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说佛医经 2024-08-23 佛说佛医经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共支越译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火少寒多,目冥。春正月、二月、三月寒多,夏四月、五月、六月风多,秋七月、八月、九月热多,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风有寒。何以故春寒多?以万物皆生,为寒出,故寒多。何以故夏风多?以万物荣华、阴阳合聚,故风多。何以故秋热多?以万物成熟,故热多。何以故冬有风有寒?以万物终亡热去,故有风寒。 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得卧。何以故?风多故身放。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不得卧。何以故?寒多故身缩。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麨、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阳兴阴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有时卧风起,有时灭;有时卧火起有时灭。有寒起有时灭。 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
南怀瑾老师——摘录 2024-08-23 南怀瑾老师:不得要领只用嗓子含糊着念准提咒没有效果,我一再强调这个方法 原创: 南怀瑾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念诵方法方面,这里再次强调要点有三--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身心合一。这三项如果做到,音声自然不同,尤其身体内部的气脉、海底轮、脐轮、喉轮、心轮、顶轮等等都会震开。念得如法,喉轮自开,而且因耳通气海,耳根自然向内反闻自性,不往外驰求,心气合一,夫复何难?!得止得定,早晚成办。 念诵主要的就是教你们心气合一的方法,依之而行,如果真有人念到此一状况,持诵一个钟头或半个钟头,那便获益很大,身心的病痛能够逐一去除。可是我坐在这里,听你们一个个的声音,转了一圈听过来,没有人到达这境界的。如此,不要说气脉的脉结(结使)打不开,就是心念的结使贪、瞋、痴、慢、疑、见思惑的结使也打不开。所谓顶轮的脉、喉轮的脉,真的打开了,效果就来。真的你的顶轮的脉打开了,喉轮的脉打开了,那么心轮、大乐轮(丹田)等气脉整个都全部可打开。这个道理要好好参究。 大家念诵的时候,要怎么样才能心气合一,打开脉轮,使气脉归一呢?我一再告诉你们,要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到现在所谓一口气一口气的念诵,你们始终没有真....
安那般那——达摩胎息诀 2024-08-20 达摩胎息诀 夫炼胎息者, 炼气定心是也。 常息于心轮,则不著万物。 气若不定,禅亦空也; 气若定,则色身无病,禅道双安。 修行之入,因不守心, 元气失了不收,道怎成矣。 古人云: 气定心定,气凝心静,是大道之要,又名还丹。 道人无诸挂念,日日如斯,则名真定禅观, 故三世圣贤,修行皆在此诀,名为禅定双修也。
南怀瑾老师——实修大安般摘要:“安那般那”呼吸法门的修持方法 2024-08-20 摘自佛医堂 “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有两个法门最重要,一个是安那般那出入息;一个是不净观白骨观。” “释迦牟尼教你修持走呼吸的路线,安那般那就是一呼一吸。” “佛叫我们先修出入息,再修到明心见性、成佛,证阿罗汉果,连带身体也变化了,叫做即身成就。这是个秘密。” ——南怀瑾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 安那般那是一种呼吸相关的修行法门,这是释迦牟尼佛教他的儿子罗睺罗修学的法门,非常特殊。梵语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就是一呼一吸。 安那般那在中国天台宗发展成为“六妙法门”,也叫“数息”。“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阴界”,这是呼吸的特殊性。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是修行中最重要的法门之一,本文整理该法门的修持方法如下。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摘要 一、安般 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译音,全称是安那般那 (梵语a^na^pa^na,音:阿诺波诺),指出入息,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一种很实际的修持方法。佛学昌明了以后,这些修证功夫反而不受重视,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鹜远,都想走高路子,都想马上开悟成佛。 二、息 安那般那这个法门叫作数息观。....
安那般那法门汇编 2024-08-20 南师一再强调,修习安那般那,是修行成就最快,也是转变色身气质最快的甘露法门。为了让广大学人能够修行上路,快快成就,现特把与安那般那有关的资料做一个收集整理,陆续发在本博客,供大家参考。 安那般那法门 杂阿含经 第1082 (801) 经(中p412)修安般的前方便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於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於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084 (803) 经(中p412)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
经典——道德经全文无译文 有更新! 2024-08-12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 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道家——三魂、七魄、元神、灵魂的秘密 2024-08-08 三魂概念 三魂第一魂属阳叫:天魂,也称胎光或业魂或主魂;第二魂属阴叫:地魂,也称守尸魂或爽灵或转魂或音魂或觉魂;第三魂属阳叫:命魂,也称幽精或现魂或色魂或人魂或生魂;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则称之为“本我、自我、超我”;《十王经》认为这三魂与如来之法、报、应三身不二而二。 七魄概念 经文又说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七转识就是七魄:一魄天冲也称尸狗或尸垢(即身识)对应顶轮,二魄灵慧也称伏矢也称伏尸(即末那识)对应眉心轮也称月轮,三魄为气也称雀阴(即舌识)对应喉轮,四魄为力也称吞贼或天贼(即耳识)对应心轮,五魄中枢也称非毒(即眼识)对应脐轮,六魄为精也称除秽(即意识)对应生殖轮,七魄为英也称臭肺(即鼻识)对应海底轮。 天地命三魂(识阴),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属阴也称天魄,主思想,主智慧(想阴)。透过气力二魄属阳也称人魄,主行动(受阴)。通过精英二魄为阳也称地魄,主身体主强健(色阴)。中枢一魄属阳称人魄,乃为七魄的中心(行阴)。 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三....
经典——永嘉证道歌 有更新! 2024-08-07 《永嘉大师证道歌》,唐代高僧永嘉玄觉(665--713)作。这是大师开悟后心得精华的文字记录。 《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 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 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 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乘, 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 寻枝摘叶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眼,得五力, 唯证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 水中捉月怎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
南怀瑾老师——大安般 2024-07-23 “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有两个法门最重要,一个是安那般那出入息;一个是不净观白骨观。” “释迦牟尼教你修持走呼吸的路线,安那般那就是一呼一吸。” “佛叫我们先修出入息,再修到明心见性、成佛,证阿罗汉果,连带身体也变化了,叫做即身成就。这是个秘密。” ——南怀瑾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 安那般那是一种呼吸相关的修行法门,这是释迦牟尼佛教他的儿子罗睺罗修学的法门,非常特殊。梵语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就是一呼一吸。 安那般那在中国天台宗发展成为“六妙法门”,也叫“数息”。“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阴界”,这是呼吸的特殊性。 安那般那呼吸法门是修行中最重要的法门之一,本文整理该法门的修持方法如下。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摘要 一、安般 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译音,全称是安那般那 (梵语a^na^pa^na,音:阿诺波诺),指出入息,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一种很实际的修持方法。佛学昌明了以后,这些修证功夫反而不受重视,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鹜远,都想走高路子,都想马上开悟成佛。 二、息 安那般那这个法门叫作数息观。什么叫息?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