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书屋-《 南怀瑾先生讲大学 》
《 南怀瑾先生讲大学 》- 老古书屋
关注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1.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至善。如学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诸位,人老了,一切都糊涂,这句话,我是笑我自己啊。我为了中国的教育,后一代,因此,太湖大学堂有了这个国际实验学校。作为校长,郭校长他们很热情,实验我们理念中间,关于儿童教育,所谓承先启后,怎么继承自己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吸收西方文化独立的精神,建立一个新的教育风气,成就自己国家的后一代的兴旺、太平。结果他们很热情地发现,从上一代开始,家长方面。那么上一次带来一次,他们办的亲子父母,给孩子联系的什么会,我也记不得了,我都赞成,好哇,好事。我觉得好事,年纪大了,刚才讲过,糊涂,随便,都叫好事了。但那次是大家很有兴趣,那么这次又是办,我以为是新的一班,不晓得新旧了。记得你们对这个搞修养的方面有兴趣,修养方面有兴趣,这个打坐修养身心有兴趣,是件很严重的事,很容易迷人的。
全世界,只有讲到修身养性的道理,外国文化的人听不懂,很迷人,怕大家走错路。后来我今天再问,到昨天今天再问郭校长,我说这个怎么搞的?你们这个亲子以为(是)家长给孩子的教育问题,结果是牵扯到你们关于个人的身心修养,当然,这是个重大的教育问题。我说你们这个搞大了,祸闯大了,闯祸了。
这个问题是个严重问题,我呢,年纪大了,直话直讲。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孩子,在家长。我这个人,对不起,先请大家原谅啊,讲话很直爽。我认为现在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是问题。本身的,我们中国一百年来,旧的文化推翻了,自己推翻。被西方文化的科技工商发展迷惑了,整个的国家上下一百年来,茫然!教育也好,一切人生也好,没有方向,现在只跟着利益跑,唯钱主义,有钱就好,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是我们说无可奈何的问题。那么,我说既然走这个路线很严重啊!
你们大家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想学一点修身养性、成仙成佛啊,至少是祛病延年,观念都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因此,我今天就猛然、突然反省到,哟,我笑郭校长,太热情了,搞这么一个大事啊!因此,我从昨天晓得以后,到今天,我就对自己反省了,是我太马虎,他们讲办这些我说都是好事,本来就是好事,可好事搞严重了。真的要学这一套,千万不要认为是长生不老之学啊,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做这个希望。
我虽然活到90多岁了,也没有看到过仙与佛,我一辈子都在找。有没有这个事啊,有,但是找不到的。学佛之道在哪里,我今天正式告诉大家,你们学的人。我一辈子的著作在外面很多,重点是两本书,诸位听清楚,一本是《论语别裁》,做人行为,做事业的行为,都在那里。我的名称“再说论语”,我的书名把它叫做“别裁”,是客气、谦虚,也是诚恳真话。我不一定懂得中国圣人之道,传承是什么,不过我所了解的,把它解释了。有许多解释同古人都不同,也推翻了古人,很大胆。因此我的书名叫做“别裁”,特别的、个人的心得。等于一块好的布一样,做裁缝,这一块布,做成衣服,把它一块一块裁剪了,重新兜拢来。我的序言也讲到,我不是圣贤,以我的见解,了解中国文化,做人做事是这样一件事。所以你不管学佛修道,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
据说,外面很多,现在有个流行名叫粉丝。我的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论语别裁》大概都好好没有研究过,没有看过。当然外面讲《论语》的,因为我这本书以后,各个大学教授都在讲《论语》,我也很高兴。但是真正《论语》就是修养之道,《论语》的中心是根据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传统。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中国讲叫圣人,在外国人就叫做上帝的儿子,或者印度人叫做佛菩萨,道家叫做神仙。可是呢,儒家,我们传统的,大成至圣孔子是个人,不要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神秘的外衣了。《论语别裁》,主要的是我有一本书,这是我非常重要的,《(原本)大学微言》。
诸位假设说是,对我很相信的,《(原本)大学微言》读过吗?翻过吗?不要说读过,翻过吗?读得懂吗?你要讲修养之道,在《(原本)大学微言》都讲了,打坐修行。我也常常劝人家,走我的路线,我为什么也求仙学佛,我也在找啊!因为懂了自己的文化,大成至圣先师,孔孟之道,一般人讲作儒家,他的修养是什么啊?怎么样成圣人?通通有了,《(原本)大学微言》。
所以今天我自己反省结果,不要给大家一个错误的路线,你先把这个搞清楚。现在,因此我叫学校郭校长,发给大家《大学》前面的第一篇,我从八岁起,就读这个书的,就从这个种子来的,讲佛道离不开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节,要会背,你们叫孩子要会背,你也要会背。每一个人读法,朗声地读,自己的,不是唱给人家听,不唱,叫朗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己读这个书,自己晓得,大学之道。
大人之学,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周朝之前,教育,六岁入小学,十八岁进大学,成人了。人,怎么做一个人,到了十八岁以后,开始做一个由童子变成大人。怎么做一个人?才开始教《大学》。
所以《大学》呢,我刚才读的第一段,叫做三纲,三个纲要。大学之道,三样,在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至善。怎么解释呢?我们几千年来,多少人解释这本书,中国文化,内圣之学,由一个人变成圣人,这是超人,超人就是仙,就是佛了。儒家都不讲,不加宗教的花样,不讲仙啦,放光啦,有神通,都不谈。只做个人,这是三纲,《大学》的明德,明个什么德呢?明德就是我们讲,现在给大家讲,就是得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啊?明德以后是亲民,去修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超凡入圣变超人,这叫天人合一,一个凡人,通天人,知道生命的来源,这叫三纲。
你们大家学佛,什么叫佛呢?我现在借用佛来解释这几句,大家要学佛,对不起哦,我问一问,请问,不是质问啊,是请教。哪位朋友告诉我,简单明了,什么叫佛?你们都学佛嘛,想。佛学要懂哦,什么叫佛,自觉,写一写黑板啊,黑板有吧,觉他,觉行圆满,叫做佛。自觉,自悟了,每个人自悟了。所谓证得菩提,就悟了,找到生命的根本,自觉,觉他,然后度一切众生,就是觉他,讲得很好听,名称叫度众生。
就是在《大学》呢,大学之道,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度一切众生,觉行圆满,自己悟了,证得菩提了,行为、功德做到了,度一切众生,立德,立大众完成了,这样叫觉行圆满,就是佛,跟《大学》一模一样了。不过大家自己不晓得讲自己的文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换句话,大学之道,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满,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那么简单,中国本来有啊,佛也好,神仙也好,逃不开它的范围,它跳不出这个范围。
这个基础,中国文化根本的基础自己没有,跑去成仙学佛到打坐,你干什么呢?自误误人!
那么,翻过来讲,是呀,你们学打坐也对啊!他说,大学之道,在明德,怎么明呢?得道怎么得呢?明白生命的根本意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得到那个明德了,得道了,都是告诉你了,明明白白。
好,你看他的方法,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这个知、止,而后定,两个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七步,七步功夫。所以后来佛学来叫修禅宗,这个禅宗翻译,叫禅定,就是知止而后有定来的。《佛经》翻译叫禅定这个定,是用《大学》的,所以叫作禅定嘛,也叫做静坐嘛!
先解释文字,所以今天发给你们这一段,今天你要背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不功夫都给你讲完了嘛,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一步一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就得道,得道明德了。这叫内圣之学,自己内在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至善,就是学佛一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做佛。
所以你们要学佛呢,我说什么是佛啊!佛,印度文叫布达,布达,现代翻译,老的叫佛陀、浮图。我们唐朝用这个佛都是佛陀、浮图,这是现代翻译很不同。他的意思也就是呢,明德、亲民、至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功德圆满,智慧成就,叫作佛。
呆板地想修行打坐成佛,你成个什么啊!
那么下面,三纲啊,刚才讲到三纲,《大学》,明德,亲民,至善,就是学佛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成佛。
那么下面告诉你内在修养七步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就是功夫,就是你们现在讲修养的功夫。再补充,我再来补充,先放在一边。
2.一切功夫,就在致知、格物
意诚而后心正
那下面呢,“三纲”,还有个“八目”,八个方向。 怎么样能够达到打坐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境界,跟圣人说的一样,学问怎么达到这个程度呢?“致知” 。
下面你看到吧,原文手边都有吧,“致知在格物”,看到没有?大家看到吗?“致知在格物”,有了没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叫“八目”,八个眼睛、方向。叫“三纲八目”,《大学》的“三纲”,哪“三纲”呢? 《大学》的“明德、亲民、至善”是“三纲”,八个项目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外用,这叫八目。 这一段书,你可以做咒语念。 真的呦,不是假的。
我书上当年提到,我年轻时候,到大后方,经过长江湖南地带。哎,有一派修道的人,我讲故事给你听,是真的。我那个时候同你们一样,到处求师求神仙,拜菩萨求佛,要修行找门路。哟,这里头有神仙,湖南,徒弟很多啊,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病了找他,他会画符念咒,拿一杯水,嘴里念,手里在水上一画,念咒,喝了,病就好了。这个厉害,这个真厉害。我心里想,什么咒啊?还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咒水啊?出家人都画的。那怎么每个病人喝了这个就好了?当然有些没好的,我也没有看到,反正小病都喝好了。非拜门不可,非求这个法门。
求了半天,也花钱了,磕头花钱,因为我是反对人家给我磕头,我这个膝盖头太容易了。我说骗人最好是给他一跪,磕个头,就把他哄死了,什么都告诉你,叫一声师父,我不上这个当的。你不要给我磕头,我也不是佛,也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仙。我专门给人家磕头的,拜门吧,花多少钱,交了学吧。哦,严重了,六耳不同传。什么叫六耳不同传?过来,你磕了头,花了钱,过来跪在旁边,对着你耳朵讲,这个法门你就会了。先传你五字诀,五个字的口诀,就很严重了,秘密,密宗。然后传你咒语,你也会画水,给人家治病,你们学会可以去试验。可能不能讲的,现在关起门来讲,开了门不要说。
好,规规矩矩跪到,听到,五个字的诀,什么?“观世音菩萨”,哦,“南无”都不要念。哟,我一听,你这个我祖母就会,我妈妈也念,还等你教我?反正心里听着。咒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是这一套,他们喝了这个水,念了三遍,这个水,“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致知在格物”,一碗水,念了这一篇,喝了病就好了。
我一听整个心都凉了,我八岁就会,还要你传我这个咒?我想我给人家念一定不灵,因为我不信。欸,错了,你诚恳念这一段,念“观世音菩萨”五个字,拿一杯水,这样放到,念“观世音菩萨……”你写中国字,很诚恳哦,然后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要很诚恳,念三次,一口气念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直到天下平。”好!跟《大悲咒》一样灵,是真的哦。
当年我年轻,学了以后笑一笑,也磕头,谢了,不理这一套。拿现在讲,完全骗人。欸,我错了,他没有骗人,真的,现在我告诉你,为什么? 《大学》告诉你,“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我的意识已经不诚恳了,所以不灵。 意识一诚恳,这是精神作用 ,念三遍《大学》这一篇,跟着念“观世音菩萨”,这一杯水,跟《大悲咒》一样灵,真的,不假。这是我顺便带到这一段,告诉大家。
所以,真正的什么,神秘念咒子啊,找这个仁波切,那个活佛拜,那个师父,通通都是空话。只要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这个“意诚而后心正”,这六个字,“意诚而后心正,致知在格物”,你就可以做到。
打坐不做功夫,你们打坐,坐得这里酸,那里痛麻,你心里头根本没有诚意在打坐。你是管自己身体啊,想练出一个功夫来啊!你意不诚哎,“致知在格物”。现在你们手边有这篇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背一背,读一下。“大学之道”,念到“天下平”。只要念一遍,我再来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就是这篇,你只要背了,比《大悲咒》厉害。
那么,现在讲静坐了啊。怎么讲呢,“致知在格物”,你看大学之道,刚才叫你背。你不要看我了,研究这一段,自己看这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什么啊?第二句,“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呢?“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呢?“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呢?“先正其心”。“先正其心”,注意了,你要修身嘛,生命身体要健康,“欲正其心者”,先什么?“先诚其意”,意,注意这个意啊!“欲诚其意”呢?“先致其知”。哦,“先致其知”,然后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呢?“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反着来哦,这两段,一正一反,一来一去,特别注意。
好,都看到了吧。现在我抽出中间一正一反, “致知”,“诚意”,就是静坐,包括成仙成佛,健康长寿,一切功夫,就在这两句话。“致知”,“格物”,“诚意” ,有了没有?都看懂了哦,都看懂了吧!
什么叫“致知”呢?显然,知,就是知性,我们天生下来人性就知道。一个婴儿,你们诸位都是父母、家长,总是有带过孩子。我们自己也做过婴儿来,当然你小的时候情况忘记了,可是现在应该回想得起来。我们生来就有个知性,做婴儿的时候,肚子饿了晓得哭、晓得要,冷了也晓得哭,这个知性本来存在,这个知。
这个知,是思想的来源,没有一个人没有。当我们从娘胎的时候,变成胎儿的时候,已经带来这个知性。这个天性,我们普通话讲叫天性,这个天性先天就带来。不过呢,在娘胎里十个月出来的时候,把这十个月的经过忘记了,同我们现在一样,我们做事做人几十年,许多事情快忘掉了。尤其娘胎来的经过,每个人几乎受不了那个痛苦的压迫,都忘掉了。
可这个知性,并没有损失。当你出娘胎的时候,脐带一剪断,没有感觉,知道冷暖,就哭了,婴儿“啊”,受不了一叫。知性来的,婴儿生出来“啊”这一叫,知性来的,这个知性本来的。然后呢,给你洗了,外面的大人把洗干净,把布包好,衣服穿上,喂你奶。舒服你就不哭了,知道,所以饿了就要会叫了、哭了,又要吃了,这个知性天性带来的。
所以“欲诚其意者”,打坐怎么叫得定呢?“致知”。
3.动以修身,静以修心,动静相因,身心两健
什么叫“格物”
刚才念到“致知在格物”,对不对?第几行,哪一张,你们发的第几行,大家注意一下。第几行?第六行。第几个字?第六行最后一句,“致知在格物”。
怎么样叫“格物”呢? 不要给物质所引诱了,叫“格物”。 你这个知性很容易被外在的东西给引诱了。 比如我们的身体,打起坐来酸痛难受,身体是个物啊! 外面境界时候,假定,你说以前有人同我们学打坐,哎呀,酸痛,马上可以做一个测验。当你坐在那里,腿子酸痛,一身难过的时候,如果半夜一个人拿一把刀,半夜一个债主,你欠人家的债,一百万没有还,你在这里学打坐修行,突然那个要账的人站在前面,你非还我不可,不还我打死你,你痛都不痛了。为什么?你那个知性吓住了,没有这个身体的痛,这是物。
所以“致知在格物”。不要给外面的环境,身体的感觉,其他的骗走了。 “物格而后知至”,对不对? 把一切外物的引诱推开了,你那个知性,本来存在的。 你打坐了,知性很清楚,不要另外求个知性,你会思想。这个知性先认清楚了,再讲打坐。
你坐下来,为什么你要打坐呢,静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你为什么要学这个? 因为你追求一个东西,你已经上当了,被物格了,你不是“格物”,是物格你了。 它把你格开了,所以“致知”而在“格物”。你看原文,不是看我啊!你研究这个, “物格而后知至”,把外面的一切,感觉外境都推开了,你那个知性清清楚楚在这里。这个是得定的境界,叫做得定。 “知止而后有定”,“知至而后意诚”,这个时候不要说,那个知道,那个一念清净在这里,这就是“意诚”, 一念清净就是“意诚” 。念念清净,随时知性清清明明,不被身体障碍所困扰,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困扰,都不要,那些都“格物”。
动以修身,静以修心
“意诚”之后“心正”了,这个就是心了, “心正而后身修”,你这个身体的病痛、障碍、衰老,慢慢会给你转变过来。 转变过来,你当然打坐起来有反应, 你拼命管身上的反应,又是被物格了 。你没有“格物”,这样听懂了?对了!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了,这个当然中间有一段功夫的,功夫是多少年,“身修而后家齐”,那是明天给你讲。包括大家怎么教孩子。“修身”、“诚意”、“正心”,我们中国文化儒家,这个叫天人之道,天人合一,这个本来有。
为了调整我们中国文化,本来有的这个儒家的道理。这个我从来,这一次好像还第一次跟你们讲,我几十年懒得讲,因为几十年,大家忘了根本,不考虑这个。喜欢我写写佛经啊,写写书。 我写书不是弘扬佛法,写佛经也不是弘扬佛法,叫大家不要迷信那一套。 你自己本身我们有的,大家没有搞清楚。那么中国文化还有,“意诚”、“修身”。 “修身”根本呢,有两个方面:要么静坐修身,这个功夫高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那必须起来运动。 所以这一次呢,我们这个学校,实验学校郭校长就配合,请教少林功夫的王老师来教你们易筋经。这个道理是什么?就是“修身”。
修身两个方向,一个是运动,合理的运动,不是强烈,强烈的运动有时候伤身体。比如西洋的运动,跑步啊,跳高啊,打球啊,跳水啊,剧烈运动有时候伤身体。 中国的这套运动啊,到少林、武当这样内养的功夫,他都是内养的功夫,就是修身的道理。 所以有这句话,“动以修身”,运动使人修身。好,我们这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了, “动以修身”,“静以修心”,打坐是修心,身心两健,身体健康了,心理也健康了,自在。 动静相因,动是静的因,静是果。换一句话,静呢,是动的因,动是果, 动静互相为因果。 你身体不运动。
所以,今天我反省下来,回转来,走自己文化旧路,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这是孔子传给学生曾子,记下来的《大学》,就是四书五经。我们当年几千年受教育,八九岁十来岁,就是读这几部书,《大学》、《中庸》,就是讲内圣修养之学,《论语》、《孟子》。
好,我知道,时间到了,我知道。那么,今天先给大家提一提,知性,静坐。至于你身体的障碍呢,坐起来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对不起,大家注意,你们都到了中年,身体都有问题了。跟我一样,衰老了,身体都有问题。小孩子,年轻时,身体障碍小啊,心里头跳动不安定是厉害。到了中年了,心上安定,身体已经不答应你了。为什么不答应你,这个身体?因为玩了,至少都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人,已经玩了一二十年,吃喝玩乐,什么坏事也做得不少啊,好事做得不多啊,该受一点果报啦。痛一下,酸一下有什么?那赶快多运动一下,再求静坐。
要回去多读《原本大学微言》
今天第一段,先介绍《大学》, 要回去多读《(原本)大学微言》。 所以我这一本书,《(原本)大学微言》,大家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经的。能够有人向我提出,我出了书以后,《(原本)大学微言》能够有人提出来向我讨论过没有呢?我出书,出《(原本)大学微言》到现在多少年了,大概?
十几年了。
没有一个人问过我,你这可想而知了吧。很可怜吧!中国人曾经的,这是文化的根本。问我的都是怎么打坐啊,都说我前面看过光啊,我下面放个屁啊,上面出个气啊,都是这一套。没人问过什么是“大学之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再来讨论。休息一下,晚上还有课。王老师,晚上还有易筋经的课。不要鼓掌,不要鼓掌, 千万“致知”、“格物”研究一下 。
4.找到生命本来的我,就叫得道,证得菩提,大彻大悟
2010年1月26日
南怀瑾老师在太湖大学堂讲《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
我们昨天晚上给诸位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大学之道。你们诸位好像学佛的很多,想打坐修行的很多。打坐修行,昨天我提到,大学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跟佛学是一样的。不晓得你们诸位读了以后有什么感慨,有什么感想?
我们留个十几分钟时间啊,因为时间很短暂,明天只有一天,后天你们就回府了,回家了。有些问题,我想告诉大家的太多啊!来不及,时间来不及。所以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有什么问题没有,我想问题很多。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据我刚才听到,刚才我在那边等待这个时间,李素美老师告诉我,你们大致也想念佛,或者念咒子,念准提咒,想问这些问题。我一听笑了,那对于《大学》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啊。我没有答复她。
李老师又告诉我,有人问,为什么古代修行的人,要死的时候,自己先晓得时间要死了?第二,他们生死之间,生谈不上,当然做不了主。死的时候,预先知道,盘腿打起坐来,或者是不打坐,预先知道(要)走?
她说有人问她,她很谦虚地告诉我:“老师啊,我也答复不了。”他们想问这些问题,她当然行。她主动留给我了,把一个皮球就踢到我手里来。
这个就是《大学》讲的诚意正心的道理,不管他修佛家的、道家的、密宗的、禅宗的,修到了知止而后有定,很普通都做到 (预知死的时间)。那是专修的人,多半是出家人,或者在家的老太太、老头子,而且多半还是女性多一点。
男女有差别:男人聪明,如果讲道理、求智慧容易一点;女人比较内向,讲打坐得定,比男人强。男人是缺乏定,差一点,女人是慧差一点。多半老太太们做到,念个佛。
这个问题问的是生死问题,死的问题,没有问生的问题。你看没有一个人,自己怎么来投胎的,没有人知道。所以生死问题是两头,大家现在问的是死的问题, 如果讲这(生死),也是佛学讲得最透彻 。
学佛的目的
人,譬如说你们都听到,现在喜欢学密宗,什么仁波切、活佛, 我叫你们不要迷信 。学密宗,密宗的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我统统内行。不止内行,还有资格做上师的,我不来这一套,很不喜欢玩这个形式,我很清楚,(所以叫大家)不要随便相信。
仁波切,这是西藏的名词,就是法师的意思,就是现在讲大师,中国人叫法师,善知识。你们学密宗不要迷信。活佛是元朝开始,中国宋朝以后,元朝开始,受过中国皇帝封了的,中国皇帝政府承认这个人是前生有修行、再来投胎的出家有成就的。封他叫做什么名字,藏文“呼图克图”,“呼图克图”的意思就是,翻(译)过来,现代肉身菩萨、肉身的佛,“再来人”,换一句话是“再来人”。“再来人”,中国文化里面叫“呼图克图”,没有几个人。
最初封成活佛是大宝法王,元朝的八思巴,第一个,是元朝封的呼图克图。我现在讲你们大家迷信,看到喇嘛就是活佛,我说那是糊里糊涂,不是呼图克图,就是糊里糊涂。学密宗如果随便认为喇嘛就是上师、就是佛,或者是一个出家人就是现在佛,那是犯戒的。密宗,真的学密宗很严重哦!随便做人家老师是有罪过的,随便拜人家为师也有罪过的,你害了别人。随便收徒弟也罪过的,戒律很严格的。
为什么讲到这些?呼图克图就是生死自由再来人。怎么叫再来人?入胎不迷,自己有意来投胎的。譬如释迦牟尼佛来投胎,有意来的,自己清楚,没有迷失了;住胎不迷,在娘胎里十个月,等于在禅堂打坐了,他清楚得很,没有昏迷过;出胎不迷,当妈妈生的时候,出胎是很痛苦的,没有迷失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出来,当下就走七步路,佛经上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讲了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不讲话也不走路了,(普通)小孩子一样。这是有名的佛经的故事,那现在人不会相信是真的。
那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很傲慢吗?佛说无我,他已经把佛法讲完了,出生的时候讲完了。人,生命里有个本来的我,这个肉体不是我,肉体是个影像。那个我,找到生命本来的我,就叫做得道,就叫证得菩提了,大彻大悟。
是那个我,所以他“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每个人有个本来的我,没有找到,被现在肉体的假我骗了,被这个这个物质的世界假象骗了。学佛的目的找到自己的真我,这个能叫知道生死来去自由。
5.物质的欲望,抵不住生死
2010年1月26日 太湖大学堂
你们问这个问题很大,那个修行要专修的。不过我告诉你,不只学佛的人、出家学佛做得到,道家的神仙也做得到,儒家也做得到。
你们读书太少,譬如讲《大学》,这个完全儒家在家人,宋明理学家、儒家,读《大学》、《中庸》不出家,也不学佛,也不修道,就《大学》这一篇,昨天发的,这个路线,也好几个做到。
譬如有名的罗状元,他也等于出家人,考取了状元不做官,他走这个路线。像罗洪先,他死了以后,晓得死了,可是过几个月,别人在别的地方碰到他,还讲话,他不晓得他死了。“哎呀,状元啊,你怎么在这?”“是啊,是啊,我来玩玩的,你家里都好吗,都好吗?”随便讲几句客气话。结果(这个人)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怎么碰到?
这是儒家,也有记载,很多的,这就是生命的真我修到了。怎么修到?就是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就是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什么稀奇,可是要专修。
在家有男女关系,有家庭关系,可不可以做到呢?也有。大家读书太少啊,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也蛮多的。尤其我所看到,我说一辈子读书,我最佩服的是乡下那些老太太、老先生、老头子,一个字不认识,诚诚恳恳做一辈子老实人。说:“阿婆啊,你这样好苦、好辛苦哦!”“哎呀,没有什么,你们好啊,我们是这个命啦!认命,命就是这样,不苦,我不苦,认命,命好,我的命就是这样。”就是这一点信仰、诚意、正心,都做到来去自由的很多。
最怕是像我们大家道通不通,尤其现代的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的,知识很渊博,欲望非常大。生在这个时代,大家很有福报哦!这个科学发展,你看有这个灯光、有这个建筑。以我来讲,做梦都梦不到。
我是乡下出身的,从小读书,哪有电灯啊!也没有煤气灯哎!是三根灯草,青油灯草这个下面读书的,哪能晓得现在看到电灯。我们那个时候,后来听说天上有飞机,不叫飞机哦,叫飞轮机,好稀奇哦,外国有人会在天上飞啊!后来听到了,飞过来叫飞轮机。轮船也没有见过,我是海边人,后来听到海边“呜……”,哇!全体跑出去看,火轮船来了。你看这一百年,我从小是在原始的最古旧的生活里出来的,到现在人都上天了,到月球了,这一百年的变化!
所以你们生在这个时代啊,知识很多,欲望越大,然后又想求打坐成佛,知道生死来去,严重了!所以我看来,这一代人,更可怜!困在物质享受、求名求利之中,什么也不要,(却)要健康,要卫生,吃东西,哎哟,这个是维他命,这个是维你命,这个是维我命,哎哟,这个不营养,那个营养。我们哪里晓得这样?
人家说水要干净,我就笑,我那个地方水啊,就脏得很,河里头上面洗马桶,下面在洗米呢!我还这样长大的。我就从来没有讲究过卫生,吃饭了苍蝇一起飞,赶一赶就是了。下面是狗啊、猫啊,把骨头吐在地下,狗啊、猫啊一起吃的,我说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啊!
再说你看,菜场里头卖菜的有些,穷苦的去卖菜,小孩子在菜场里头那个阴沟水边上爬来爬去,一脸都是黑的,长得非常健康。倒是大家太讲究了,(反而有)很多病。
这个时代的变化,差得太远了,所以要问到生死问题,跟你讲这个。因此,要求这个容易的,当然,我也没有死,我现在什么经验都有,还有个经验还没有,我还没有死。(2010年1月26日)
当年我们跟日本人打仗,带兵的时候,我一个朋友,东北人,黑龙江人,马占山的参谋长。十九岁出来做义勇军打日本人,我说你怎么出来?你们东北当时给日本沦陷了,多苦。“恨死了!”他说,“我起来十九岁,怎么打日本人呢?拿一把斧头,爬到城墙,看到城门口两个日本人,背着枪。我们要做义勇军,没有枪,没有弹,我拿把斧头,三个人爬到城墙,看到两个日本兵站在那里。到了半夜,我就上面一把斧头跳下来,就砍死了一个日本人,再一斧头又砍死了一个,两把枪拿来开始的。”非常勇敢!
然后讲到生死问题,我说:“你老兄啊,我真很佩服你勇敢。”我们一起带兵嘛,“哎呀,”他说死有什么可怕,他说,“我告诉大家,死有什么可怕,人生许多的经验,我现在什么经验都有,就是缺乏一个经验:死!我正想求这个经验,多可爱啊!结果我还有机会看到自己怎么死,希望打仗死在战场上。”慷慨激昂的讲话,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不是吹牛的,都谈真话。
很了不起一个英雄,哎呀,最后到晚年,自己还受不了欲望的诱惑。我就笑他:“你有千军万马、带兵打仗不怕死的经验,却受不了物质欲望的引诱。”我讲得他两行眼泪掉下来,然后我守住他。他沾了一个不好的嗜好,我要他戒掉,他不肯戒,我陪他七天七夜,把门关起来,不准他一步离开我前面。物质的欲望,抵不住生死,这是很严重啊!
6.儒家修心养性,佛家明心见性,道家修心炼性,都是一个道理
回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一段你们大家读过吧,昨天晚上?我想都读过,不要问了,我是假定认为都读过了。
你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这一段,“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同佛法一样,上至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老百姓,皇帝也是普通老百姓度的。普通老百姓有功德做了皇帝,同普通人也是一样,都是一个人。先以这个文化做根本,这叫内养之学,儒家叫它内圣。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不是念成否,否定,这个根本没有做到,就是人的教育没有受好,要想治国家、社会、天下太平,不可能!否矣!“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些问题,大家自己看一看,所以这就是一个大悲咒,我说。
那么现在,你要打坐修养,诚意,正心,知止。要给你们讲“知”这个问题,知性。刚才,李老师告诉(我),你们问生死问题,就是“知”的问题。我们讲一个人临死知道时间,叫作什么?“预知时至”,对不对?是不是啊?这就是知性问题。你知性修养好,有定力,打坐功夫,知性清明了。那么,还有本书,《大学》接着是《中庸》,就是诚恳、诚意,诚意就有神通,一念专一。所以《大学》,《中庸》就告诉你,儒家也告诉你(可以有)神通啊!“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诚意正心,什么都可以知道了,得道修养就是这个。
先答复了刚才李老师代表大家问我的问题,我先大概讲了一点。我今天来跟大家主要讲的话,目的还不是这个。我有一本书,昨天讲过《(原本)大学微言》, 你们大家都说看我的书,都喜欢学佛打坐,如何盘腿修行。哎哟,这个是末,不是本,本是修心养性四个字。 写一写吧,修心养性。儒家讲修心养性,学佛的叫明心见性,修道家神仙叫修心炼性,炼,锻炼的炼,火字旁,都是一个道理。
我写《(原本)大学微言》,讲的重点的问题,你们回去找这本书看一看,这些打坐功夫都在上面。我讲如何知、诚意、修心,比较花很大的精神,使大家看(得懂)。
后来下午郭校长也过来问我,Sami,她说:太老师啊,我原来认为《大学》说“致知在格物”,我原来认为这个格物啊,对于物理这个东西,每一个东西这个物,要把它弄清楚叫格物。她说,我昨天听了您一讲啊,晓得错了,意思。她这样讲,我说你这个思想,同王阳明当年读书,王阳明那么了不起一个大儒家、一个大哲学家,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也是你这个观念。你看王阳明的传记,他为了这个“致知在格物”,怎么格啊?就拿个竹子,乡下一个竹子,他是浙江余姚人,拿个竹子放在前面,对着竹子在研究格物。致知在格物,格了三个月,自己吐血了,非常用心研究格物,研究吐血了,他才晓得错了,不是这样叫格物。
格物之道是什么呢?所以我们的儒家的东西,传统很了不起,除了佛法,就可以聊生死。但是五四运动以前,五四啊,不是六四,不要搞错了,大家推翻了,搞不懂。佛学来了以后,其实几千年以前,佛学来,把儒家搞得清楚,致知格物,就是《楞严经》上讲“心能转物”,一样的道理,“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致知在格物”。
讲修行呢,“致知在格物”是什么呢?就是达摩祖师告诉我们打坐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打坐,四个字,四句话注意啊,不是四个字,讲错了。四句话,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把外面物理物质世界一切引诱、一切情绪都放下,就是格物了,不动物理世界的一切引诱,“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不是喘气的意思,心念知止而后有定,诚意,就是无喘了,没有跳动了,喘。没有往来,没有呼吸,没有跳动,“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内外隔开了是格物,“可以入道”,这样可以打坐修行了。
同时,你们问李老师,李素美老师,念佛、念咒子的问题,就是诚意,就是致知。一句佛号,或者念一个咒子,你做不到致知、诚意。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一句佛号,把其它杂念妄想都清净了,这是致知格物,初步,念咒子也同一道理。
7.中国的教育,齐家之道,母教最重要
重点,我这部书是批评中国三千年的帝王朝,同现在大家讲民主自由。我提出来,中国文化三千年保持到,不是男人,是女人(的功劳)。这个严重了,你们大家没有好好看我这本(书)。
每个家庭有个好的主妇,有个好的妈妈,讲齐家之道。男人是英雄,征服了天下就去做皇帝,没有几个好皇帝。我把这个皇帝的账都算了,没有几个好皇帝,没有一个帝王、一个政府领导的这个帝王的家庭是一个好家庭。除了周朝的天子,周文王一家,以后,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我不好说都是混账,没有这样讲,叫大家翻开历史来对证。
讲中国的教育,齐家之道,母教最重要,女性。据我所晓得,像我,影响我很大的,我的祖母,同我的妈妈,当然父亲影响也很大,但是不及我的祖母跟我妈妈的影响大。翻过来看,中国历代都是有个好的主妇,现在的教育,女性普及了,做贤妻良母是非常难,将来更难。所以我讲呢,把《(原本)大学微言》,整个的历史家庭,这些王朝,通通拿来批判一番,洗练一番,使大家知道。
你们学佛,当然读书不多,你们念过《金刚经》吧?佛,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就是治世的帝王。所以释迦牟尼佛生下来,他们宫廷里头,马上算命看相的一大堆。说这个孩子将来长大应该做转轮圣王,统治全天下,天下太平。如果不做转轮圣王,就要成佛,成佛是干什么呢?走教育、教化这条路线,就是师道。
中国文化三个道路,一个是师道,做老师教化、教育,超然的;另外一个是君道,做治世的转轮圣王、帝王,好皇帝,不是普通的领袖;其次是臣道,做个好的宰相,辅助皇帝使天下太平。转轮圣王是非常重要,转轮圣王第一个条件是有个好太太。
转轮圣王有七宝,第一宝就是转轮圣王(要有)好的夫人,太难了,太难了。所以我写《(原本)大学微言》提出来,中国这么多的皇帝,这么多一个好皇后,朱元璋太太——马皇后第一。第二个,刘秀的太太,好皇后,第二。当然还有唐太宗太太也不错。主要是齐家之道,教育。
讲到注意齐家是非常难,不过我也预言过,你看到现在起,二十一世纪起,整个的世界,不止中国哦,整个的世界没有家庭制度了,没有婚姻制度了,将来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没有家庭了。
一个家庭,靠一个女性主持的,齐家之道在女性。那么,这是儒释道三家,包括天主教、基督教,都重男轻女的,包括佛教在内。所以佛教说,女人不能成佛,我反对,佛经上好多女人成了佛啊!说女人不能出家,我也反对。即使释迦牟尼佛现在来,我还可以说,你这个怎搞的?你方便(说)可以,你不要搞错了。
你说这样齐家重要,可是今后的世界,这个完了。女性受了教育以后,就会贤妻良母做不到,主持家务做不到了。同等,平等,这一平等,没有家了,也没有夫妻制度了,生活都乱了。我讲的不止中国哦,你看,十九世纪以前,西方,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等,包括美国、英国也都是有个好祖母、好主妇啊。现在整个的人类社会变了,女权第一,我赞成,可是女性的教育,带孩子的关系,没有了,太严重。
你们都希望后代好,又加上西方文化讲求爱的教育,孩子不一定是爱哟。所以你们也晓得读经,《三字经》读过吧?只要我讲背,宏忍师父要写一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上。养孩子不晓得教育,是父母的错误、过错、罪过,所以“养不教,父之过”代表了父母,尤其我讲是目前更严重。“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教育不严厉,“师之惰”,这个人没有资格做老师。
现在有西方文化来拼命讲爱的教育,什么是爱呀?光爱孩子,你们现在太爱孩子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没有懂得,儒家的道理讲,《大学》上告诉你,“人莫知其子之恶也,不知其苗之硕也。”会写吗?这两句话?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儿女的坏,自己有爱心,被蒙蔽了,不晓得儿女的缺点,“人莫知其子之恶也”。“莫知其苗之硕也”,一个种田的农夫,爱自己种的稻子,天天在长大,他看不出来,希望它长得更好。爱心太过了,害了孩子。等于一个种田的农夫,希望自己种的水果、树、稻子、麦子长得特别好,害了。
孩子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基因的遗传来的。教育在自己,要想孩子好,不是光爱心,不是的,光求原谅孩子,发表他的意见,要给孩子自由,有他的自由思想,不对的,不是完全对,一部分对。所以教育的问题不要寄望在学校,(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自己家庭。
中国的教育,我上次跟大家讲过,从胎教开始,这个同佛家、儒家一样,一个孩子一怀胎,在娘胎就开始教育了。依照中国上古的道理,大学、中庸之道,女性一怀胎,看的书不同,习惯要改。其实孩子长三个月以后,在胎儿里头,普通人,已经知道了。胎儿在娘胎里,五六个月以后,父母的吵架,父母做了什么行为,好事、坏事,他都清楚知道了。知性,意识,已经成长。不过他生出来忘记了,可是那个影响很深,已经开始在教育了。
所以教育,中国文化(是从)胎教开始,然后家庭、父母的影响,自己的行为,譬如父母两个吵架,譬如父母两个的意见,譬如父母两个一切所做、言谈、讲话的行为,已经影响了,这就是教育。齐家之道,我现在讲《大学》齐家,靠自己来,靠内圣修养。
我讲一个(例子),时间不够,随便讲一个。我在台湾的时候,二三十年前,还没有离开台湾到外国,还没有出来。我的一个学生,师范大学毕业,去做老师了。有一天回来告诉我,他常常回来跟我讲,教育的困难,教育的问题。他说我有个学生啊,我说你的学生?不是不是,我同事的,靠在一起,都在学校教书了,告诉我,我亲自看到。这个孩子啊,在学校呢,爱骂人,什么事呢?他是国骂。所谓国骂,“他妈的”,叫三字经,台湾当时术语,“他妈的”三个字,他喜欢国骂。什么事情都骂,连老师他也是“他妈的”,对校长讲话“他妈的”。这个老师、这个班主任受不了了,结果跑去访问他父母,告诉他,你这个孩子啊,实在不行,不能教了。结果啊,见到他的父亲家长,家长出来见这个老师,非常客气,“哎呀,老师啊,难得……”坐下来,把两个大腿裤子一拉,袜子一脱,一边抠脚,“老师啊,对不起,他妈的,我的儿子实在搞不好,狗日的,我叫儿子来。”叫儿子来(之后),“你是不是在学校骂人了?”儿子对着父亲说:“他妈的,我没有骂人啊。”“他妈的,你现在在骂人啊!”“他妈的我现在没有骂啊!”这个老师一听,赶快拔腿就跑了回来。哎哟,没有办法。原来他家里就是这样,你父母两个,你一句,他一句,他妈的,他妈的,他是主动没有骂人,这就是教育,这就是教育!
所以教育,大家寄望学校改进,难!
8.南师谈家庭教育,忆父母亲数次哽咽
教育从胎教、自己生活行为(开始)。譬如一个父母,都忧郁型的,内向,那个孩子长大在旁边很难受啊!
我说家庭教育,后来我告诉我的学生,我说我有经验,我父母都非常好,了不起的父母。可是有一次我在书房里看书,我父亲跟母亲呢,不晓得什么事吵架了。我难得听到他们两个人吵架,我那个时候很小唉,我记得很清楚。吵得很厉害,我正在看书看得很痛快的时候,看到父母两(在吵架),我一下火来了。我站起来,在父母两个吵架的中间一站,两个手(南师敞开手臂,示意挡住),“不要吵哦,你们两个吵什么东西!”我说我当时莫名其妙,天生这个坏脾气怎么发了。我自己也不知道,忘形了,站在中间,两手一拦,朝父母两个,好像对普通人(一样),不要说了,你们吵什么啊!我父亲是非常严厉的人,非常威严,我这样一讲,(他)愣住了,眼睛瞪着看我,他讲不出话来。我母亲也不敢讲了,赶快把背回过去了,就不吵架了。
我说我记得,这是讲到家庭教育。当天晚上,我父亲讲我:“你长大了,现在你犯错误啊什么,我不会打你了。”我们打手心的,不是乱打啊。你不对,打手心,手伸过来,给他打。(父亲说)“只给你讲道理,你长大了。”后来那个态度,对我讲话,非常慈悲,也非常庄严。我听了他这样一讲,我两个眼泪掉了下来(南师哽咽,停顿许久)。
现在,我讲到这一件事,好像回到当年(哽咽),父母对于我,你看我讲这个案例,我父亲对我只讲一句话,你长大了,再也不会打你,我要跟你讲道理。当时,就是我眼泪掉下来,不晓得为什么,觉得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心里讲不出来道理来。那么,我的父亲看了我这样,站在前面掉眼泪,他笑了,他过来把我眼泪擦了,“去读书嘛,好好看书去,没有事。”我这个话就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自己行为,会影响孩子。
孩子有时候不是完全(靠)爱心哦!纯粹西方教育方法讲爱。“爱”字,有一句古书要记得,四个字,“恩里生害”,道家的书。“恩”,父母的恩情,感恩的恩,太爱有恩,但是过分地爱孩子,害了孩子。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严厉的时候用爱,这是讲齐家的道理,有诚意,修正心的。
我想告诉诸位家长,不要偏向于说爱的教育,也不是偏向严,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检点自己,这个就是讲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
9.所谓修养是干什么?四个字,安身立命
诸位朋友,这一次举行的这一个活动,今天是第三天,大家都很辛苦了。诸位都很辛苦了,我感觉把我们主办的国际实验学校,全体这里的人,都很紧张,每次举办这个(活动)很紧张。因为,生怕大家生活过得……,身体的健康、心情的好坏、生活的照应,都很紧张。最紧张的是我,我的紧张和担心,为什么要搞这个呀!我一直对我们郭校长开玩笑,也是真话,我说我下次再也不听你的了。
她很热心,她同她的妈妈李素美老师,同她的舅舅李传洪董事长,对这个(活动)很热心,(希望)对大家有好处,又怕担心别人得不到好处,跟我来讲。开始我鼓励她,我说不管啦,你们做好事怎么做,你们抛球怎么抛来我就怎么接。她很高兴,诶,要记住哦,我说知道哦。结果她抛来几次球,我现在在后悔,我今天给她讲,你以后抛球我不接了,太辛苦了!
你们也辛苦,我原来以为是亲子教育的一个举动,或者家长,怎么对现在的家长怎么教育孩子这么一个举动。结果他们做的内容不是啊,像大家要求身心修养,就变成很严重一个问题。我想,因此呢,我觉得,哎哟,这个负担太重了,搞这一套啊,对大家要负责任。
可是很恭喜诸位,没人出问题。常常有些人出过问题,尤其你们讲到打坐、修行、学佛,经常会有问题,出了精神问题,发疯的、生病的,各种怪象都有。其实你们没有经验,我是几十年的经验,七八十年的经验,是非常严重。其实你们在这里过得还可以,我是昼夜在担心,真是希望佛菩萨、上帝保佑啊,他们要平安地得好处,所以这个心理负担很重的。
那么,我有总结你们大概心理,我没有跟你们诸位接触。你们开始来也很高兴,(后来)很乱,现在有一点不知适应,又是静坐啦,又是什么讲大学之道啦,又是各种什么练达摩易筋经啦,又是美国的同学包卓立也讲什么对命运的改变啦,中间你们又提出来学念佛啦,又准提咒啦,乱七八糟,不知所从,很乱。会有茫然之感,两三天下来不晓得是在干什么的。
我,站在诸位的立场,(有)这样的看法,也许我的看法是不对,也许是对啊,大致上差不多。诸位注意,这一次,以后有没有再说了,我跟郭校长还在讨价还价,我说再也不来这一套了,我说太严重,太紧张了。
这个,主要是一个,没有两个,也没有多法门。主要这一次提出来(《大学》),原来是关于这个。你们都是中年人,我是老年人,而且我这个老年人跟你们诸位中年人啊(不同),这个八九十年来,是个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化的一百年,你们不会懂的。像我们从小生出来就碰到这个时代,像我这一生,生出来距离推翻满清没有几年,出生了。五四运动,然后是国共两党的北伐,都在变乱,天下乱的当中。刚刚成长了,就碰到世界大战了,日本人侵略中国,那全体的老百姓都在灾难中间。自己也碰到,这一生的命运。跟着八年抗战,讲是讲八年,前后拖了十几年,那叫做家破人亡,支离破碎,这个国家民族。刚刚结束了,又来了,我们自己国家内部的党派,自己又起来了。然后这样一搞,像我这一生,八九十年就没有了,就报销了。这八九十年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没有一天安定过。
你们不同唉,你们出来以后,现在最多也不会超过六十岁,五十多岁,四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你们生在一个安定社会的时代,尤其这二三十年的,你不要看你没有做到很乱。我常常告诉人,不要忘记哦,中华民族这个国家,这二三十年倒数回去,二三十年,最安定的时候。因为你们不大懂历史,我们学历史注意的,从小注重历史,几千年来没有这几十年、二三十年的安定,生活的安定。(你们有)最好的运气!
当然在你们看来(对)时代是不满的,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没有一个老百姓对于时代是满意的,永远是这样。中国有两句古文,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也是道家的道理,叫作“兽怨其网,民怨其上”,八个字。我常常告诉这一班做官的人,你们搞政治(要)小心啊,你要懂得中国文化,古人告诉你“兽怨其网”,你看养的鸟,养的狗,给它多少的优待,动物园里的动物,它舒服吗?它不舒服。鸟养在笼子里有吃,它失去了自由。这些动物关在动物园,并不(比)在山林里头舒服。鱼给人家养起来是准备杀的,鸡给人家养起来准备杀的,它们心里不舒服的,“兽怨其网”,埋怨有个网把它框住了,丧失了现在生活的自由,而且生命没有把握。
“民怨其上”,这个民就是人们,拿现在说白话就是普通老百姓,这个“民”字,看到古文,就代表人们、一般人,埋怨他的上面。譬如孩子们,你们生的女儿也好,儿子也好,埋怨父母,因为父母爱他,爱他就会管他,他不自由。老百姓呢,永远对上面的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治、任何一个官吏,都是埋怨的。任何时代,没有什么民主自由,什么资本主义、帝王思想,我说都是空话,就是个原则,人性的问题。
这几句话,我就讲到你们这个阶段,这二三十年你们是非常幸福的阶段。拿我们这个一百年的生命来比,哎哟,经过多少波澜。我说我经过六个朝代啦,有满清末年推翻开始,北洋军阀政府,跟着是国共两党,还有其它的党派的内乱,还有外国的侵略,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唱的都是“打倒列强”,列强(是)在外面的国家,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的,看不起我们,要打我们的都是敌人。
(我)是这个时代出来的,所以我们跟大家看法、思想有差别,教育有差别,文化也有差别。以这个差别的时代,差别的中国人,一个老头子希望大家认识自己的文化,又懂西方科技文化的配合,怎么样得到一个修养,“安身立命”。所谓修养是干什么?四个字,“安身立命”,怎么身心平安,看通了一切,安身,立命。
因此,我这一次……哦,我说他们来,你们教他打坐修养,哟,这个严重的问题,我说怎么搞这个呢。他们是好意,我说赶快引上一个正路——中国文化,所以拿出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三纲八目,如何修养,如何打坐修身,佛家、道家都离不开这个,都离不开这个。
那么,你们在这里这几天当中,听了比较多的课,好几个门道,自己也许搞乱了,茫然之感。其实不要乱,统一的,只有一个东西。所以我叫你们把《大学》这一篇抓住,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致知在格物”,这你们注意,是一个东西。
10.我有两本书希望大家仔细研究清楚,做人做事与身心修养
至于说,你们要打坐、念佛、修行,请问,为什么?你们想修成,了生死,跳出现在的世界,修成功,成仙成佛,那是远大的目标。世界上有没有仙佛?有吗?我到现在还没有碰到过呢。以我的决心,什么都学过了,真找一个仙佛,我觉得有问题,不要做这个盲目的迷信。但是有 仙佛修行之路,从人道做起, 人道做起!
所以我告诉大家,我有两本书,你们都说看我的书,可是这两本书大家没有注意,第一是《论语别裁》,是菩萨道,做人、做事、修养,行动的,对社会上作用。第二本是《(原本)大学微言》,从身心上开始修养,讲到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所谓仙佛之道也就是这个东西,希望大家仔细研究清楚,我的话是真话,不会骗你的。
基本上这个没有搞好想学佛法,错误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你们这两天的怀疑,譬如社会上学佛的,讲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好不好呢?当然好。念佛法门同安那般那呼吸法、静坐法配合起来,怎么配合呢?据我知道的,李素美老师这两天也同你们介绍谈过一点,谈她的经验。可是你们把它连起来没有?不知道。
另外准提咒,譬如说这个准提法,目前这一代几十年当中,我开始出来讲,我这有个学密宗的准提法的仪轨,分两部分,这个同西藏的密宗,同原来中国的密宗,后来留在日本的都两样。一部分生起次第,一部分是圆满次第,有个仪轨。少数的同学出家在家学了,自己还没有学好,在外面做大师了。也许传的错误,可是现在变成普遍了,我也无可奈何。那个是必须要灌顶,专门的修持,所谓的专修是干什么?出家了,人出家了,直接修这个,或者在家也可以,至少真正放下外缘,修这个走上成佛之路。准提咒就不需要灌顶,它这个咒语威力很大,很特别,本来就存在。只要念,任何在家出家,诚恳地念,专心一致就得感应。
这个不需要灌顶,不要自己搞乱,找麻烦,套上迷信,要修准提法啦,以为或者做生意的观念,这个假使得了灌顶,自己就有了不起。没有了不起,只有起不了的。达摩祖师有几句话,告诉大家:无上大法,佛法是无上的大法,“旷劫精勤”,法师在黑板上写给你,“旷劫精勤”,不是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修行累积起来的。旷劫这两个字代表多生多世所累积起来的,修的功德。精勤,多生多世很精心勤劳地修持,所谓精进,求得福报的成就,这才跳出了世间法,成佛,“旷劫精勤”。
达摩祖师说,告诉二祖:“无上大法,旷劫精勤,岂是你小忠小信,轻心慢心。”他说,他骂二祖,你跪在这里求法,小忠小信,哦,我吃了多少年素,修行多少年了,做了好多好事,来求大法,那你就是小忠小信,他骂他是轻心慢心,把佛法看得那么容易啊!轻心慢心,自己认为了不起,你这一定会成功的,这样骂他。“无上大法,旷劫精勤,岂是你小忠小信,轻心慢心,所可妄自希冀。”这些原句我都背来,看了都会,很惊讶,自己就记得。哦,是这个道理。
你们不要,现代话,好好的环境里头,你们都很有福气,生活无忧,当然有忧了,少忧一点,比我们好多了,比我们几十年、一百年在这个大风大浪里打滚(好多了),同你们完全不同。像我们在大风大浪里打滚,碰到战乱的灾难,随时准备牺牲,为国家,这个随时准备生命,还要如何去修持,那个难了,不像你们。所以大家,在这个好的福气里头注意。
11.没有道理的话里头有最高的道理,这是密诀
好,那我先告诉你,譬如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宗,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密宗。你们都知道,我再讲一道给你听。世界上有两种修为的大路子,你们不是学佛学打坐吗?一种是有义语,一种是无义语。所谓修持的方法,一种有义语是什么?有意思,有道理可讲,一看就懂了,这叫有义语,有意义的话。一种是无义语,没有道理的话,就是密宗,禅宗里头也有无义语,禅诗嘛。譬如禅宗说什么是佛?庭前柏树子。什么是佛?干狗屎。这个干的狗屎同这个学佛有什么关系?毫无道理嘛。无义语,你要去研究。譬如准提咒语,“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什么意思啊?你懂吗?无义语,无义的。可要你诚恳地念,它的功德、功效出来了。可是你们呢,大家学这个密法的咒语,又相信,又求这样,又求那样,又怀疑,你不是自己给自己开玩笑吗?
你就不要问了,这是无义语,咒语,譬如大悲咒啊,准提咒啊,楞严咒啊,各种咒语,密宗的各种咒,譬如观音菩萨化身二十一尊度母,都是观世音化身,有红度母、绿度母、黄度母、白度母,因为众生有这个需要嘛,有些又想升官发财再成佛,有些想出家再成佛,各有各的需要。佛菩萨就化身千万,告诉你很多的无义语,你去修。他不是骗人哦,你修到开悟了,你就懂得那个无义语,没有道理的话里头有最高的道理,这是密咒,密诀。
而你们不要搞这个啊,我劝你们不要浪费啊!那除非你出家剃了光头,不是出家一辈子就修成哦,准备三辈子、七辈子慢慢修吧。大彻大悟,成就。
譬如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叫净土咒,它是密咒。阿,弥,陀,三个发音,阿,弥,陀,佛,半个也是秘密,密咒。“南无”两个字不要管了,南无是皈依,梵文,不翻过来是秘密咒,所以人讲“南无”。
我姓南,我初到台湾的时候,一个人怎么样鼓励一个同学印经,然后提倡起来,把中国文化带起来。台湾当时有人怀疑我,(说)他根本不姓南,他为什么姓南呢,因为他学佛嘛,南无阿弥陀佛啊。是这样讲,我说我真的姓南,(他说),哎呀,我知道啦,南老师你不要骗我,你是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啊!
那么,梵文的Namo就翻成南无,唐朝的音,现在广东话、客家话、福建话,这个“无”念mo。像从福建到台湾,有啊没有,有(wu)啊某(mo)啊,某(mo)啊,就是无。广东话某啊,就是无,是唐朝的发音。所以梵文叫Namo,翻译成南无两个字,你念南无(wu)就错了。那阿弥陀佛跟我同宗,他们讲的,好吧,同宗就同宗吧。
“南无”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皈依,所以这个有义语,把它拿开。就剩四个字,阿,弥,陀,佛,实际上只有三个字,三个音,它又是有义语,又是无义语。不给你翻译,你只要念下去,一定得度,一定得救。
“阿”,是开口音,梵文“啊……”,整片光明起来了,“阿”字代表什么?无量无边。“弥”是什么呢?弥是寿,时间。阿弥……无量寿,没有生死的,这个时间是永恒的存在,这是弥。阿弥陀,“陀”是光明,无量寿、无量光,你自性的光明得到了,修持成就了,是不生不死了。所以阿弥陀,是无量寿、光。佛,大彻大悟,成道了。阿弥陀佛是这么样一个秘密,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不要问这个意义了,它是有义语,也是无义语。
这些密咒学了很多,我就笑,你们不要学密咒了,你们不懂。譬如有些咒语,我们念观音菩萨的大悲咒,“娑啰娑啰,悉唎悉唎”,下雨唉,天上甘露,雨声下来,“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你比如念普庵咒,可以杀一切的小虫,咤咤鸡呀鸡呀,鸡鸡咤啊,咤鸡鸡呀,鸡鸡咤咤,咤鸡鸡啊,那是鸟在吃虫唉。佛告诉你“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一切音声都是咒语。
所以你们不要有这些观念,也一边忙到顾生活,又想发财,又想生孩子,又想儿子做官发财,又想女儿……望子成龙。嗨哟,一边念佛,拜了佛,吃了三天素,又想上西天,又想回来买股票,买不到股票,又走到半路上阿弥陀佛不帮忙,又埋怨,这搞什么呢?一切众生没有办法。
12.先从自己开始做起,慢慢影响这个社会
所以这些都不矛盾,归起来,所以教你,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你要知啊!无知、盲目地去搞这一套干嘛呢?你懂了以后,就行了。
譬如我们这里这几天,像美国的同学包卓立昨天也很发心,跟我们郭校长一定想贡献大家。他的意思很慈悲,我是美国人,也跟老师一二十年了,这个人怕自己生命,怎么改变自己?所以他昨天提出来《了凡四训》,改变自己,这个是修行的。所以呢,今天他就提出来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有十三条自己反省的戒律,这是可以写的,你们抄写吧。要就抄写,不要就算了,你看了很佩服人家。
这个十三条的反省,都是同一个道理,大学之道,诚意正心,所以希望大家这次回去,理解了这个道理,如何修证自己,做人做事还是(要)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条大路,先从自己开始做起,慢慢影响这个社会。
我们晓得,刚才我提到过,我也严重告诉大家一句话,我目前经常给朋友讲,我说你们注意啊,我们一百年来的痛苦啊,这二三十年是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没有碰到的平安、太平,大家固然还不满意?太满意了。我说如果自己不晓得保持这个安乐、太平,大家自己再糊涂乱来,你们不要碰到那个变乱。
所以古人有两句话,中国话,“宁作太平鸡犬,不为乱世人民”。像我们,这九十多年,七八十年,就是九十年都在这个乱世里头过来的,我们在乱世里头自己修过来的。至少像我,代表了我自己,乱世里头,自己懂了这个道理,如何防备自己,如何坚强自己站起来,这就是修持,就是心性修养的道理。
所以我今天总结给大家讲了,内心感觉到很对人家不起,搞了这个班确实是郭校长她们几位好心办的。可是呢,我觉得,把大家在外面玩得很痛快,跑到这里来受这个罪,搞了两三天,搞得莫名其妙回去,这个不是造了孽了么?所以有抱歉、难受的意思。
我今天晚上,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论,那么你们回去打坐修持,就是记住《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一段里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特别注意,这个就是咒语。
不过你们看了很轻视呢,不注意,因为是有义语,它有道理给你,有条路给你走。可是人很奇怪,越骗他,没有路给他走,他会去摸(索)呢。明白地告诉他这条路,倒不去摸(索)呢。这是有义语,叫你念个咒子,传给你,好,记住了,很高兴,拼命修,因为无义语嘛,永远不懂,摸不清楚的。
所以注意,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刚才我给你们大家提了两个,一个有义语,一个无义语,这是秘密,都给你们讲了,我几十年辛苦的秘密都告诉你了。
还有呢,世界上有两个东西,一个自力,一个他力。学佛是自力啊,学禅宗是自力,靠自己的心理意志解脱出来,站起来。它也是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世界上很多宗教,你们晓得这几个大宗教,实际上全人类世界存在的大小的宗教还有几百个。印度有婆罗门教、耆那教,什么教都有。还不止印度,基督教也分开好多,几百个门派,天主教也分了(门派)。
有几百个宗教,一切宗教都是靠他力,靠主宰,靠上帝。佛教也是,有个佛,有个菩萨。有时候,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求他力帮忙。所以念准提咒,念阿弥陀佛、念大悲咒,一切都是他力。
自力呢,禅宗了,密宗最后是自力,先从他力把你带进门,咒语,最后靠自力解脱,大彻大悟成佛。这个注意,所以并不需要有矛盾,今天的话都很坦然告诉你。
譬如中国人很流行的一个咒语,就是后来观世音菩萨传出来,白衣咒,你们现在大概都不留意。像我的母亲活一百岁,她一辈子(都念这个咒)。我十九岁离开她,到后来就没有见过面,我对她很歉然,她很放心,她知道我在外面做些什么。在这个大风浪、变乱当中,她一切非常放心,她说他在外面干什么,秘密地告诉孩子们。她一百岁了,临死以前,告诉一个孙子,她说:“你不知道,我睡觉,夜里,梦中,有个很威严的天人,有胡子,他会告诉我,你儿子在外面做什么,所以我很清楚啊,一点都不怕。”都没有消息啊,你看抗战八年,我们那边也沦陷了,不能通信啊,不知道生死存亡。后来国内变化,我到台湾,三十六年也没有通信啊,她很放心,为什么?她念白衣咒。
这个秘密,我的孩子告诉我,祖母怎么样对你很清楚,有信心呢?我说我懂了,我母亲原来不认识字的,我小的时候读书会认得字,她学白衣咒的时候还问我这个字读什么,我告诉她这样、这样,我也不晓得,她问我这个字读什么。那么这个咒语呢,很普通,大家现在不重视它,威力很大。
一切的道理,总而言之,归到。你们诸位,我们今天难得碰到一次,我这心里对你们真的(有)心理负担,我跟郭校长刚才下午吃饭还讲,我说下次再也不听你的,举办这些了。负担太重了,心理负担太重。办这么一个活动,要使人人得好处、得平安,你们诸位回去前途无量,好!
我们今天最后的晚上,谈话,你们明天还要忙你(们)的,晚上还有别的科目,是不是啊。再见。谢谢!
13.修行不要迷信,小事还灵光,大事出问题
哦,还有个问题答复人家,有一位朋友,一个年轻人问的,打起坐来,眼睛看到东西的。这样的人不少,你打坐注意。我几乎忘记了答复。有时候坐好了,眼睛前面会看到东西,有些人慢慢慢慢(会知道一些事),小事很灵,大事包你不准。慢慢地看多了,什么都会知道、看到。其实前生修持有的经验带来的,实际上脑神经科学,这个气,静坐气冲过了视觉神经,通过眼睛可以看到东西。修持,明心见性了,就发眼通。千万不要走这个路,如果普通还没有道理不懂,光有眼睛,越看将来着魔了。
最好将它关闭了,关闭就是不理,不要看这个眼睛,把眼睛的视力神经回过来,到后脑,看空,可以关闭掉。否则,越来越灵光,小事还灵光,大事出问题,不要迷信。
那眼睛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呢?你们试验一下,我们眼睛注意看前面,不要眨,慢慢地,你马上紧急一闭,前面的影像还留着吧。
有没有?
观众:“有。”
都有,大家有这个经验。其实眼睛看到前面的东西是过去的影像留在这里,这是唯物的,视觉神经发起来,然后配上迷信的观念,就变成眼通了。变成眼通不是真的眼通,真的眼通要明心见性,空念头以后,身体空了,另外一个作用,否则出问题的。
( 老古书屋:为方便书友阅读,以上文字根据视频整理,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