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常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

三山五岳:黄山、庐山、雁荡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五湖四海: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经典——断易天机解释

该文章已经加密。

******实修——辅助功法

该文章已经加密。

等为众说|佛全身放光意味着什么?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怀瑾老师——万行上师吧?从辟谷揭开修行的真相,辟谷打通中脉,接通宇宙能量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经典——辅助功法宝瓶气

该文章已经加密。

经典——达摩多罗禅经92年香港

该文章已经加密。

经典——道家金仙密旨二十四口诀

道家金仙密旨二十四口诀 《金仙秘旨二十四要》,合周天节气,诀固明显,尚有秘中之密,先须炼己、性复原初、最初还虚、虚灵不昧,玄关守一,机先一着、百日筑基、进火炼药、止火得药、小药初圆,此十个条目为小周天百日功:调药、生药、采药、得药、炼药、养药之秘诀也。 静采大药、防危虑险、大药过关、大药服食、冲关入腹、意定归原、神气合炼、神化胎结、神定胎息、神足胎全、神静胎养、神灵胎出、神圆胎脱、行满功全这十四条为大周天功诀。以上条目共二十四个,工法全备,是全诀也。 一、先须炼己 游思妄想莫纷纷,净土能归了悟真, 不昧当前常内运,全凭洗涤在功深。 二、性复原初 炼心须炼到心空,空内圆明性体充, 诸妄无存还旧我,清虚神气会黄中。 三、最初还虚 对境无思虚自还,功归抱一守玄关, 时存正照空诸有,无相光中头妙丹。 四、虚灵不昧 中原性体本灵通,圆相光明寂照充, 尘垢无污心似境,当前应物不昏蒙。 五、玄守一意 命原天与立由我,顾諟当前命始明, 抱一凝神开妙窍,自交神气会黄庭。 六、机先一着 气不散兮神岂昏,静中无想一阳生, 息风神火随升降,运足周天气渐增。 七、百日筑基 静中抱一不昏沉,呼吸黄房气裹神, 对视....

经典——《灵源大道歌》,仙道中最稳妥最普度的法门,附详解——只有一半

《灵源大道歌》按陈撄宁考定为宋徽宗时期女真曹文逸所作,然虽是女真所做,但不是专讲女真口诀。 凡是学道之人,无论男女老少,用这个功夫,都很有效验,可以算得仙道中最稳妥最普度的法门。 本篇好处在毫无隐语,从头到尾,都明明白白,阐扬眞理。不似别种丹经,多有龙虎铅汞、天干地支、河图洛书、五行八卦。 道教|《灵源大道歌》,仙道中最稳妥最普度的法门,附详解! 本篇共128句,特分为上下详解。 下附原文及注解: 第一句、第二句:我为诸君说端的 命蒂从来在眞息 我,曹文逸自称;诸君,指当时并后世修仙学道的人;端的,即是眞正而又的确。命蒂,即是吾人生命最关紧要的地方。凡花叶瓜果,和枝茎相连处,都叫作蒂,此处一断,花叶就立刻枯槁,瓜果就不能生长。眞息与凡息不同,凡息麤,眞息细;凡息浅,眞息深;凡息快,眞息慢;眞息是凡息的根源,凡息是眞息的发洩;眞息可以化为凡息,凡息也可以化为眞息。譬如山中石头缝里流出的泉水,就是眞息;江河中风翻浪涌的长流水,就是凡息。 道教|《灵源大道歌》,仙道中最稳妥最普度的法门,附详解! 第三句、第四句:照体长生空不空 灵鑑含天容万物 照体,是回光返照自己性体。长生,即是性体永久存在....

经典——灵源大道歌 有更新!

灵源大道歌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磋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本来两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萦心两何异。但看婴儿处胎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知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皆由虚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

金满慈先生年谱 有更新!

1912出生 1937结婚 1947女儿出生 1949去台湾 1969.04.19母女相依为命 1971.11来美 1972遵师嘱参照静坐修道开始打坐,早上六点起坐一个小时 1973忘身,听到滴答声,从此晚上也坐一个小时 1975开始正式学禅,坐中气动,热气上冲丹田生热——精足乐生, 1976外甥女出生,如睡中气动如蜘蛛织网——是中行气动之故 1978,11月开始写日记,出现大海,欲念起,从丹田气贯全身,心空如一团气体,(怀师批示:心息合一之先象。),此后,经常一片清净、静,偶尔看到光,心如大气团,——明不生说明气还不够足 1979.1白骨观禅秘要法,老想笑(心脉将开),老打哈欠(顶轮未通),观想会累会消耗体力,见到明点,内观:喝口水都知道从哪到哪,骨内有气流遍全身不似第一次气动腿抽筋五脏揉碎的感觉,眼睛忽震,再后来眼前一片光明(在此之前气冲脑开顶) 1980 定中一片光明只是有云,有时腹内似乎起伏得像呼吸一样,可随时内观,中脉初通。空中有鸟飞过内心虚空也能觉得掠过,心通初相,但是外面阴天内心晴空不受境转,吸气似入脑不入肺,坐中头胀——因顶骨尚未与虚空打通,坐中身如气团要大就大要宽就宽....

南怀瑾老师——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新版

2000年前后,南怀瑾先生与学生、书友之间有一些有趣的对话、问话,可谓字字珠玑,慧黠如前。为让不能新炙他门下的读者,也有如沐春风之福,特将之整理编辑出版为《南怀瑾答问集》,属于“南怀瑾讲述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新版 一晃二十年,南怀瑾先生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南怀瑾先生关于未来政治、文化、国家发展方面的预言更是言无不中。许多书友在工作生活遇到困惑时,都习惯南怀瑾先生的书中寻找答案。公众号特推出“南师问答妙语”系列,带领大家重温南师教诲。 Q 学佛,“戒律”的意义在哪里? A 释迦牟尼佛在跟弟子们讲基本法时,归纳出“戒”、“定”、“慧”三学。 在释迦牟尼佛以前没有这个“戒”的。戒律的建立,是因为弟子们多了——他的常随众就有千二百五十位,团体的生活叫做“僧伽”,因此才产生戒律。 戒律是一种规范,基本上在做功夫修定,求证生命究竟,求证果位。 南师 Q 初步学佛,应不应从大乘的“度人”观点着眼? A 现在一般人学佛,都从大乘的角度来,《金刚经》啊、《楞严经》啊,这些都是大乘的教义,是佛晚年的修法。 **佛年轻时,基本用来带领弟子的是小乘的修法。何谓小乘?小乘是为己啦!孔子有两句话....

十六特胜——南师关于安那般那法门的指导和开示 | 有更新!

南师关于安那般那法门的指导和开示 时间:2007-10-29 来源: 作者: 以下摘自《南禅七日》 告诉你用安那般若的法门,要想快证涅槃,最好利用出息,就是他讲的呼出去,这个阶段,最重要,那么达摩禅经并没有讲,一般人修气功的,都认为把气装进来才能发生功能,那是凡夫境界。要想快证涅槃得道,这是达摩禅经的秘密话,他今天把自身的秘密,这是密宗,在西藏就是大密宗,他没有保留,他很慈悲,就贡献给大家。不过他的话对,你们多去实验。......现在是风平浪静,白天风很大很冷,假使你现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了以后,你心念一停,停那一下,不呼不吸,那一刹那之间,你试试看。。。。大家搞错了,数息,这个一呼一吸,这个停住之间,你开始勉强点,忍一下也可以。你停住一点,这样一来回停住这一下,把它记住,记住不是呼吸啰,那是思想,这是一次了,这叫数。然后再出入,停住,慢慢要停的阶段,这一段不呼不吸越来越长,第二次数,二。所以叫做数息,是数这个。那么一般跟你讲数出息,或者出去的时候记数,或者是入进来的时候记数,你只要记个两、三次,五、六次,只要心念专一了,你就跟到气息停住不要转了,那就是“随息”,很快....

叶曼老师——专访百岁老人叶曼(2013年)

该文章已经加密。

叶曼老师——走近美丽的世纪老人----叶曼访谈

该文章已经加密。

灵珠子——灵珠子时间表-年谱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叶曼老师——我学佛的心路历程-自述 有更新!

专修报告

叶曼老师——在叶曼老师家学打坐(强烈推荐) 有更新!

专修报告

叶曼老师——《听叶曼老师讲她的老师们》摘录 有更新!

叶曼女士跟随南怀瑾老师实证1 东学熹用 东学熹用 万物唯心万法唯识 ☰ ​关注他 11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按:今年97岁的叶曼女士(美籍华人)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曾受胡适、三毛等众多名家推崇。本名刘世纶,原籍湖南湘阴,1914年生,北大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起初她对佛教非常反感,认为它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后来作为大使夫人辗转于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地,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研学了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西方文化、哲学和宗教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叶曼为明了生死而皈依佛门学佛,亲证佛法之神奇。她在上世纪80年代曾独自募款重建北京云居寺,与国家主管宗教的领导关系熟稔,还担任世界佛教联谊会副会长,至今还以近百岁之身在各地奔走讲演…… 国学大师叶曼女士讲述自己跟随南怀瑾老师学佛修证的神奇实证经历 叶曼女士说南师(摘自《听叶曼老师讲她的老师们》) 前言介绍 南老师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南老师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非常非常有办法。 叶老师参加过三次他主持的禅七,南老师在禅七中,真有一种生杀予夺的威严和权力。南老师是有能置之死....

经典——般舟三昧經卷

般舟三昧經卷上  (亦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譯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迦鄰竹園中,與大比丘衆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塵垢,生死悉除而得自在,心已解脫,照明於慧,譬如大龍聖智通逹,所作已辦,衆行具足,棄捐重擔,所欲自從,已捨諸有,其行平等,得制其心,度於彼岸,唯除一人賢者阿難。   爾時,有菩薩名颰陀和,與五百菩薩俱,皆持五戒,晡時至佛所,前以頭面著佛足,却坐一面;并與五百沙門俱至佛所,前爲佛作禮,却坐一面。   時,佛放威神,諸比丘所在逺方無不來者。即時,十萬比丘俱相隨來佛所,前爲佛作禮,却坐一面。   佛復放威神,摩訶波和提比丘尼與三萬比丘尼俱相隨至佛所,前爲佛作禮,却坐一面。   佛復放威神,羅鄰那竭菩薩從墮舍利大國出,憍曰兠菩薩從占波大國出,那羅達菩薩從波羅斯大國出,須深菩薩從迦羅衞大國出,摩訶須薩和菩薩與阿難邠坻迦羅越俱從舍衞大國出,因坻達菩薩從鳩睒彌大國出,和倫調菩薩從沙祇大國出,一一菩薩各與二萬八千人俱來到佛所,前爲佛作禮,皆却坐一面。   羅閱祇王阿闍世與十萬人俱來到佛所,前爲佛作禮,却坐一面。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