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特胜——重点讲解(跟着鼻子呼吸的往来叫「随息」,那影子都没有!)
「十六特胜」名称,「特」特别的,「胜」殊胜,特别的胜,胜利的,赚钱的,不是蚀本的。
一、「知息入」,什么是息?,呼吸往来,安那般那,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你要懂了这个呼吸观,就懂了动与静,宇宙间只有两个事,一动是一静,在物理世界,是一动一静,在身体上,就是一呼一吸。换句话,在物理,一去、一来;一个白天、一个夜里;一个清醒、一个睡着,等等,都是相对的。所以叫你知道「息入」。「息」最粗的是鼻子进出的呼吸,最容易认得了,为什么用呼吸来修呢?因为五大地、水、火、风、空,「地大」是物质的;「火大」是温度;「水大」是液体的,温度和液体没有关系;「风大」,我们晓得是气,你认得气吗?气在我们禅堂里,没有风,有风没有?你感觉的那个,就是风,一点风没有,你有感受的,那个就是气,「风大」;「风」的后面是「空」。「风大」和「空大」是一组;「水大」和「地大」是一组,「火大」配合那个一组一组的,可是这四大,大乘佛学告诉你,《圆觉经》、《楞严经》都讲过,四大性离,这五大都在「空」中,它不是组合在一起,到「风大」一来,风力强了,把水吹干了,水站也站不住了,它退到「空」里头去了;当「水」太强了,「风」就吹不进来,水与火,每个单独的性能,分开的,不是一体的,它的能量、它的作用,物质世界不一样,这四大都在这个空中,虚空的空,不是般若的空。所以你认识「一切入」,你知道现在鼻子气进来了,「知息入」,进来,不过这个里头程度就多了。
「六妙门」告诉你,有气,气进来由鼻腔到肺部,属于「喘」,喘气呼吸,拿现在讲是呼吸系统了,老年了体力衰了,生病了,只有一半还不到。全身的气进来,遍身,那个叫「息」了,呼吸像婴儿一样,整个是充满的,那个是「息」。那个不是完全鼻子呼吸的气了,呼吸的气等于像打火机引一下,它那个本能的自己全身充满。再进一步,像婴儿状态打坐定了,鼻子呼吸好像不动,很久才来一下,很短一下,那是接近胎儿在娘胎的境界,那个息,就是生命的「真息」了,所以道家体会到这里,有一句话,「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空的,它自己进来,进来出去,很难懂,都要用现代科学,物理来说明。所以我说「六妙门」,那是最初的,那是大原则,也是最轻的,你不懂。
所以用「十六特胜」来让你进入这个门,「知息入」,这一知,每一念,每个呼吸进来、出去,没有与「知性」离开,你说我这一下没有感觉到,那就不算了,不是白修行的。念念在「知息入」,念念在「知息出」,这个「出」,不是气进来出去了,你感觉到外面的四大、五大,「一切入」进来都知道,你身体内部也是个唯物作用,它有放射的功能,你出去自己也知道,这叫「知息入」
第二个,「知息出」,你心念随时在这样,才是修行,在这打坐,在这修禅,心里在打别的思想,呼吸也配合不上,你修一万年,也白修啊!不过是打打坐,身体有点好处而已啊!所以这要找「知息入、知息出」。
「知息长」,这一次,这个息进来比较长,到达身体哪一部分都很清楚。「知息短」,这一次进来,知只到了哪里。「知息长,知息短」,「十六特胜」还只讲了「长,短」两个,因为古人有智慧,修道是真的,他清楚。现在《达摩禅经》再告诉你,长短里头麻烦了,有长中之长,短中之短,有长中短,有短中长,你看,多复杂!每个气息进来,所以做医生的,尤其做中医按这个脉,中医先讲「望、闻、问、切」,那个「问」,就是按脉听他的呼吸,等于西医拿听筒听他的心脏跳动,有时候「长中短」,西医只听心脏跳,中间没有详细分别,有的跳,是跳哦!这种有长短差别,「长中之长」、「短中之短」,「短中长」、「长中短」,清清楚楚,自己打起坐来,几个人修行到这一步啊?哈!能够到这一步,不错了!你们这样叫修行?
刚才讲到「知息入」、「知息出」,但是,任何一点没有离开过「知」,两者是配合的,不是光数呼吸来去,知道随,跟到旁边也是随,追随在一起。「知息长、知息短」、「知息长短」,这里头长的、短的,都要搞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六妙门」数、随、止,你心和息配合,停止在「息」上,这叫没有散乱了,专一的,是清楚的不是昏迷的。慢慢的这个里头严重了,你感觉到腿酸、屁股胀…,身上有障碍,呼吸达不到长短,达不到顺畅,达不「知息」的境界,它一点一点把细胞整个的神经都抽掉,都拉出去了,都给你放掉,绝对轻松自在,像婴儿状态一样。这个里头细得很了,这一点,要讲的话,须很长的时间了。
「知息长短」以后,然后到达心息专一,就「止」了,脑子永远清楚,有个「知」哦!昏沉了、睡着了、无知了,你呼吸和息已经分离了,这两个早就分家了,死亡的时候,你的呼吸和知性,早就分开了;生病的时候也分开了。它两个配合为一的,所以道家形容像男女双修一样,两个组合在一起了,分不开了,不过这只是形容词,一般人却把它弄到「男女双修」,乱七八糟上面去了。
「知息长短」这一段,很细喔!我现在大概跟你讲,都到了整个身体的障碍,统统打开了,这个时候,当然得到了「暖、顶、忍」、「四加行」法门,四种加行法门。整个身体是温暖的,有快感的,连腿、连每个细胞都是温暖的,内部没有障碍;「顶」从头顶到虚空,天地合一的;「忍」,切断一切妄念,清净了,清净不是不知道哦,完全知道,知道是绝对的清净,那不是你想象的清净。「暖、顶、忍」后,才达到「世第一法」,在肉体世界范围、物理世界,第一等了,不过还是凡夫。
然后进一步,哎!刚才讲到哪里啊?……报报看!第一个是什么?(众答:「知息入」),第二个?(众答:「知息出」),第三呢?(众答:「知息长短」),第四呢?(众答:「知息遍身」),第五呢?(众答:「除诸身行」)。
「除诸身行」,这个时候,身体的感受障碍都丢掉了,身体还是身体,知道的,无病无痛,觉得这个色身是绝对舒服的,「除诸身行」,身体之障碍没有了,你去问问修行人,不管修行几十年,「几人到此逞英雄」啊!都被身体障碍了,什么障碍?就是「十二因缘」里的两个字,「触、受」,懂吧?触、受障碍,「受」,分「苦受」,我们平常打坐也在熬哎,是苦受,没有「乐受」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共三种。心理上有忧、喜。
「除诸身行」以后,这个「受」就不动了,生理上的「受」,就没有障碍了。等于史XX说,在这里熬腿,他很发心,不是恭维、奖励他,他为了供养别人,到处花钱,去年在台湾,租像这样大的一个房子,花了一百万,给人家修行一年,我听了好笑,我说他了不起,功德无量!他自己也不用,租了给人家修行,一百万喔!,白花了一年,小猫两只、三只的,空着一年,他还想租下去,我叫他赶快停了,一百万没有地方用,拿给我花嘛!买烟给我抽也不错啊,他就干这个事。不然你在那里熬啊!换句话你搞个禅堂是给人家下地狱哎,「哎哟,我的腿,妈呀,熬死了!」。一百万台币出掉了。他还不止这样一次,所以他这次来客气的很,三天就要走,为什么?他非常讲礼,「老师啊,你又不收钱,我又吃、又住、又哭,我不好意思,我走了。」给我骂一顿,「干什么?」他有一个理由,飞机票到期。我说:「你来回飞机票到台湾多少钱?不过四五千嘛,我给好不好?」这一下我将他一军,他没有办法了,「是是!我留!」,还买我的面子留,你看这个傻瓜。他不要要修行吗?处处讲人情、面子,烦恼、妄想、分别心一大堆,你修个屁的行啊!这两天给我逼得好一点点了?不知道!所以修行到达「除诸身行」,身体没有障碍了,你就在这里好好做功夫,我就三天做到「除诸身行」,那我就向你顶礼了,史XX了不起,你不是死人!也不是做不到哦!你说这个里头一定要多少时间?也不一定,要看你的专心、毅力,看你理论懂得多少。
「除诸身行」以后,才去掉了身体这部份的障碍,「地水火风」的初步一点。
「受喜」,这一下明白高兴了,心都开了,无比的喜欢,所以道家讲,「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心里打开了。
「受乐」,身体上的快乐,「受喜」是心理上的喜悦。享受到这个父母所生的四大之身,原来不是痛苦的,有乐感在内,我常常告诉大家,比男女性交的快感超过一百倍,乐感起来了。哎!没有离开过「知性」哦,「知喜,知乐」。
然后下一个是什么?「受诸心行」,才看清楚自己的思想,研究自己习气的毛病在哪里,贪、嗔、痴、慢,贪财、好色、还是想那个乱七八糟的,唯识的道理、心理行为,都在这里看清楚了,起心动念,自己习气的毛病,爱急性的、爱慢性的,一点一点看清楚了。觉到心里的行为,「受诸心行」,是不是?。这样「十六特胜」讲了几个了?(众答:「八个」了)
「心作喜」,这时还才转过来,讲「唯心」了。「心作摄」,念头专一了。贪、嗔、痴、杂念、妄想、一切的习气、是非、善恶,分别,都去掉了,「心作摄」,专一了。
最后呢?「心作解脱」,念头完全空了,空了不是无知哦!是那个「知性」扩大,无所不知、清楚,是这一部份。下面一半,是心理的功夫,由生理四大呼吸开始。这样得道了没有呢?没有!要怎么懂得佛法?这里开始,「止」,这里得止、得定。由「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开始,一直到「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到「心作摄」,归一了,再到「心作解脱」,念头空了,这是彻底的功夫了,真正达到空念。那才谈到禅宗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清清净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可以得解脱了。
那后面干什么?由止、定起观,这是智慧了。「观无常」,物理世界,精神世界,身、心一切都无常,不是永恒的,无常讲现象,你前面得的功夫、得的定境,一切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常,都不要让它停留,刚才我提《金刚经》,佛告诉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其上。
然后「观出散」,一切都放了,连身心都放了,定境界也放掉,你觉得内外一片光明,没有身体的障碍,「出散」,和宇宙、虚空合一,道家形容这种叫「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都是空的,换句话,禅定境界是「空无边处定」,「出散」,一切呼出去,所以我平常教你们身体有病、有障碍,多注意呼气啊,把它呼出去。我的那个儿媳做瑜伽,这两天来尽给我磕头,「爸爸,完全靠你,学了半天,你教我把呼吸放掉,我还教他们,他们都得利益了。不然以为练瑜珈,修气修回来。」我说:「那完全错了。」「出散」就是布施,一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观离欲」,这个时候不是男女之欲了,一切的欲,世间的功名富贵等等,一切都沾不住了,真正的离欲了。所以《金刚经》须提提说「佛啊,你说我是离欲第一....」还有功夫没有?有啊,那是大阿罗汉境界。
「观灭尽」,灭掉了什么?关闭了「感觉、知觉」两个大门关掉了。「灭尽定」,大阿罗汉的「灭尽定」,灭掉了什么?受、感觉,想、思念。那你说这个时候没有思想,那就变魔头了?是智慧般若了,无所不知,无所不想,没有凡夫的妄想了。到达阿罗汉的「灭尽定」,究竟无了没有?没有!最后一个「弃舍」,还要丢,才进入佛菩萨境界,证得菩提、得道。这叫「十六特胜」。
今天是第一次给你们讲,那么多年,今天是第一次,记住!今天是丁亥年正月初七,2007年。再后面才讲到「四禅八定」,真实的功夫。所以太湖大学堂,今天说去禅堂,我下午讲,晚上有重要的课跟你们讲,可以说我九十年来是第一次,真实的把修行的程序的道理,给你讲清楚,有缘的听到,没有缘的就过去了,你们捡一点走,不要去乱吹哦,吹不好害人,吹得好你会利人,看你吹得怎么样。
《达摩禅经》讲这里,就转到「白骨观」了,两大甘露法门,第一个是呼吸法入手,然后讲到白骨观、不净观,是禅宗祖师,也是五百罗汉迦叶尊者佛陀下来,两大甘露给你灌顶。这个任务交给宏忍师、刘雨虹老师,马宏达配合,记录呢,由赵云生,包括去年、前年的,收拢来,都在这里,宏忍师等一下交给他。慢慢整理出来,重复的拿掉,整理次序详细的编好了,一段一段,一点一点讲清楚,然后看了你们好去修行。所以我说今天这一天,是丁亥年正月初七人日讲的,「安那般那」修法,禅定修法,第一步的重点,告诉你们,不是在那里盲修瞎炼,光靠笔记研究佛学,有屁用啊!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
标题:十六特胜——重点讲解(跟着鼻子呼吸的往来叫「随息」,那影子都没有!)
作者:三学一心
地址:http://bk.isseeker.com/articles/2022/08/19/166090040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