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修行初步 2023-12-25 兰溪 | 整理 《大学》在中国文化中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只说如何做一个人。 大家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过,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我知道之后,自己反省,是我太马虎了。大家要学(修身养性),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不老之学,什么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动机。我活到九十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你们想象中的仙佛。 现在流行一个名词叫“粉丝”,据说外面有我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我的《论语别裁》都没有看懂,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论语》真正讲的是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另外一本书是《原本大学微言》,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这本书开宗明义都讲到了。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国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把孔子看作是个人,不必加上乱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从人道做....
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4) 附:禅宗三关 2023-12-24 修行部分 一、如何炼化精气神? 答: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经、道家的书籍和印度瑜伽术都在这个问题上转,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哉问。 二、何谓奇经八脉? 答:普通的经脉属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奇经不是属于血管系统,也不是普通的神经,是另辟一路的,有八个脉,就是八条气化之路。奇经八脉不完全属于肉体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结合的部分。 三、在睡眠中怎么用功? 答:既然睡眠,就不会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会睡眠了。 四、入定与睡眠有何不同? 答:这两个名称就不同。入定有各种定境,各种现象。定这个字很简单,一个念头,等于一个珠子一样,把它定住在那里,永远是这颗珠子,那个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颗,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定有各种各样的境界。千万注意,不要把静坐当作入定,那就错了。静坐是初步练习,将来功夫高了,可以因静坐或学佛修道,进入你要的境界,那个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当然不是静坐的定境。 五、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 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
准提法——胡松年:1997年4月恭呈南師之學佛報告 2023-12-21 胡松年:在整理過去的書函中,又發現一篇早期恭呈 南師的學佛報告,現奉獻給大家,做為參考。見笑了! 南老師: 我還是回歸以往對 老師的稱呼,可能比較親切些, 老師從不以師自居,那是「無相」、「無住」的表帥,而我只有在 老師面前才敢自稱弟子,對外何敢以弟子自居?無學無術,唯恐有辱師門。既然 老師不拘俗禮,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要心敬如一無減,相信 老師也不會見怪了。 學生認為,佛法長存於世,並非依教而生,沒有佛教一樣有佛法,佛教至今也不過兩千多年,而佛法卻是無始劫來,宇宙間不變的定律,佛陀所傳下來的修行法門,以及種種宗教之儀禮,多是輔助的後人修行的有為與方便,「有為」須極至「無為」,返璞歸真,還我本來面目,方為學佛之正確指南。世間及宗教的禮俗,或有助於佛法之修行,然過於執著,把工具當成了目的,把舟筏當成了彼岸,反而會偏離了正法之精義。佛法是活的,不是死板的,時代不斷地變遷,佛法的應用也須順應變化。當年百丈、馬祖不顧反對的聲浪,創立了叢林制度,後世之佛教徒因而受惠良多,即為顯例。(師批:你說對了。) 就以現下佛教的市社會來說,一般認為,出家僧眾代表三寶中的僧寶,在家佛教徒須以頂禮相待,否則即....
南怀瑾老师——参禅日记续续:禅宗掠影 2023-12-20 禅宗掠影 ■南怀瑾老师批 ■金满慈记 旅居美国的金满慈老居士,自民国六十二年初习静坐以来,屡以修学日记或来函参学方式向南师怀公请益,蒙师慈允函批指导,经年无间,其默默耕耘、笃实谨行的态度,与修持过程中,不贪着诸般境界和种种身心变化,兢兢业业的慧见,堪为一般自修禅那者的借镜。所有初学及入门日记数据,已由老古文化公司编印成书,题名为“参禅日记初编集”,共二册,普为大众所喜。唯自七十一年十月起,她对修持更上层楼的重点心得报告,以及南师画龙点睛的批示始终未曾公布,今应读者再三的关心和询问,因此特别于本刊,连续刊载,以飨十方同好。 禅宗掠影(一) 本刊编辑部整理发表于《十方》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 七十一年十月 女儿不在,我们又搬了一次家,朋友们都来信贺乔迁之喜。搬家有什么可贺的呢?旧居一住六年,大小平安,尤其芳邻那位美国老太太,慈祥和蔼。有一次我在后门外走廊上跌了一跤,一直听到有人呼叫,爬起来却四顾无人,原来她在后院干着急,我对她颇有一份好感。我的毛病是太恋旧,所以头陀不三宿空桑树下是对的,佛法是应病以药,我虽然自知病根所在,但有心去缚,则愈缠愈紧,最好是以无心处之,病自除矣。新店门前,沿街两旁都....
十六特胜——安般法摘录 有更新! 2023-12-20 身体内部有病,佛教你修“安那般那”,治病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止”,止息治万病。……能修到止息,身体内部的变化就很大了,非常非常大。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当你全身充满了气,把念头都抛开,慢慢地气也稳定了,这时就可以常在不呼不吸中。其实也不是绝对地不呼吸,只是隔了许久才呼吸一次。如果此时有气进来,把它放出去,身体就空灵了。这时身中就会生起光明,可能在头部或者在背上,或者最好的情形是在下半身生起的。此时口水分泌会特别旺盛,不用吞咽,它自然会下去,这就是甘露,是最好的双性荷尔蒙。慢慢地连身体的感觉也没有了,进入了光明定中。 我只能为你讲到这里了,讲多了反而会害了你。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安那般那修法归纳到最初,就是用生理上的呼吸,配合这个心来修持。……修安那般那,能够知道呼吸的也是心,能够用这个方法把呼吸自然停止了,到达某种境界,也是唯心(心物一元之心)的作用。所以要认识心,不要光在呼吸上求止息,这个观念先要搞清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告诉你,呼吸这个问题,就是气了。我们很明显感到的是鼻子气的往来,其实不只是鼻子气往来。笼统讲,全身十万八千毛孔到处都在呼吸,可是一般人没有认识到呼....
准提法门——金刚念诵2-南老师说 有更新! 2023-12-13 南师反复强调修准提法,须以持准提咒为基础,而且现代人须有百万遍的基础,一心持咒必得利益。同时须把学理搞清楚,并且与普贤行愿配合,方能不断进步。 一、念咒 南师:慎重地告诉大家,修密法没有秘密,密在各人心中。而准提法是密法中的别法,特别殊胜的法门,它包括了止观,包括了参禅,同时包括了净土,并且又能完全依仗诸佛菩萨的加被。因此你们要将自己的身心彻彻底底地投进去,投到哪里去啊?!还不是投到本身原来圆满具足的自性海中,毫不保留,毫不怀疑,这就对了。像我开始学佛,首先就是《普贤行愿品》及准提法这样一路上来,循此求证菩提,可以迅速成办,没什么稀奇。 念准提咒,道理还是要参究呀!慢慢有点体会地修进去,一个音声接一个音声,永远是这样,虽然密集,但不是快,不忙、不快、不慢、不急,就是这样,自然进入由观音菩萨的耳根法门,到达普贤菩萨的境界——“心闻洞十方”,自然可以依此大因之力,身心一天一天的健康起来,定慧也就自然而然地等持了。(《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师: 初步念咒子时,发音要正确,不要含糊不清,才能得到本尊的感应。 譬如你发生了要紧的事,打电话要求一位长辈帮助,讲话音声要清晰,才能得到对方的响应。结....
准提法——给「准提法」年轻新学的一些小建议 有更新! 2023-12-11 给「准提法」年轻新学的一些小建议 导读: 不要把功夫抓得太紧末学看到许多非常用功之年轻新学,把功夫抓得太紧,譬如说,要求自己必须双盘打坐;一上座,就要求多长时间不下坐;持咒每日必须达到某一数量,等等。佛法最终... 不要把功夫抓得太紧 末学看到许多非常用功之年轻新学,把功夫抓得太紧,譬如说,要求自己必须双盘打坐;一上座,就要求多长时间不下坐;持咒每日必须达到某一数量,等等。 佛法最终乃智慧之成就,而非功夫之成就,功夫练好了,就能开悟证果?其间大有问题!并不是指功夫完全不重要,而是不要将其抓得太紧,功夫是日积月累的,要细水长流才好。若以欢喜心来修,逐步加强功夫,就不易退失。反之,若每天都在煎熬中来修,一上座,就如同受刑一般,一旦有机会松懈了,就不想修下去了。 做功夫有如拉橡皮筋,一直拉到极致,而不知放松,终会失去弹性,反而对身体有害。必须要知时知量,松紧调和,欢欢喜喜,方能长久。 「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一般学佛者,都可能有一错误之观念,即打坐时,自己如果还有知觉,还有思想,就不是「定」,因此,修定拼命追求没感觉、没思想,什么都不知道之境界。 依憨山大师年谱记载,一日,大师于溪边打坐入定....
准提法——论准提法金刚上师、心月轮及念诵法 有更新! 2023-12-11 论准提法金刚上师、心月轮及念诵法 时间:2019-07-02 来源: 作者: 本文大部分选自胡松年先生编辑整理的《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中的精华》。胡先生整理得特别好,可以说是快速了解 南师对准提法原始教授的最佳资料,几乎涵盖了本法全部要点,对于现下说法不一的修法细节,也都有讲述,比如: 四臂观音菩萨是观想在头顶发光吗?迎请 毗卢遮那佛是与空相应吗?念诵还要不要再观字轮?观九字还是二十八字?是念到哪个字观哪个字吗?等等。有心人自行查找全部文章吧,必有收获。 ----编者 1、论本法传承 南公2008年正式声明之特殊意涵 2008年11月23日,南公上师所发之慎重声明,对本传承之未来,有极其之重要性。先将其内容展列如下: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然以内容来分,却可分为三段。 标明传承由来 第一段,「南师怀瑾所传之准提法仪轨,……。内含性相融通及即身(生)成就奥密。」正式叙述了本法传承之真实来源,是直接源自于文殊师利菩萨亲传,在此世间,南公之前,并无其他上师,南公即是本法之始祖。本文前段,对此已作陈述。 未来传承,唯路二条 第二段,「师誓愿如世缘过百龄,……。不然,没身而已。」这是当年南公受法....
身见——三脉究竟义 2023-12-08 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两者同出而异名,都是一元本体中所显现的。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地水火风组成的物质界,器世间;一是由灵性所组成的精神体系。精神和物质的组合,就是我们的身体,就是天地万物。 未经修证的思想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大脑的信息分析体系(痴);二是心部的情绪体系(嗔);三是腹部的需求体系(贪)。这在藏密称作白脉,金刚身,它遍布我们的全身。另外还有遍布全身的红脉,也就是血管系统。从现代医学来理解,我们的精神思想体系作用于神经系统,随着我们的脉络,意识风在身体上舞动,然后,就会造成我们种种情绪和觉受的显现。那么,有一种蕴藏在腹部的叫昆达里尼的灵性之力则代表了我们的精神体系向至高境界的向往和延伸。当昆达里尼从底轮上升到顶轮的时候,它就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烦恼为菩提,实现了人梵一体,或者人天一体,或者心佛的相应。这种修法同数息、止观一样,以方便求究竟的借假修真,属于八万四千法门之一的拙火瑜伽法。 世界只是个幻象;唯有空性是真实的;世界就是空性。这也就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在天台宗为一心空假中三观。这也就是“方便为究竟,烦恼即菩提”的理论来源。所以,二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