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标签: 待分类 (1,682)

南怀瑾老师——无生法忍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曾对比丘说,你的生、老、灭都在这一念、这一剎那,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假如懂得这个,悟了这个就叫悟道。 所以禅宗不是道理懂了,是要证到那个境界,得无生法忍 ,当下生而不生,灭而不灭,现在就是,哪里去找得到?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一念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你造出来一个空,是第六意识境界。是它来空你的,你想停留也停留不住,过去不可留,未来还没来,一来变现在,现在也不可留。所以本空,不要你去空它,本来空你的。懂了这个,可以得无生法,懂了无生法,才真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授记。 无生法是真正学佛的正位,不得无生法,你一切的修持都没有入正位。 所以菩萨在正位中,也无所谓受记,也无所谓得到了什么大彻大悟。我们上午讲藏密的方法,把佛像都压在下面去了,这是什么道理?是表法,破了人的法执,不但无我执,也没有法执;有一个佛,有一个法在,你还没有真解脱。真正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了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觉得自己是悟了的。觉得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了,他就已经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南怀瑾老师——乐由精生,明由气生 有更新!

#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南怀瑾先生 著述 [内容节选] 包卓立:甘波巴的师父密勒日巴上师说,他的这个经历(注:有一天,甘波巴看见洞内充满了观世音菩萨,而且每个观世音菩萨的头顶都有一个圆光。师父告诉他,这个现象是因为甘波巴头顶的大乐轮里的精增加了,这个非好非坏,并叫他继续修持)是因为精从底部上升到脑,头顶的精增加了。老师您认为应该是精还是气? 怀师:“乐由精生,明由气生。”这是我的口诀,是大秘密,我以前都告诉过你(指包卓立),但是你都不记得。精充满了就要开始化了,化了就会得乐;而光明是由气生的。所以,看见光明充满十方世界是由气生的,也不过是如此。“无念空,由神生”,所以道家讲的“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都是对的。 道家这句话连下来的最后一句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空都粉碎了,归到本位。如果还有个空的境界,那就是四禅八定的空无边处定的境界,那还是在唯心、唯识、第六意识的境界里。“粉碎虚空,大地平沉”讲的是般若彻底的空。 包卓立,这可是我的专利,不能随便卖哦!如果自己没有修证到,随便传人,叫“未悟谓悟,未证言证”。等于说,一个没有钱的人冒充有钱,骗人,那可是犯菩萨大戒哦,弄不好会堕....

南怀瑾老师——修所缘

现在再回头来讲,我们修止,必须要修所缘,意识假造一个东西。比如缘呼吸,为什么要心息相依呢?就是把呼吸变成一个所缘的对象。 但是,不管你缘在哪里,马上有个现实问题会来,就是你的知觉始终被一个东西拉住,也就是感受,被那个受阴所发起的感觉拉住了。我们盘起腿来,都在搞身体的感觉,腰发酸,腿发麻;再高明一点,觉得这时清清净净;这清净也是感觉上发出来的。我们多半被感觉拉着走,再加上看过道书,学过密宗,唔,要通夹脊了;嗯,命门这关通了;都是第六意识后天加进来的知识配合,在那里制造境界。打坐坐在那里忙得很,开道家的研究会,开密宗气脉的研究会,然后自己还要加上注解,加上自己的幻想,把自己的幻想又加上注解,而且把这个当成功夫。真讲修持,要严格检查自己的这种心念,大家要注意。 你必须坚定于所缘,不被气脉的感觉牵走,身上有一点感觉反应,要统统不理,这个地方就要靠智慧解脱了。 真达到不受感受的牵制,真能不理这个感受时,真气脉就来了。 这时候,道家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道理,同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一样,凡夫有凡夫的四加行,声闻有声闻的四加行,缘觉菩萨有缘觉菩萨的四加行。 所以道家有个名称叫“九转还丹”,等于化....

南怀瑾老师——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问:关于做人、做事、学佛、修行等各种方面,有没有一个通用的要点? 南师答:做人、做事、学佛、修行,有四个方向、四个要点——四无量心。无量无边没有范围,由小扩大的。四无量心是什么?四个字,“慈悲喜舍”。 先学慈悲心, 慈悲是很难做的,嘴里讲讲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难。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们一句俗话:“作蜡烛”。我常常用这句话比方,要自己变成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难做到。 你们都念过李商隐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不对?若是菩萨道的慈悲,还要再改几个字:“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炬成灰泪‘不’干”,那才是菩萨的慈悲!谈何容易? 学佛先学四无量心,学了慈悲心之后,最重要的是下面两个字,“喜舍”。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一百元,后来想想,其实八十元就可以了,就后悔了。 贪、嗔、痴、慢、疑、悔, 为什么悔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 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忘了。 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

tomcat生成证书步骤 有更新!

#进入jdk的bin目录,%JAVA_HOME%\bin\keytool cd /mnt/jdk/bin #生成服务端证书 #keytool为Tomcat生成证书(“-validity 36500”证书有效期,36500表示100年,默认值是90天) keytool -genkey -v -alias tomcat -keyalg RSA -keystore C:\MyFile\work_tools\apache-tomcat-8.5.55\apache-tomcat-8.5.55\tomcat.keystore -validity 36500 #名字与姓氏,unknown:填的东西可能和tomcat启动时访问的域名有关系 #alias: 别名 这里我起名testKey #keyalg: 证书算法,RSA #validity:证书有效时间,10年 #keystore:证书生成的目标路径和文件名,替换成你自己的路径即可,我定义的是/tomcat/tomcat/test.keystore keytool -genkey -v -alias testKey -keyalg RSA -keys....

准提法门——发愿的技巧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怀瑾老师——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打开慢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佛学经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该文章已经加密。

身见——思邈孙真人传传授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怀瑾老师——修行初步

兰溪 | 整理 《大学》在中国文化中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只说如何做一个人。 大家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过,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我知道之后,自己反省,是我太马虎了。大家要学(修身养性),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不老之学,什么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动机。我活到九十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你们想象中的仙佛。 现在流行一个名词叫“粉丝”,据说外面有我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我的《论语别裁》都没有看懂,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论语》真正讲的是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另外一本书是《原本大学微言》,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这本书开宗明义都讲到了。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国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把孔子看作是个人,不必加上乱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从人道做....

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4) 附:禅宗三关

修行部分 一、如何炼化精气神? 答: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经、道家的书籍和印度瑜伽术都在这个问题上转,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哉问。 二、何谓奇经八脉? 答:普通的经脉属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奇经不是属于血管系统,也不是普通的神经,是另辟一路的,有八个脉,就是八条气化之路。奇经八脉不完全属于肉体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结合的部分。 三、在睡眠中怎么用功? 答:既然睡眠,就不会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会睡眠了。 四、入定与睡眠有何不同? 答:这两个名称就不同。入定有各种定境,各种现象。定这个字很简单,一个念头,等于一个珠子一样,把它定住在那里,永远是这颗珠子,那个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颗,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定有各种各样的境界。千万注意,不要把静坐当作入定,那就错了。静坐是初步练习,将来功夫高了,可以因静坐或学佛修道,进入你要的境界,那个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当然不是静坐的定境。 五、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 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

经典——佛学名词+道学名词+儒学名词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准提法——胡松年:1997年4月恭呈南師之學佛報告

胡松年:在整理過去的書函中,又發現一篇早期恭呈 南師的學佛報告,現奉獻給大家,做為參考。見笑了! 南老師: 我還是回歸以往對 老師的稱呼,可能比較親切些, 老師從不以師自居,那是「無相」、「無住」的表帥,而我只有在 老師面前才敢自稱弟子,對外何敢以弟子自居?無學無術,唯恐有辱師門。既然 老師不拘俗禮,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要心敬如一無減,相信 老師也不會見怪了。 學生認為,佛法長存於世,並非依教而生,沒有佛教一樣有佛法,佛教至今也不過兩千多年,而佛法卻是無始劫來,宇宙間不變的定律,佛陀所傳下來的修行法門,以及種種宗教之儀禮,多是輔助的後人修行的有為與方便,「有為」須極至「無為」,返璞歸真,還我本來面目,方為學佛之正確指南。世間及宗教的禮俗,或有助於佛法之修行,然過於執著,把工具當成了目的,把舟筏當成了彼岸,反而會偏離了正法之精義。佛法是活的,不是死板的,時代不斷地變遷,佛法的應用也須順應變化。當年百丈、馬祖不顧反對的聲浪,創立了叢林制度,後世之佛教徒因而受惠良多,即為顯例。(師批:你說對了。) 就以現下佛教的市社會來說,一般認為,出家僧眾代表三寶中的僧寶,在家佛教徒須以頂禮相待,否則即....

身见——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势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怀瑾老师——参禅日记续续:禅宗掠影

禅宗掠影 ■南怀瑾老师批 ■金满慈记 旅居美国的金满慈老居士,自民国六十二年初习静坐以来,屡以修学日记或来函参学方式向南师怀公请益,蒙师慈允函批指导,经年无间,其默默耕耘、笃实谨行的态度,与修持过程中,不贪着诸般境界和种种身心变化,兢兢业业的慧见,堪为一般自修禅那者的借镜。所有初学及入门日记数据,已由老古文化公司编印成书,题名为“参禅日记初编集”,共二册,普为大众所喜。唯自七十一年十月起,她对修持更上层楼的重点心得报告,以及南师画龙点睛的批示始终未曾公布,今应读者再三的关心和询问,因此特别于本刊,连续刊载,以飨十方同好。 禅宗掠影(一) 本刊编辑部整理发表于《十方》杂志第二卷第十二期 七十一年十月 女儿不在,我们又搬了一次家,朋友们都来信贺乔迁之喜。搬家有什么可贺的呢?旧居一住六年,大小平安,尤其芳邻那位美国老太太,慈祥和蔼。有一次我在后门外走廊上跌了一跤,一直听到有人呼叫,爬起来却四顾无人,原来她在后院干着急,我对她颇有一份好感。我的毛病是太恋旧,所以头陀不三宿空桑树下是对的,佛法是应病以药,我虽然自知病根所在,但有心去缚,则愈缠愈紧,最好是以无心处之,病自除矣。新店门前,沿街两旁都....

准提法——準提學問一百問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怀瑾老师——先生年谱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linux-防火墙设置-firewalld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tomcat配置https证书

该文章已经加密。

准提法门——部分心得报告

该文章已经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