手肘抱着膝盖头,女性膝盖要加紧,容易发乐。有胃病的人吃过饭这么坐,帮助消化,对胃比较好,比叫花子蹲还厉害,同时丹田的暖气容易发起,这叫六灶坐法。 “六灶坐法“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尤其是有肠胃病病人,或老年人,都可以经常练习”六灶坐法“,经常练习的人会感觉到涌动生命后天的生命力量,就是有一个力量会从丹田升起的。 “六灶坐法“具体是怎么的呢,就是两脚交叉,右边脚交到左边,两手肘抱着膝盖头,女性膝盖要加紧,注意是左脚在里头,右脚在外。 “六灶坐法“最好是饭后就可以做,每顿饭蹲15到30分钟为宜,坐时眼神要收敛,精神也要内敛,长期坚持,受用无穷。 南师视频讲述: “还有一个坐法,叫六灶坐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坐法有个什么好处呢?我把秘密都给你们公开了,六灶坐法帮助肠胃消化的,尤其有病的人特别注意!老年人,有病的人,经常这样坐,会引动后天的生命力量,自己生命有股力量会从丹田生起的。这叫六灶坐法。” 六灶坐法,两脚交叉,右边脚交到左边,两手肘抱着膝盖头,女性膝盖要加紧,容易发乐。有胃病的人吃过饭这么坐,帮助消化,对胃比较好,....

南师开示:为什么要通气脉?忘身用的!

**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 开示于1978年 准提法门生起次第有两层意义:第一在你们刚学佛到现在,就是在生起次第中慢慢培养善根;第二,从修持至大彻大悟,成就了就叫圆满次第。生起次第的修法,你随时随地在修,等于有禅宗参话头的大澈大悟的精神在内,一起修马上跟着圆满次第就上了。生起次第由真空生妙有,圆满次第由妙有返回真空,所以生起、圆满二次第都俱足。 最后,明点由中脉一直冲上来,(示某某法师)你境界到了这里,不晓得用,如果再不问,明点一辈子白升起,白修了。将来此生结束时,四大分散之际,动一念嗔心,发一个脾气,就入阿修罗道了;四大分散时,一点都没有此想,才能上升诸禅天,至于在欲界天或色界天则不一定。现在你晓得了冲入虚空之法,则是天人合一的路子。《楞严经》所谓“如来从顶上放光,有化如来入宝光中。”就修到了这境界。这一法一试,马上轻松了,脐轮的拙火立即上升,立刻就成就。你以前不知,走了十几年的冤枉路,有些人想修到这样,修了几十年还到不了。很重要的一句话:“从顶上出去,明点一直从中脉上升到顶,到虚空。” 如此一来有个好处,人功夫做好了以后,全身都无感觉,还容易,最难忘是头部。有人功夫通了,全身都没....

十六特胜——南怀瑾先生:正修行之路

录自《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南怀瑾先生 著) 修定的初步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这一段你们千万要抄下来,既然学佛出家,这是正修行之路,不管你们修哪一宗,不照这条路修,皆是魔说;照此道修者,名为佛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们:“此为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听到没有?这些话如果是有业障、有魔障的人,就听不进去,或者听不懂,或是失念没有听到。这一段非常重要,下面逐句再加解释。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我讲累了,你们哪位代我讲讲看,讲错了没有关系,当学生谁不错?到了无学地才可以说少错,在有学地是会有错的,何况你们有学地都谈不上。初果罗汉到三果罗汉还是有学地,到了四果大阿罗汉得了灭尽定,才是无学地,所以你们尽管讲,讲错不要紧。 (有几位同学起来讲,讲后老师总结。) 讲不出来的同学更要注意,就可知你们本来就是糊涂....

练功过程对照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引磬的解释

首先让我引用南怀瑾老师的报告作为切入: 我们人,当然在“五趣杂居地”以内的。当然有眼睛、耳朵、鼻子(呼吸),鼻、舌前五识都有。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初禅就是“二地”了,超过了“五趣杂居地”到了色界天的初禅天了。这个时候,鼻识、舌识两个不起作用,只有眼睛、耳朵、身体三识还存在。怎么讲法呢?入了定的人、初禅的人,呼吸没有了、停止了么,所以鼻识不起作用了。嘴巴当然不吃东西,连口水都不咽了。你们初学打坐的还嫌咽口水啊咕噜咕噜还在咽,到了真正入初禅定以上,连口水也不需要咽了。那么呼吸自然停止了么。鼻、舌两识不起作用了,不是没有哦,潜伏了、不起作用了。只有眼识还存在、耳识还存在,所以入定的人,你叫他,有时候听不见。你拿引磬,这个引磬“叮….叮…..”这么一敲,他就可以出定了。 有时候定了自己出不来的时候,你们学打坐的注意哦在家里。万一瞎猫撞到死老鼠的时候,你们在家偶然入昏沉定,出不来定,这就拿着这个东西,吩咐旁边人千万不要碰你身体,千万不要碰;更不能摇动。那么,就拿这个引磬,在耳朵边上慢慢地敲,慢慢地敲、慢慢敲,他就会出定了。所以这个叫引磬。也就是通“官印阀门”,是什么道理呢?讲物理的道理,这是中国....

金刚念诵法 有更新!

金刚念诵法 宏忍师的几点开示 ---准提法资料 1、打坐念诵前,一定要先让自己身心宁静,让自己的身体每个部位都放松,然后再开始观想念诵。 2、刚开始修习的人,最好是开口念诵,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而且每个字都要念清楚,不要上来就学金刚念诵; 3、念诵时一定要轻轻松松地念,不能有费力的感觉,特别是喉咙,舌头,胸肺,一定要放松,如果念的喉咙都哑了,舌根都不灵活了,肯定方法有问题! 4、不要贪图完成数量,完成数量不是目的。开始不要太快,根据南师的录音,估计每小时只有300遍的速度。 !首愚法师开示金刚念诵要决 一、安般修炼 金刚念诵是一种最高的安般修炼法,重点在换气方面。换气时务必把嘴巴闭起来,或慢慢吸,或一吸进来就停住,等气满了再跟大家念诵。而吸气的时候只用心默念就好了。 要达到唇齿不动,首先,要练习一口气一口气念。一口气能念几句就念几句,念到必须换气了,就把嘴巴闭起来,再用鼻子吸气,懂得这个方法,对身体健康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二、配合呼吸 一口气一口气配合呼吸的气来念,一句连一句的,中间不要呼吸,只用舌头和嘴巴发音,这样无形中身体内部也在呼吸。念到这一口气实在接不上了,小腹都瘪了,这时候....

飞鸟式+宝瓶气

原文引用: 要做到不漏,有一个“鸟飞式”的方法可炼,这是对治的一味药,现在介绍给大家。 每天睡觉以前,站着,脚后跟分开,前八后二(两脚后跟距离约二寸)。第一步,臀部肌肉挾紧,不是提缩肛门,肛门收缩久了会成便秘的,小腹收缩。第二步,两手作鸟飞状,自然地,慢慢地举起来,动作要柔和,嘴巴轻轻地笑开,两肩要松开,两手各在身体左右侧,不要向前,也不要向后,很自然地举起来,越慢越好。与手上举同时,把脚跟提起来,配合姿势向上。 第三步,手放下来时,嘴巴轻轻闭起,同时脚跟配合慢慢放下。站着时用脚的大拇指用力,姿势一定要美,要柔和,越柔和越好,重点在手指尖。手一起来,自然有一股气到指尖,到手一转,气拉住了,会自然地下来,白鹤要起飞时,就是这个姿势。 每晚睡觉以前做,开始时做十下,做时两腿肌肉会发痛,以后慢慢就好了,慢慢增加次数。 做了这个姿势以后,如要使身体健康,还精补脑,长生不老,还要加一个动作。每天做这些姿势,近视眼、老花眼都会好的。加的另一个动作是: 一、用大拇指中间骨节,按摩自己后脑的两块骨头,转圆圈,先顺时针转三十六次,再倒转三十六次,不等。视觉神经就在这里头。 二、用食指中间骨节揉两眼间鼻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