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638264600 的个人博客

记录精彩的程序人生

标签: 道家 (14)

小说——七真因果传(七真传)

七真因果传(七真传) 作者:庵黄永亮 七真因果传(《七真传》)/庵黄永亮编著/二卷二十九回   《七真因果传》 章回小说。又名《七真传》。题“辉庵黄永亮编著”。2卷29回。叙道教七位莲花教主之事。是书为发挥 玄学之神魔小说。卷帙几过古本《七真祖师列传》一倍。所衍大半直录旧文,略作损益。多采俗说,无稽史传。然人物斗法,有出奇制胜;情节设置,有真幻互出,描写较旧本为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东文在兹书坊刻本。2册。又民国七年四川会堂刻本。 第一回 贫困偶施恻隐 入梦寐明指前程 第一回 贫困偶施恻隐 入梦寐明指前程 行善当从实处行,莫沽虚誉图声名。 虚名虚誉成何用,反惹穷人说不平。 昔炎宋之末,陕西咸阳县有个大魏村,村内有百余家人户,大半姓王,也算得一大族。这王族内有个居孀的妇人,年四十余,膝下有一男一女,也曾男婚女嫁,因这孀妇心性慈善,见了别人的小男细女,当成自己亲生的一样,不停儿长女短的框哄他们,那些小娃子啼哭时便要喊妈,她就随口答应,因此人人都称她为王妈妈。 这王妈妈家颇丰厚,平生也爱做善事,最喜佛道两门,常好斋僧布道,拜佛看经,人人都说她行善,就有许多僧道登门抄化,又有若干贫....

张苏辰老先生——内丹修炼宝贵经验!

张苏辰老先生生于一九○三年八月,为道家龙门派内丹功二十代传人。他涉足丹功,本是出于重痾之下对生命的无限眷恋。然而在经过五十余年的修为之后,他却参破了生命之奥,环顾「过去的友人已无一在世」,乃有了云归之意,遂端坐而化。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生命轮回! 他留下的在「道」中散步的足迹,走进了自古以来「 传药不传火 」的禁区,如夜空并不熄灭它所有的灯一样,留下一盏蟾光,为逆旅间来往的人指路。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着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宋张伯端《悟真篇》 自序 我自幼多病,身体消瘦,到十五六岁时病象更多,怔忡、心悸。常请医生吃药治疗,然一点效验也没有。偶购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照书中所讲的方法进行静坐,果然有效,身体逐渐康健,只是没有恒心,练习不太认真,病一好(转)就不坚持了。三年后,终因镇不住命门之精而失败。 三十岁娶妻成家,静坐功夫断断续续,到四十六岁时,患半身不遂症,不能行动,吃中药无效。这时有人告诉我,中医韩大夫教人静坐法,能治各种病症,在无奈的情况下登门拜访,叩头认师。韩大夫欣然应允,赐我法名明一, 并告诉我,半身不遂之病,练习静功一定可以治愈,只要有恒心去坐,....

灵珠子——陈老师说

该文章已经加密。

转-陈撄宁先生手稿《学仙必成》(三)

谈到改良饮食,先决的问题:专吃素食。按事实而论,肉食之徒,也有长寿的;专吃素食,也有短命的。似乎吃荤吃素,与人之寿无关。然作精密观察,究竟吃素的,比吃荤的少生疾病,在医学上颇有根据。实行做修炼功夫,当然以吃素为合法,并且不违背仁慈之心理。但也要配制得宜,营养不缺。若饮食太菲薄,弄到面黄肌瘦,血液干枯,则不免为肉食之徒所窃笑。 吾人每天饮食所需营养质,最重要的,有三种:一碳水化合物(又名淀粉,亦名糖);二蛋白质;三脂肪。何谓碳水化合物?即碳、氢、氧三元素化合所成之物,如淀粉、糖等类。何谓蛋白质?即碳、氢、氧、氮、硫、磷各种元素化合而成者。何谓脂肪?即各种油类。 碳水化合物,米麦中最多,豆类次之。蛋白质,黄豆及卵黄、卵白中最多,米麦次之。脂肪,除各种油类外,黄豆及卵黄中所含最多。以上三种营养物质,在每一个身中,每天需要多少,则不能一律。今只可言其大概之数,亦是按中国人体质而论。碳水化合物,每人每天需要九两;蛋白质,需要三两;脂肪,需要二两(五十岁以上至六十照此数九折,六十岁以上至七十照此数八折,七十岁以上至八十照此数七折,市秤计)。劳心的人,与劳力的人,所需要营养质,数量多少,当有分别。 ....

灵珠子——萨祖炼性歌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痴人说梦----灵珠子的修炼历程

该文章已经加密。

道家打坐十二法

作者:三昇小道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2899445/answer/17588065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灵独觉法 即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於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觉之,心动卸止之。心本虚灵不昧,於修静定工夫中,固须制其外驰;然不可入於昏沉寂灭;宜贯注全神,集中一点,并保其一灵惺惺之境,妄心欲动时,即伏之不动,妄心已动时,即制之不动。要去欲起时,即摄令不起,妄念已起时,即予觉破,令不续起。故古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念念觉破,便自可至无念矣。无念便无心,无心便近道,且亦登堂入室矣。当一心散乱,幻想与杂念纷起,生灭不停时,宜急用斩截法,截断诸心,打杀万缘。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缘而内寂,境不内扰而外静。及至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则自虚灵不昧,澄澄自知,虽寂寂而常惺惺,虽惺惺而常寂寂;一灵独耀,....

吕祖后天百字碑=注解

吕祖后天百字碑 養氣忘言守,降心爲不爲 動静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註吕祖百字碑 張三丰真人註 養氣忘言守 凡修行者先須養氣。養氣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則氣不散,守一則神不出。訣曰:“緘舌静,抱神定”。 降心爲不爲 凡人之心,動蕩不已。修行人,心欲入静,貴乎制伏兩眼。眼者心之門户,須要垂簾塞兑。一切事體,以心爲劍。想世事無益於我,火烈頓除,莫去貪着。訣云:“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着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 動静知宗祖 動静者,一陰一陽也。宗祖者,生身之處也。修行人,當知父母未生之前,即玄牝也。一身上下,乾坤八卦五行四象聚會之處,乃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光而成,即太極也。心之下,腎之上,彷彿之内,念頭無息,所起之處,即是宗祖。所謂動静者,調和真氣,安理真元也。蓋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即闔户之謂坤,闢户之謂乾,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一闔一闢,一動一静,贵乎心意不動,任其真息往來,綿綿....

虚无品第十+十一 有更新!

该文章已经加密。

清静经注解 三尸品第八

该文章已经加密。

南山隐修人(三十四)张至顺道长解读《清静经》(下)

该文章已经加密。

养生延命论——山野道人

萧道长号山野道人,全真龙门派22代传人,几十年求道修行身体力行之后,有所感所得,写了一篇《养生延命论》,原文如下: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昭示天下戒恶行善。执行天道,诚守人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最贵,灵者人也,性本合天道;贵者,生命能修至长生。生命长短非自然亦非命中注定。《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不衰。故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 当今人类越进化,众生生息家园地球越有退化危险。技术愈进步,自然愈破坏;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科学愈发达,心灵愈邪恶。声色百怪,处处登场,百无禁忌,躁妄不息,以妄为常,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百滋百味爽其口,秽垢久积五脏成五毒,正气日损,心乱神昏,淫沃无度,精竭气衰,百病横生,故不终寿。 人身于天地自然无二,天地有之人身皆有。天地有定理定数,日月东起西落,四季交替有律,人皆知之,不了解,也无法可解,待人自悟,其理自明。留心在身,百病不生,亦名留神不死。 万物负阴抱阳,人为万物至灵,轮回到人间,成人有多世之福缘,亦各....

小说——七真传 有更新!

重刻七真传序   昔汉武帝谓天下本无神仙。尽妖妄耳。不知堪舆之大。何所蔑有。麒麟于走兽。凤凰于飞鸟。犹能出于其类。况人秉天地精英之气。负山川灵秀之材。诚能清静寂灭。不难煮金炼石,即未腾云驾雾。亦可换骨脱胎。彼黄石之升云。赤松之随雨。虽属荒弛。而论语之言。窃比老彭者。不有明证欤。余游方外数十余年。空受慈云法雨。身如蝇痴。非无诚意正心。性实鸠拙。火枣交梨让。十二碧城之客。绮葱赤薤逊。三千珠阙之人。加以烽烟遍乎三秦。厉气染于两教。萍踪靡定。絮语难宜。虽马蹄鹿苑之书无所不读。而于身心性命之源。终未有以探其旨趣。近来十方缘化。道履羊肠。七祖经睹。喜同雀跃。字挟风霜。非芸编瓠史之可比。声成金石。岂来艳班香之能同。万缘俱净。八垢皆空。读百回之不厌兮。舌本生莲。览一字之莫减兮。头点顽石。于是廉泉让水之地。遍求善男。圣域贤关之旁。多延信女。窃幸履忧顿释。断简残编之改观。燕贺告成。琳篆琅玕之并美。愿世人照兹奉行。不必嚼金玉之津液。不必服日月之精华。无劳尔形。无摇尔精。窈窈冥冥。安知不羽化登仙。同赴玉楼之宴也。是为序。 第一回 怜贫困偶施小惠 入梦寐深指迷途 七真史传卷上 第一回 怜贫困偶施小惠 入梦寐深指....

道家功法

该文章已经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