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金刚念诵——持诵佛号之管窥-萧见地

持诵佛号之管窥(一)作者 萧见地

9508d62f55e0萧见地关注IP属地: 上海

0.1662021.01.21 09:10:44字数 2,700阅读 445

从说书先生讲起.......

  旧时巷里茶馆每逢有说书先生坐堂,惊堂木一拍、须叟之间里外都挤满了人,只见先生眉飞色舞右手中一把折扇挥动得如上阵的宝剑、左手掐剑指于后梢、口中喃喃言语。众人都静静地呆听着无一点声音,一句书词都不漏过......  当年走穴的曾来过许多说书先生,其中有位先生曾在此说过“封神榜”“济公传”的,每每说到要紧关口时便会突然压低声,用一种奇怪的嗓声——声音不大但能把每句话语都清楚地送到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这声音很好听也听得出中气很充沛,这时引得众人喊好声不断,茶馆店不是大剧院是难得有喝彩声的!

  居家周围的年长的人基本都听过此先生所发的嗓音,当初我与于永龄曾经摩仿过发音,但他是用进气来模仿发声的,怎么的都不像。現在知道是方向搞反了,只有邻居徐筱明学对过,我却一直未学会。这个说书先生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响了几十年,直到前几年学练了金刚念诵法才破了谜团,那先生竟然用的是金刚持!难怪他发声时音域低下深沉、用气特别悠长、句与句连连无标点——三句五句的一口气说光,最后导致脖颈粗壮青筋暴,赢得一片喝彩声,就用的丹田力托起磁声嗡嗡嗡、语气声特沉稳、养耳不惊人!

  关于修习金刚念诵法门的众多方法已有众多的法界法师详细地阐述了,在此便不再赘述。

  单就略说起先下手方面的一二事项,唯愿仁者暂听是言!要置一读经架诵经时高度以正前方眼睛看得最适宜的为标准,一定不得用手拿经典念诵、也不得平放桌上长时间低头念诵。

  坐姿大家都会,在此略加几点;沉肩竖颈时,只要把垂在两侧的肘往下沉一点点、也就是“夾肢窝”连接胸大肌的肌肉筋腱在双肘下沉之际也同时用上暗劲,这时用手指的力量掐此肌筋腱会感到很坚硬,到底坚硬到什么程度为最好—— 当然是越硬越好——不用着相,至时就会知道该用多大力。要知道此一点是永远贯穿在整个念诵过程中的,上身气机要靠它去带着走动的。

  再提前透露一点;坚持沉肩肘时胸肌腱用的是暗劲不紧不松,不弃不舍,用不着几个月你就会吃惊发现,双手掌在坐着睡着时,特别是刚刚睡醒气机最充沛时,与你平常的双手掌的感觉是大大的不一样的,并会随着你的念诵时期不间断地积累而加深,会使你越来越喜欢诵持经咒了、尝到甜头简直是离不开了——这就叫“精进不懈”,武术界行话称“功开始上身”了!只要努力用功不用再讲,就自然而然的知晓了!双手合十时也是肘下沉带动沉肩和收紧胸肌腱的。

  坐着脚掌微微抓地、膝盖好象提拎起又好象未动、确实是未提拎起只是一点虚灵劲力,属于意念,一定得通过这种意念虚灵带住进入膝盖中,容易使上下气机畅通,当你知道脚有暖意或腿上某处不疼了就是起作用了!走路腿会轻灵有力——只要按照要求去努力——“天道会酬勤”的!

  再啰嗦几句“丹田”大多数人都认为下丹田在脐下三寸处,但在金刚念诵上不要这么执着刻板或一丝不苟,这样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利于入靜的因素或影响力。从字面上讲丹田的田字是指面积——一块田地、把具体的位置模糊化,边缘也不用太清楚,就是这么脐下小腹一大方圆就是丹田,念诵就以这地方为丹田运用,不用多久这地方使用起来与脐下三寸气海没什么两样,越往后来丹田的区域会模糊会更加厉害,发展到泛化了这个范围就更大了,再发展下去逐渐地丹田会形成一个球形,您的功力用到哪里就会成形成到哪里,上中下三丹田一泛化就是三田合一,也即是全身都是丹田了。再回想当初拘泥刻板死守气海一 穴位是毫无意义的,只会增加麻烦。笔者当初念诵经咒时只是以胸部膻中作为中丹田使用的,一样的模糊、一样的泛化、一样的守一成三.......关键是要精进修习,到时候会自然而然的懂的,想先从文字上把功课做好再去实踐,不如“半工半读”来得实惠就是一边学习一边练习。

  念诵时尽量用先用胸腔发声,要是能够做到胸腹双腔一起运用,自然是最好的,多一个大的腔体帮助一起发音要省力得多、力量也要大得多!而不是单单的用喉咙来发音、用喉咙很快就会发哑的,而且喉声不能震动你的身体,起不了打通经脉、转化色身的作用。金刚念诵的好的人,可以整天整夜地念诵喉咙也不会哑。

  也有法师用一句话解释说“金刚念诵—— 是具有超级威力的修炼方法;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胸腹发音、舌头弹动、箭箭中靶心。”

  南师也曾说过;念诵要速度和缓、力度轻柔这样是基础,不要上去就高频率地念。真正诵经的人是没有力量向外冲,也没有力量向内进的。不能诵完了喘不上气来,脸憋得通红,那样一定是错了!

  刚开始时在小腹起振、慢慢地振到了胸腔时就停留在那儿,出气很少吸气也淡。如果觉得有业力之时,可以大声用较强的共振,也就是“嗡嗡嗡.......”的念诵经咒模式,平时用柔和的共振,这个过程要慢慢来,不要一上来就用消业障的模式。

  事实上平常诵经应该是一个入定的模式,念长久了之后,会就此在定境中,非常缓和、轻柔的共振,跟小河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全身放着金色的光明,没有大的出气和吸气,而且没有强烈的依附感。这跟中医按摩的原理是类似的,同样的一个手法在同一?穴位上,轻柔地用力是补、用强力是泄,而平常诵经是补的模式,念完了神清气爽、浑身有劲,如果念完了全身没劲、一定是念错了。

  这样诵经会慢慢进入一个定境之中,,因为每一?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磁场本身就在振动,最后发现你本身就在念、每一个细胞都在念、进入一个纯靜的境界!

  但是,一定要注意戒忌用力、不要执著,否则念完经文又死在里面了。

  再赘述“妄想杂念”,此是人人都有的功能连小孩都有,不要把它当回事,来了不理它、走了不送它,任其自生自灭!只要一注意到它,它马上就会张牙舞爪起来,会顺住你的心思给你表演各种不同的节目,把你的心牢牢地勾住,你会忘了该做的事情!譬如诵经时杂妄念不会不来,尤其初机学者定力未足一点都不能理它、它无趣的呆在一旁、你一心一意在诵经也知道它在旁边看着你,这时千万别去招惹它,再等一会儿你用下意识的微微窥视一下,会发现它已经走了,如此这番一部经念诵下来,它不知要光临多少次,如是我等只是练就永不理睬的功夫,养成习惯再演化成自然、妄想杂念会随住仁者的定力而逐渐减少,这就是功效!只要正念不丢那怕是在“火宅”里(五浊恶世)也比在清净的地界里修行,也要有力得力得多!

  古人言;“大隐隐于朝堂,中隐隐于市曹,下隐隐于山野!”诚然是言,各各定力深浅不同,我人身处繁华闹市、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有多少勾引诱惑都不为所动,毅然坚守着心中一方净土!此乃是一位中隐之德者也。

标题:金刚念诵——持诵佛号之管窥-萧见地
作者:三学一心
地址:http://bk.isseeker.com/articles/2023/08/27/169314023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