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八段锦——要点

八段锦要点——核心要点

起式

双手插顶利三焦

核心要点1:交叉。 这个99%的人都没做到位,两手交叉托天的时候,只有最后一个指缝是空的(如果你的交叉是右手手指在左手手指上面,那么只有左手小指和无名指的指缝是空的),其他都是满的。这个有难度,但必须要做到位,否则很多筋骨永远拉伸不到位。

核心要点2:抬头。 两手托天的时候,头一定是先跟着两手的动作向上抬到极限(这个动作万万不能省略,颈椎处一大堆的穴位就指着这个动作来刺激呢),两眼平视手背,然后再回正目视正前方,一定要憋一憋气,然后两臂再下落。

核心要点3:托天。 手臂要垂直地面往上托,不能前倾。脚是处于将离未离地面的状态,想象一下,要把天托高,所以两手尽量往上顶(两臂不要前倾,要垂直地面),脚后跟自然有离开地面的倾向,但是脚一旦离开地面,根基不稳,就托不住天了,所以是将离未离的状态。

核心要点4:下落。 两掌下落的时候,注意两点,一是缓缓下落,感觉一下空气阻力,不要突然没有力了,出现自由落体的状态。二是要松,有些人太紧,导致胳膊酸痛,更多的人松的过大,直接变成了懈。僵和紧,大家都能分清楚,但是松和懈,大多数人都把握不准。这里我用军训讲一下僵、紧、松、懈,教官说立正,这时候你的身体状态是紧;教官说稍息,这时候是松;你站了半个小时军姿,快坚持不住了,这时候身体是僵的,教官突然说解散,你躺地上就不起来了,这时候你的身体状态就是懈。

核心要点5:呼吸。 初学阶段,不要太在意呼吸,自然呼吸即可,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先把动作规范好。过了初学阶段,也就是每个动作都非常熟练、自然了,必须要学会呼吸,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每一步的呼和吸都有讲究的,包括托天时稍稍憋气。

左右开弓似射雕

核心要点1:开胯。很多人都知道要开胯,但却不知道怎么开,大家记住一点就行,两膝外展,带动胯部前移,这就是开胯。两膝外展到什么程度呢,膝盖与脚掌呈一条垂线就可以了。

核心要点2:翻胯。塌腰和前倾是多数人常犯的错误,一个动作就可以纠正这两个错误,就是胯部上翻,具体是这样的,从你身体左侧来看,你的胯部进行顺时针翻动,让腰部的凹陷消失,并且上身要垂直地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百会引领、提肛缩阴。大家看看下面这个图片,就明白了。

核心要点3:膝盖。所有的健身养生术,在静态的时候,膝盖都不能过脚尖,一般顶多到脚趾分叉的地方就可以了。否则膝盖吃力,时间长了膝盖就废了。

核心要点4:缓慢。因为体力问题,蹲的深,很多人会感觉到累,不自然的就会快蹲快起。人老腿先老,左右开弓、摇头摆尾对锻炼腿部有重要作用,一定不能追求轻松。

核心要点5:深度。初学的人,特别是胯部打不开的人,想要追求下蹲到位,必然会犯错误前3个错误,疲惫的时候也会犯第4个错误。这里记住一点,下蹲的深度不重要、不重要、不重要。只有在保证前4条正确的前提下,才可以循序渐进增加下蹲深度。

第4、5条做不好,顶多就是效果差点;如果第1-3条做不好,那就是伤身体。

调理脾胃须单举

核心要点1:上举手。大家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手掌弯折不到位,没有弯到90度,如果弯到90度了,你还感觉很舒服,继续微微加力,一定要感觉到拉筋;二是手掌外翻不到位,小指一侧高于拇指一侧,这个一定要一样高才行,小指一侧低点也可以。这两点做不好,都会导致穴位、经脉、筋骨刺激不到位,影响效果。

核心要点2:拉扯力。两只手要形成上下拉扯力,上举手的肩部被稍微拉高,下拉手的肩部被稍微拉低,绝不是一样高。找那种感觉,你就是盘古,天和地要合在一起,你一手托天、一手撑地,要用力把两者推开,同时还要尽量保证自身的中正,不能因为拉扯力导致自己身体歪了(只有身体保持中正,才能令脊椎对拉拨长),找那种顶天立地、舍我其谁的感觉。

核心要点3:弯曲度。上面说了要形成上下的拉扯力,但一定要注意两个手臂肘关节不是僵直对拉,而是肘部有一个很小的、很自然的弯曲度(学过打拳的人都知道,我们出直拳时,肘关节并没有完全伸展到极限)。

五劳七伤往后瞧

核心要点1:转头、臂外旋。现实中我见过不少人,把这个动作弄错了,也发现有几个号称某某古法、某某秘传的八段锦,教的这个动作就是错误的。最典型的错误就是“头跟着腰转,双臂与腰同步动、没有臂外旋动作”,为什么我说这个动作是错误的,我一讲这个动作的原理大家就明白了,正确的动作是“头转腰不转、双臂外旋”,目的是刺激大椎、三阴三阳等,这是治愈五劳七伤的根本,头跟着腰转怎么刺激大椎?没有臂外旋怎么刺激三阴三阳?转头时,要下颚微收、意守大椎穴,眼睛往后看。臂外旋时,要旋转到极致,微微有点酸痛感,然后彻底放松、归位。

核心要点2:臂外旋的发力点。如果你每天做八段锦,但是仍然会有便秘、痔疮发生的话,那这个动作你肯定没做对,因为臂外旋可以刺激孔最穴。正确动作是,手臂外旋时,意念在大陵穴和神门穴,把你的小臂骨头想象成一把尺子,你的小臂是自然状态,没有力量,然后有人在你的对面,左手搭在你右手腕处,右手搭在你左手腕处,拇指放在了你大陵穴正面位置,食指放在了神门穴背面位置,拇指、食指扭动尺子带动你两臂外旋,大陵穴和神门穴就是臂外旋动作的发力点,这2个点是主动在旋转,其他的地方都是被动的,旋转到极致微微有酸痛感觉,然后彻底放松、归位。

核心要点3:两腿外旋。两臂外旋的同时,两腿也要微微外旋,仅仅有外旋的力,但没有造成位移。就是你两腿有一个外旋的力,感觉要把两脚弄成外八字(脚后跟往里扣、脚前掌往外开),但是两脚并没有动,这时你会感觉到提肛缩阴,动作就对了。

核心要点4:身体中正。往后瞧时,要注意保持身体中正,特别注意两肩要固定,否则影响转头动作对大椎穴的刺激效果,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穴位,刺激大椎穴可以改善体内阳气循环。

核心要点5:心态。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对心态要求是最高的,因为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都是情绪引起的。所以这个动作一定要精神愉悦、心态放松、面带微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摇头摆尾去心火

核心要点1:摆尾。从口诀可以看出,这一式的核心动作是摇头和摆尾,但关键在摆尾、难点在摆尾、易错点也在摆尾,摆尾的实质是“尾闾”的旋转运动带动全身运动(刺激尾闾的长强、会阴并配合收腹、提肛动作,可补益肾水)。这个动作我感觉是整个八段锦中最难的一个动作,我一开始学习这个动作时,总是做不出老师那种感觉,老师说你先不要去刻意关注摆尾,躯干保持一条直线,以腰分上下,上面跟头摇,下面自然就摆起来了,慢慢地,下盘更稳、腰胯更活了就好了。后来我在推广八段锦的过程中,也用老师这个方法,效果非常好。这个地方还要特别注意一点,有些人觉得自己体质特别好,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一直蹲着四平马步也不累,就把马步的升降动作给忽略了,这样容易导致身体僵硬,腰胯不活,摆尾动作不标准。

核心要点2:马步。这个马步有5点需要注意,①开胯,两膝外展,直至与脚掌呈一条垂线,带动胯部自然前移,随着开胯程度的加深,两脚距离慢慢加大;②翻胯,胯部要从下往上翻,具体是这样的,从你身体左侧来看,你的胯部在进行顺时针旋转,这样腰部的凹陷没有了,上身也就垂直了;③膝盖,所有的健身养生术,在静态的时候,膝盖都不能过脚尖,一般到脚趾分叉的地方就可以了,否则时间长了膝盖就废了;④深度,多数人保持低位马步很费力,可以去追求低位,就没法做到翻胯,膝盖也容易超过脚尖,记住一点,下蹲的深度在前三条面前不重要,在保证前三条准确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增加下蹲深度;⑤升降,前面说了,不要把升降环节去掉,升降动作主要是放松一下两腿和髋关节肌肉,便于尾闾的转动,记住我们不是在蹲马步桩。

核心要点3:摇头。脖颈要与尾闾对拉伸长,向侧送胯时,头同步侧摆(也就是前面说的,上身要始终保持一条直线),向下俯身成偏马步,能感觉到腰脊拉伸就对了。注意不要去追求脖颈以上的转动幅度,脖颈以上转动的目的不是拉筋,而是刺激大椎穴,所以颈部要放松,动作要柔和缓慢。

核心要点4:循序渐进。刚开始学时,先不要蹲马步,开步微微弯曲膝盖,先练习摇头,再练习转髋摆动尾闾,两个都自然熟练后,再将摇头摆尾同步练习,然后慢慢增加下蹲深度(增加深度这个事,一定不要着急)。

核心要点5:辅助练习。摆尾这个动作,要做好非常难,因为人类根本没有尾巴,平时的运动中也鲜有涉及到转髋摆动尾闾的动作。我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功法,这个动作做好了,摆尾这个动作就非常容易了。我发的视频中,有一个功法叫“丹田内转回春功”,共5式动作,每个动作都是“尾闾”的旋转运动,这个练好了,腰、髋、尾闾就都活了。大家可以试试,我推荐不少人用这个辅助学习摆尾,效果普遍很好。

双手攀足固肾腰

核心要点1:后插摩运。很多人由于肩部柔韧性不足,习惯两手从肋部后插摩运,这是错误的,一是没能让肩关节得到充分舒展,二是背部很多穴位、筋脉没有得到充分按摩。正确的做法是两手下落到胸部位置时,就要从腋下后插,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另外,“摩运”的意思是一边按摩一边往下运动,所以要有一定的力度,不是说掌心贴着后背滑下来就行,没有力度怎么能有按摩效果。

核心要点2:直膝前屈。上体前俯,两手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至于脚面,整个过程膝盖都是不能弯曲的。很多人都是由于柔韧性不足,要么两手无法达到脚面,要么膝盖弯曲,其本质问题就是筋短,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人身体很多毛病都是筋缩导致的,通过直膝前屈这个动作,可有效拉筋,对很多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效果非常显著的“上下震动拉筋法”,动作很简单,第一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肩井穴与涌泉穴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步,两手交叉上举至头顶正上方,向后极限震动3次;第三步,身体直膝前屈,两手向下震动3次,尽全力让两手接触一下地面,膝盖始终不能弯曲。

核心要点3:手臂带动起身。有些人做这个动作,会感觉到腰背疼,因为不是用手臂带动上身立起,而是腰背先凸一下,然后腰背带动身体直起来。正确的做法是,从头到臀部保持一条直线,用手臂前伸上举带动整个上身起来。切记腰背不能凸起、不能用力,否则容易受伤。

这几个要点都掌握了,可有效刺激阳关、督脉、委中等穴,发展躯干前后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疾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

攒拳怒目增气力

核心要点1:马步。左右开弓、摇头摆尾这两节已经讲过马步的注意事项了,但马步太重要了,也太容易犯错,这里还是再强调一遍。①高度,这一节中,马步是高位马,不要蹲成四平大马步,这个马步长时间不动,蹲的太低容易僵硬,而且不利于发力,后面会讲到。②开胯,两膝要外展,直至与脚掌呈一条垂线,带动胯部自然前移。③翻胯,胯部要从下往上翻,具体是从你身体左侧来看,你的胯部在进行顺时针旋转,腰部凹陷的弧度没有了,整个上身垂直,做好这两点,自然就能提肛缩阴(看下图,就是因为没有翻胯,导致翘屁股、腰部凹陷,按照黄色箭头标示,胯部进行顺时针旋转就可以了)。④膝盖,记住,所有的健身养生术,在静态的时候,膝盖都不能过脚尖,一般到脚趾分叉的地方就可以了,否则时间长了膝盖就废了。⑤脚尖,可以外八,但要保留一个阻力,比如你外八30度感觉是最舒服的,那么收回10度,外八20度就可以了。

核心要点2:怒目。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怒目的作用,把“怒目”改成了“微笑”,觉得会让心情更好,怒目的字面意思是“生气了,发狠、瞪着眼睛”,但是这里的怒目可不是让你生气,而是要做到双眼圆睁、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这样可以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提升精气神的作用,春天肝气非常旺盛,可以反复习练这一式。另外,双目不是平时前方不动,而是随拳而动。

核心要点3:握固。就是拇指要握在掌心里,拇指抵在无名指指跟,之后再握拳,握拳时没必要讲究四指的顺序,依次、同时都可以。关键是要用力,其作用是增补阳气、使人保持神志清醒。《老子》一书中说:“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刚出世的婴儿,身体非常柔弱,他们会本能地以双手握固来护体、固魂,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古医书也讲到:“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五指指尖是人体手三阴三阳经脉的井穴所在,两手握拳,封固经气,使得内气不散溢,从而增补、固护我们的正气,以抵御外邪。

核心要点4:出拳。一要力发于腰(或足),没有武术基础的人,腰部围绕身体中轴旋转,产生力量送于肩、传于臂,把拳从肋部慢慢打出;有武术基础的人,肯定是力发于足,需要注意的是,足和胯是“走力不走形”,就是足和胯只传输力量,没有位移,不破坏马步架构;腰和肩是“力形同步走”,就是既传输力量,又有位移,这里腰仅仅是旋转,注意不要上身前倾。二是要有暗劲,不能仅仅把力量用在了握固上,而腰臂没有力,举个例子,你没有暗劲的时候,有重物格挡,你的拳就停下了,加上暗劲之后,再有重物格挡,就挡不住了。可以想象着,前面有很重的东西挡着,得用拳慢慢地把它顶出去;也可以想象着,我们在水中逆流出拳,阻力很大,不用劲拳打不出去。出拳到极限后,肘不是完全伸展开的,而是有一个很小很自然的弯曲度。

核心要点5:旋腕。注意一点就行,旋腕一定要充分,就是手掌与小臂的夹角要尽可能小,小到极限,在这个状态下旋腕可以刺激更多的穴位、筋脉,也会增加小臂、腕部力量。

背后七颠百病消

核心要点1:提踵。一是尽力往上提,在保持身体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到极限,最好只剩五趾抓地,这样可以拉长足底韧带、提升平衡能力;二是两个大腿微微内旋,令臀部内收,同时注意收腹,这时自然而然做到了百会引领、提肛缩阴;三是不要耸肩,整套动作中,肩部一直是自然放松状态。

核心要点2:颠足。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突然懈力,下震动作过猛,导致脑部震荡,颈椎、腰椎不好的人也要注意。应该先缓缓下落一小半,然后放松,轻震地面(整个颠足的动作,牙关一直是咬紧的)。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而且,这个动作放在了整个八段锦的最后,也是有讲究的,就是要通过这个全身轻微震荡,来消除前面动作造成的肌肉紧张。

核心要点3:放松。颠足的时候,只有彻底放松身体才能达到骨节齐鸣的效果(这一式与太极养生回春功里面的三环套月骨节齐鸣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松过头,变成了懈。记住,八段锦里只有紧和松,没有僵和懈的。“懈”是松过了头,人体整个筋骨架构都变了,精气神就没有了,是一种消极态、病态。僵大家都很好理解,但很多人觉得蹲马步时间长了肌肉容易僵硬,我们来分析一下:①左右开弓似射雕,蹲低位大马步,但蹲一会就起来了,时间很短;②摇头摆尾去心火,蹲低位大马步,时间也很长,但是每转一圈,就有一个上起放松的动作;③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个蹲的时间长,也没有放松动作,但是这个马步变成了高位马。所以,这三处马步都不会造成身体僵硬。

这里我用军训再讲一下僵、紧、松、懈4种状态:教官说立正,这时候你的身体状态是紧;教官说稍息,这时候是松;你站了半个小时军姿,快坚持不住了,这时候身体是僵的;教官突然说解散,你躺地上就不起来了,这时候你的身体状态就是懈。

收功

收功比较简单,就不出单章了,就提醒一句:收功可以使气息归元,进一步巩固练功效果,所以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不能心浮气躁、草率结束,如果感觉还没有恢复到安静状态,适当延长收功时间,多做几次自然呼吸。


标题:八段锦——要点
作者:2638264600
地址:http://bk.isseeker.com/articles/2023/12/06/170185865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