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特胜——金刚念诵-二
持诵佛号经咒之管窥(二)
9508d62f55e0萧见地关注IP属地: 上海
0.1672021.01.22 09:34:31字数 2,391阅读 420
第二章
从“读书千遍、其义自明”说起.......
儒家课塾少小时便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子经的,只是一味念诵与背诵不开讲、终日朗朗书声,读诵是旧时课堂私塾的一大特色即亮点,读诵久了,届时略略一点拨,学生们大多已能明白,其实其中意思已蕴“读书千遍其义自解”了。
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和尚说他《金刚经》不是看注解而懂的,是念诵《金刚经》十几年后,有一天中午诵完经后忽然就懂了。
这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 为什么?知识分子是用意识心从字面上去理解佛法的,而不能去区分“隐说”的和“未说”的,未能活学活用,是未曾进入佛之殿堂修行的人,只知道或看到了手指而未见到月亮,如童蒙孩提若是指远处物俱给他看、他保准定会盯住你手指看的、那知顺指去找!
我们在过去学生时代,或有的书或句子看不懂,直到出社会后,再回过头去看看,居然意思都懂了。一样道理;既然会懂的,那持诵的经文已诵了好几百遍、几千遍了,有一天在那个部分本来不懂的,但你却也会突然明白了。通常讲修行要开悟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那么持诵佛号经咒时,这戒定慧三个同时都俱足,三个全部都有,所以会开悟!
为什么?诵持经咒时不会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心诵经就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自然有慧。
电脑网络视频中也谈到儒道此议,其中更进一步讲到即使下课铃响了,如无事的话最好静下心来坐会,把刚才老师所教授的学问在脑里多转几遍,让它深藏在记忆之中!经常这样去做,成绩会象上升的火箭!若是只要下课就忙着玩耍,耍得一头汗再上课的话,那么前半节课心是静不下来的,甚至连上节课的内容也有可能又还给先生了!
此点深有感触;观看或听闻法师在视频中讲经说法后,立即就去做其它的事情了,而不再在脑里反复思虑作念,那就会很快地把它忘记了的,即使还在也是剩下的不多了。要想记住得多温习,先要记住初步印象,而后反复温习是加深和巩固印象。这是小学生都应该会的!
在此将更深入地谈论这种学习方法;在诵持经咒时,每一个人都会感觉有声音在念诵,有声必有气,音声是靠气息流注支撑而获得的,用一句话来说念诵就是用气声来进行的。佛家言道;声音是有相的——初机者就是通过着相修行来抓住到处攀缘的野马心,让他的野马心可以感觉到的共鸣音在念诵,其本人身体的某些部位也随着声波而在和谐地振动。这时也只是要念诵佛号经咒的人,去把这种轻微的细小的振动触觉,清楚而敏锐地在记忆中把它烙印般的吸取下来,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记取这种细细的微微的小小的轻轻的感觉,在你诵持后平常安定时候,再静静地把诵持经咒时的状态——身体被振动或细细麻麻酥酥的感觉,全部从脑海里把它调动着寻找出来,找不着的话?请再闭眼进入刚才念诵时的状态,要慢慢地回忆感悟出来,再把它调动显现产生出来,变成现在坐着时的安静不动的身体,正在发生振动麻酥等细微的感覚,好象动了又好象未动、但确实是动了,自己真实感到已能把这种感觉从脑海里找到了,并能快速地调出来,让它体验在自己的肉身上了,真实的感觉是很有趣的,得趁热打铁反复多调动几次,一定要让他成为熟客一唤便到。至时每次只要一进入念诵时,即时全体都到同时一起参与念诵。不能每每念诵很长时间后才做完“热身赛”而刚刚进入念诵的状态——就是取消赛前热身!熟练运用掌握到“大海航行靠舵手”一张口全体精神抖擞地都到!
这是什么?私下暗忖;这就是另一种进入无相的方法——能把它从脑海里请将出来,使得身体已有确实的反应之时,那就是说已经在无相里了,巳是入宝山己得到珍宝了!真个的一点未错。
这时要进入无相,那就不用再从诵持佛号经咒绕一个圈子了,直接就进里面了,这时的持诵经咒則是身在无相中念诵的。接下来的是要把靜态中的无相,管带着运用到动态中去,带到生活工作中去,就这么简单,简直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
今大德肖平实老师在初时把法身佛的修行秘密告诉学生,学生认为这太简单了,就是整天跟我们在一起的,人家吃饭他不吃、人家睡觉他不睡、人家吵架他在边上看着也不帮忙、同时二十四小时未曾离开过一刻........太简单了,又由于得来太方便了,自己一点苦都没受过,变得不相信了,最后他们都离开肖老师谤佛了。
当初肖老师也曾把进入无相的秘密告诉各位仁兄,还记得否?大意是在大脑在“思考时拿走内容只留功能”的言语,私下我以为这个就是进入以无相拜佛的秘诀!在此念佛号经咒时产生的功能功效之际,我也依葫芦画瓢地随顺着肖老师的意思来一句“念诵时停下内容只留功能”的言论,仍然是我私下以为可以进入以无相念佛、诵经持咒的秘诀!肖老师曾讲到与众人同修一起诵经,同样是一种节律、一样的声音,但你仍然是无相的,虽说诵经是有相的你却未着相、仍在无相的正念之中诵经。
实际在修行中,无论仁者正在做什么事!或者洗衣做饭扫地擦窗、打拳散步、写字看书、更或者正在“吃赵州茶,”只要无相的正念不丢,则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修行中,虽说未到“牧牛”之地,但也在“管带”之中,管带着一片净念之心,杂念妄想尽管来,无人理它会自行离去,不用搬石压草白费力!生活中时时保持正念不丢,也是始终在无相之中,若是不在了则说明你走神了,若是什么时候不在的都不晓得,那是走大神了,有损于你的业绩。
在这方面你的一心二用或一心三用多用的本領还未成熟,赶紧的要去入于安静中,再去把它找到并调动出来带身体上,让它时刻不离身,亦是一种初步的牧牛!能长久做到这样的人,也是入了“仙列”了!或半仙之体、再不济怎么着也祘是个“闲散的道人”,饭来张口吃、衣来伸手穿、茶来端住喝!什么事情都没有,其实他正忙着呢?一刻未曾闲!
先把“管带”做好、把正念攥紧绷住不撒手!好有一比“狗舔热油铛”不舔又不舍得锅内的动物脂油、舔吧太烫嘴无法下口,正在左右犯难时,那也就这样无奈又不舍的,心里头痒痒的挠不着时,也就只能无奈地这么干耗着........ 千万别放弃!守着它耗着它、好消息会很快降临的!越到最后越不能“功亏一篑”,就咬牙把正念攥紧绷住不撒手,静静地恭候着光临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