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
九毒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何为五毒月?
农历五月俗称“毒五月”。是中华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传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阴阳之气相争,阴气胜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于是五月又称为“恶月”;
五月气候温热多雨,有时还会乍暖还寒,极其损阳气,耗精元。所以古人也称五月为“郁蒸”。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农历五月因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死亡、意外的人陡然增加。正因毒虫肆虐、瘴气流行、瘟疫爆发、邪气伤身等引起古人对这个月的恐惧,故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
五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节变之时。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
由于有了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各种毒虫、蚊蝇幼卵及微生物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同时人体也极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
基本上我们能碰到的恶劣情况都会在这一个月集中爆发。五毒月从端午节开始,更有「九毒日」之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更是恶中之恶。
2021年九毒日:
**初毒日:**五月初五(阳历6月14日)、五月初六(阳历6月15日)、五月初七(阳历6月16日);
**中毒日:**五月十五(阳历6月24日)、五月十六(阳历6月25日)、五月十七(阳历6月26日);
**末毒日:**五月廿五(阳历7月4日)、五月廿六(阳历7月5日)、五月廿七(阳历7月6日)。
此九天为「九毒日」,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
这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