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十六特胜——金刚念诵-三

持诵佛号经咒之管窥(三)

9508d62f55e0萧见地关注IP属地: 上海

2021.01.23 09:19:22字数 2,856阅读 633

2017.01.22 第三章 从记忆枕说起.......

记忆枕—— 大多数人都用过,但枕头有记忆这就不好说了?确实睡觉起床脑袋一离枕它就知道起先被头压下去的枕头高度,随后它慢慢地就恢复到原先的高度、亏它还记得!说是“记忆”那是拟人而话的。

  仁者诵持佛号经咒也应象记忆枕一样有记忆,不是记住今天念诵了一部明天再念诵第二部,而是今天你念诵的感觉是否还记忆在大脑里了没有。

  有些人念诵至一个小时方才有点进入的感觉、(是指用气声在头腔胸腔腹腔等共鸣引起的振动)第二天仍用一个小时方才有点进入的感觉、第三天仍然如此,说明根本未进入大脑、光嘴念而不上心,猴年马月才能有点模样!

应该每天或经常缩短进入状态所用的时间,是慢慢地减少时间,最后达到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说明上心了经咒也纯熟了,再进一步就是一开篇第一声就在状态,不用再慢慢寻找状态、一步到位。

  这样就说明对诵持状态了然于心——初步的无相(因地无相是初步的、果地无相是实相即是开悟了)诵持时在无相里,但是不诵持时也要把在诵持时无相的感觉或状态,在记忆中保存着,并一定要在动中去留意它还在否?一定要在动中去体验!读书写字、下棋运动、甚至唱歌都不会走失,初步的无相即正念是仁者的了。静态中与动态中都是一心一用。

  接下来要“一心二用、一心三用、甚至一心多用。”严新气功大师带功作报告,一边讲课一边发功治病,多少人在台下被感应得出自发功了,想想得一心几用!骑自行车时要保持平恒,一边看红绿灯、一边注意行人,还一路想杂七杂八的事情抑或还来个下意识的刹车,那又是一心数用了!

  在生活中进入无相状态时要注意;在家中可以进入深一点忘忽现实没问题,在马路上行走时不可太深,在这里只能点一下,到底内心世界进入三分之一抑或三分之二的深度,皆由仁者自行定夺、各人饮水冷暖自知!

  肖老师也曾经有几次过家门而不入、非是不愿入而是忘记了,这是进入到甚深了——是好事、只要不出事!

 

  这个都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撕的,要做到动静一如,忘记了丢失了赶快找回来,能翻身打滚都不会丢失,则又多了几分筹码!脱衣睡觉未丢失、半夜醒来还在、(睡着了也是带功的)早上起床若在则管带着、不在则急找不让丢失太久。需要我等时时提拎着叫“念兹在兹”!

  摘录现今有位叫曾庆余的气功老师撰写的《琐议中下根器人练功》中他说“通过天目透视,上根器人经络粗壮在5mm一10mm之间、穴位大如蚕豆,对气特别敏感,因而得气快、上气也快、出功能也快。但此种人很少,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下根器人,特别是下根器人经络细小、只有2mm左右、穴位小如绿豆,对气迟纯,因而得气慢、上功也慢。........”

  曾先生说他自己就曾是下根器,老老实实的从站桩练起,经络粗度从原来不足1mm逐步增加到5.5 mm、全身气感明显一天二十四小时均能够感到有气在体内周流不息。

  在此基础上再练靜功,一上坐即有气感、就能顺利入靜,从此、已年近古稀的他登堂入室、造诣颇深,已成业余气功名家。


  法界亦有气功师也曾讲过“命蒂——脐中,观想气从脐入沉于丹田,闭气若干秒体察体内气功反应,然后慢慢呼气,观想气在丹田内旋动运作,如此往复循环,渐次进入'心境一如、心息相依'的境界,直至忘我忘息,随着练功的深入,内景日益丰富、妙趣横生,过去是求之不得,而今是不求自得。”

  站桩功练的是后天之气、识神为主、属有为之法;静功则练的是先天之气、元神为主、属无为之法。

  气不入中脉,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是出不来的!中脉不通、就只能种点善根福报。真正修行的人,首先要把因果关系弄得非常的清楚,然后找一个相应的法门开动自己的脉、把自己的经脉打通。其实念诵经文、念佛号、修持咒语,接唐密最原始的教理来说都是共通的。只要你用心到位的时候,也都能把中脉炸开!

  人身是障碍,四大的老化全在一口气,所谓习气也是一口气,习气不能转化就是气质不能转化。气质是个东西,它不改善、身上的情、爱、欲业力就难克服。这所为“气”不是呼吸之气,但是要转化它倒先要从呼吸气开始,金刚念诵就是要把心脉的中脉震开,让它完全融合在音声海里,然后转化为光海,即由气、声而光。

  真修持人的声音句句从胸襟中流出,每个声音都从中丹田发出,自自然然的不假造作,所以常人之喉轮是极难打通的,有法师讲一旦喉轮打开即打开生死轮和受用轮了,知道什么是生死是怎么一回事,不是想当然的,也就不再惧怕死亡这一关了。

  胸腔共鸣很重要;胸腺是人体重要自身免疫功能所在地,是激发和产生人体阳气的主要功能之一,阳气上升意味着内力增长,暖意之相充足则不惧寒冷。声波震动在胸腔最先得益的当然是靠得最近的心与肺,心肺功能大大增强,心肺系统的疾病会很快得到控制和好转,如很难治愈的老年性慢阻肺疾病,也会通过长久的念诵,运用音声振频谐震而使病患处渐渐地康复正常。

  心生恭敬——做任何事态度是最重要的,这个态度会决定你刚才诵经有没有意义!经诵完回向文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如设恭敬心,你根本不清净,不但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三宝,所以念佛诵经咒一定要心生恭敬!

  心生法喜——你有没有诵经诵到法喜充满?还是偶尔有、偶尔没有呢?举个例子;神枪手应百发百中,如有几发不中则不能称为神枪手。

  如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 就如同那位神枪手,但我们有时心情好诵起来就法喜充满;心情不好就法喜不充满了。所以你诵经时要常常法喜充满 。 如果你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这表示你已进入状况了。

  不起妄念——诵经不起妄念,谁能不起妄念!除非是个开悟之人。 所以几乎诵经的人都会起妄念,但你不用害怕妄念起,继续诵你的经,甚至你还会一边念诵一边想到诵完后要做什么事情?我们心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不起妄念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现在还会起妄念是很自然的现象。

  产生一个念头让自己生起挫折感,这是最糟糕的念头,不论是做事或做人、学习等,只要内心会想;学了那么久了还没效,这个概念足以打败你! 所以知道起妄念就好,只要心存恭敬、继续诵经、自然就会降伏其心的。

 

  首愚法师开示要诀;在修法时要做到“三业供养”,当全身心投入、全神关注之时,任何地方不舒服不去理会,要诚信实意地将整个色身供养佛菩萨,口业上很虔诚的念诵经咒,意业上很专注的作观想,这才是真正的身、口、意三业供养和无畏供养,能持续如此,自然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进步与“空”相应。

  念佛和修法都要通过出声开口念进入金刚念诵再入瑜珈念而达到——无相而念。最后是无声的翻成中文叫“相应念,”似念似不念、无念而念、不念而念,念而无念的念,就为真正的无心而念、无相而念了,这就达到了净宗的念佛法门“一念代万念。”感应好的,可以体验到法界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人要用无分别心去体悟世界,最后达到“凡圣两忘、尽性体露。”

  只有这样才可以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定要记住昨天诵持的反应与感觉,把这些一点不漏全部带入今天诵持的状态中去,要有天天向上的信念!。 

  在此本人会罗列许多的经历过的方法或者经验,只是以饷读者!其中必有诸多的谬误之处,企望各方大德不吝指教!读者亦不必按图索骥,只是在日后修习中经过本处的时候,知道曾经有人从此处走过,令读者心安定——那人是摸着石头趟过河的——走的路是对的,没有大妄语欺世盗名的。

还有 2% 的精彩内容


标题:十六特胜——金刚念诵-三
作者:三学一心
地址:http://bk.isseeker.com/articles/2023/08/27/169314013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