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密宗闭气宝瓶气功法!
宝瓶气概述
宝瓶气实际上是闭气法,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闭气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 寅时面向南,闭气不息七遍,饵舌下津无数 ”之句,这实际上是闭气生津,然后服食津液的养生法。
晋朝的道教养生家葛洪曾说:“ **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 ”。
传统藏密、唐密中,在练习宝瓶气时,有这样一种作法:以左右中指点按左右膝各一次,再以中,拇指控一下(弹指)为一次,共作一百零八次,作为闭气不出的时间,约为五分钟。
印度有一位瑜伽师,把自己埋入地下十余年,埋下同时,医学界用仪器进行监测,刚埋入数分钟后,心脏突然加快,然后剧烈跳动,最后心跳停止。直到十多年后,准备出来前几天,心脏才开始恢复跳动,出来后,还保持十年前的相貌,各项生理功能也同十年前没有区别,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可以闭气不出呢?主要是人体有最大的潜在能力,原始多细胞的生物并不是用口鼻来呼吸,有的是用整个体表来呼吸的,当还没有肺和腮这些器官之前,有些动物的全部皮肤都能进行呼吸,当生物进化到已经形成呼吸器官以后,于是就变成为用口鼻进行呼吸了。
呼吸器官由肺到支气管,支气管再分支,且越分越细,它的末端最细不到一微米,这就是微气管,纵横交错,与身体每一个细胞联接,因而每个毛孔都是它的进出气孔,可进行皮肤呼吸,当我们停止口鼻呼吸时,就迫使肚脐和皮肤进行呼吸。
人类在胎儿期间,在母体内是以肚脐联系着母体,靠肚脐来进行呼吸和吸收来自母体的营养,在短短的十个月中,完成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不能不说是奇迹,这种呼吸方法,就称为胎息,当婴儿出生后,脐带一剪断,就变为口鼻进行呼吸了,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它的诀窍就是采取一定程度的闭气法,称为龟息,所谓:“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些都是人们追求长寿的方法。综上所述,皮肤和脐也可以说是人体的重要呼吸器官,当把一个人的毛孔全部密封住,而只留口鼻,过不多久,人就会窒息而死。可见其重要程度。
皮肤进行呼吸,过滤性好,比较清洁,在排出二氧化碳也要好得多,但人体皮肤总面积不到二平方米,而肺气泡却有七亿个,若把每个肺气泡全部展开,总面积就有90至100平方米,所以通过口鼻呼吸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通过训练,达到高深境界,是可以实现胎息或体呼吸的,甚至可以停止呼吸,苏联医学博士布提依科提出不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屏止呼气(即闭气)。用这种方法治疗后,百分之九十三的病人病情好转,且较少复发。他认为正常的呼吸应该保证人体有适当数量的二氧化碳,脑、心脏、肾的细胞平均需要空气中有百分之七的二氧化碳和百分之二的氧,才能不致体内酸性化合物减少,碱性化合物增多,而保持正常的代谢作用,所以持瓶气法可调节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关系。闭气后,大哈一声,全身会感到舒适轻快。
一、宝瓶气最简单的三种修持法
宝瓶气之所以有迅速切实的疗效,原因在于它能在四、五天内迅速提升、加强吾人之肺功能。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独特之处:
1、主气司呼吸。
2、通条水道。
3、人体最大脏器,华盖而娇弱,肺气宣降,容易穿孔。
4、五行属金,喜欢调达,喜润恶燥,最怕悲伤!
5、肺脏是修行观息最重要最先调息的器官。
6、肺是人体纳气的最主要动力源,藏魄。
7、肺也是最容易受伤引发肺炎、流感、直接与外气接触受影响的器官,雾霾直接影响呼吸纳气,身体容易首度被毒害,是人体第一脏器防线。
8、一切修行人,应远离环境污染,去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处修行。一切修行离不开调息,肺脏是第一器官。
9、修行重点中的调身,理气在肝脏,清气在肺脏,纳气在肾脏,安神在心脏,统摄在脾脏。
10、修行证验,脾脏是第一。纳气长短、闭气胎息、入定辟谷首先肺都是直接验证器官。
11、肝脏藏血调血,脾脏生血统血。肾脏化血纳气,心主血脉藏神。肺朝百脉清血。
12.肺脏与证道中的调息、禅定、气住、脉住、念住、乃至三禅内的证量都是直接关系。
13、肺脏与先天四大中的风大与后天五行中的金是同质。
14、肺炎多在春季,肺癌多在夏季,非典感冒多在春秋,肺结核多在冬季。
希望每一个医师都能以众生命为大,能够开悟见性,成就药师法门!
肺功能提升的结果是,吾人全身之红血球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气,以供应全身细胞的需要。全身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之后,各门门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就可以正常的运作,不容易有缺氧的情况产生。所以要维护健康,强化肺功能是第一步工作。
强化肺功能的方法固然很多,如练深呼吸、慢跑、爬山、游泳都未尝不可,在程度上,深呼吸还是不如宝瓶气;何况慢跑、爬山、游泳都牵涉到空间、场地的问题,间非人人可行,天天可行,不像练习宝瓶气,只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便可以做。
宝瓶气简单方法一:逆腹式呼吸宝瓶气法。
1、’以鼻孔吸气吸满,然后停止呼吸。
2、接着收紧腹筋,使肚皮尽量贴向腰脊,下巴压住脖子,但脸要保持朝向正前方,头不可向下俯。此时胸部自然鼓起,横隔膜自然往上提,两肩亦稍微向上耸。
3、闭气一阵子后,自觉难以忍受,不可呼气,但可以再继续补吸三、四下,使肺部极尽饱满。若能保持六十秒不呼气则效果较佳。至少须闭十五秒才有效。虽然说闭得愈久愈好,但也需用渐进法,才不会太辛苦。若每下能六十秒不呼气,每天只要练三下就够了。
宝瓶气简单方法二:叠加式吸气法
吸一次气闭住,受不了时候,接着吸第二次,使肺部更加饱满,此时可继续闭气十秒或二十秒,受不了之后又可接着吸第三次,继续闭气,总共吸几次本无限制,原则是吸到不能再吸,闭到无法再闭,最后才由鼻孔慢慢呼出来。如此分段吸气、闭气、只可吸不可呼。一般正常人要这样闭到六十秒并非困难之事。此法可使肺部之空气极尽饱满,无一肺泡不充满空气。这时我们也不必担心吸气吸得太饱会使肺部爆炸。
最讲究的宝瓶气练法三:九节佛风功
1、先吸饱一口气,然后用手指压住一个鼻孔,用力将肺中空气从另一个鼻子射出,射尽后立刻再吸满一口气,接着再压住一个鼻孔,再将肺中空气射尽,如此反复,共三吸三射之后,肺中空气尽出,即开始停止呼吸,大约经十秒到二、三十秒之后,全身会觉得非常难过,此时可以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再闭气,闭气一段时间之后,全身又难过起来,这时不可呼气而要接着吸第二口,然后再闭气。如此只吸不呼,大约分段吸气三至五次之后,就无法再吸气再闭,这时只好将空气呼出,如此算练一下宝瓶气。
佛教四十二章经说:“人命在呼吸间。”可见呼吸的功能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不能呼吸了,再多的营养也是活不成。反之,只要能呼吸,几天不吃饭,仍不致于死亡。一个人虽然能呼吸,但呼吸短促而不顺畅,他就会活得不自在,许多事情他就不能胜任愉快,原因是他全身缺了氧,道理就这么简单。
二、丹田纳气后练宝瓶气
(一)逆腹式呼吸宝瓶气法
1.现在双盘,自然安坐就好,开始的时候,用鼻子吸一口气,小腹自然微凸,然后闭气。
2、心先观想着丹田,闭气后要保持闭气的状况,能忍受多久就忍受多久。在忍受到最极限时,心告诉自己:把眉头放开,把全身放松开来。之后,你会觉得很奇怪,怎麽又可再撑下去一些时间呢!这样又是20、30秒过去了。老参从开头就不会去守这色身的,气闭住后,随时间的过去,自然的在闭气中,这是正确的做法。
(二)、丹田小腹气吐尽后练宝瓶气
1.先把丹田的气吐光,应在气吸满后再把气吐光,小腹慢慢的往内缩进去。
2.小腹缩到最里(靠背)时就闭气,心仍应观想着小腹,心系缘在小腹。
随着木鱼的声音,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在闭气之间,丹田有成形的人,小腹部位会慢慢扩张,扩张到身体小腹像充满了气一样,亦即有如自己吸满空气一样。
3.若行法时,闭气闭到不能再忍受时,要记得放松,放开那个执取身体的觉知心。
4.若内气要通过喉咙时会诱发咳嗽,但尽量不要让它咳出来,真气才会顺利地通过喉咙部位的「十二重楼」,若让其咳出来时,真气就会岔掉了。
如果做完功法,头部很胀,表示丹田的真气已经扩充到头部了。最后要化解掉头内多馀的真气。
如此重复上述功法,练习3、4次为佳。
宝瓶气是内法的基础,要在外法本尊相应了才修。
三、九节佛风功
坐定(双盘坐) 手结定印, 先观想自已全身透明如水晶琉璃般光亮,身中有二条直立平行的脉,就是中脉、 左脉、右脉,如三根管子一样;中脉在脊柱内,左脉贴近中脉左边,右脉帖近在 中脉右边。中脉发自“海底轮”(肛门前二指,相当于会阴穴〕,直上抵顶轮 (在头顶心〕会合,折而达于鼻腔,三脉在海底轮处交会。调整好姿势后,然后观想你的对面有一大光明(白光)或是观恕”本尊”之 面孔(即某尊佛像,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因密宗的最重要是“我即是 佛”〕与修习者面对面,白光从本尊佛的鼻孔流出。
第一节:以左手无名指按左鼻孔,观想白光随吸气进人你的右鼻孔,一入右 脉就化为红光,顺右脉而下,绕到海底轮交汇处;再顺左脉向上,随即放下无名 指,从左鼻孔呼出去,同时想象体内一切业障、疾苦、病气皆化为黑气而去。
第二节:以右手无名指按右鼻孔,观想白光随吸气由左鼻孔进入。一人左脉 就化为红光,顺着左脉而下,绕到海底轮交汇处,再顺着右脉向上,随即放下右手无名指,从右鼻孔呼出去,想象体内一切业障、疾苦、病气皆随黑气排出。
第三节:观想白光随吸气由左、右鼻孔同时进入,一入左、右脉就化为红 光,分别顾左、右脉而下,至海底轮交汇处进入中脉,向上冲顶,如冲不上去, 再折回海底轮,再顺着左、右脉上行,由左、右鼻孔呼出去。想象体内一切业 障、疾苦、病病皆化成黑气排出。随着功力的加深,沿中脉上冲的红光力量越来 越大。
第四节:白光从左鼻孔进,红光从右鼻孔出(即重复第二节〕。
第五节:白光从右鼻孔进,红光黑气从左鼻孔出(即重复第一节)。
第六节:从两鼻孔进,从两鼻孔出(重复第三节)。
第七节:从两鼻孔进,从两鼻孔出(再重复练第三节〕。
第八节:从右鼻孔进,从左鼻孔出(重复练第一节)。
第九节:从左鼻孔进,从右鼻孔出(重复练第二节)。
“九节佛风”实际上只有三节,其他六节是将次序颠倒、重复练,在于训练 学功者的意力和念力。
本法通过九节的变换,使修习者专注于呼吸吐纳,以阻止杂念的产生,把精神完 全集中在九节佛风变化的“一念”之中,就是以一念破万念。在修炼半年至一年 后,只要“九节佛风”做完,就能进入“静定之境”。观想中的白光是“净光”,变成红光是在清洁、净化体内的一切秽气,然后 化成黑气呼出体外。这样不断地“纳白吐黑”,久久修习,就能使自身化为清净 化,与宇宙的“大光明”融合,有益于身体健康,祛病延年,并为以后的修炼打 下基础。练”九节佛风”,最好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的气息出入,初学者做不 到,才用无名指按鼻孔之法,因为手的动作大多,会影响入静效果,用意念控制 鼻孔出入息,开始不易做到,但久练就会变为容易。若能不用手按压鼻孔,则打坐开始两手便应结成“定印”,置于腹前,直到行功完毕。
“九节佛风”的要领是,呼吸要慢、细、长。慢一因为慢才能定心,才能自在,才能聚气。细一细才能精细,才能轻逸,能动静随意;长一长才能入静,才能清静,”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四、修持宝瓶气法的手势
修宝瓶气的手势有二:
一是双手按在膝盖上,大拇指在外,就是能够引气到那里比较容易;
另一种大拇指在内,就比较能守住气。
在密教里修宝瓶气要先动五轮,这里讲的都是很秘密的。其要决是:双手先拿住大脚趾,猛动身子,向右三下,向左三下,前后再三下。身子在转动时,气都是在身子里面中呼出来,完全是闭气,没有呼吸的。
当你吸一口气做宝瓶气,然后观想五轮转动,气在身体里面转,是由眉心轮向下移动的,直到喉轮、心轮、脐轮、密轮。气到哪里,意念就到哪里,轮就动到哪里。当你吸一口气,把意念集中在眉心,气就在眉心,当意念在喉,气就在喉,意在心气就在心,意在脐,气就在脐,意念在密轮,气就在密轮,而且气随着意念马上到那个地方凝固。你能够感觉到气随你的意念在游走五轮,就算你的宝瓶气有了初步功夫。五轮转运的方向:只有脐轮是向左转,其它眉间轮、喉轮、心轮、密轮都是向右转的。
身子前俯后仰都要45度,是起什么作用呢?当后仰时就感到身子直起来了,觉得身上的脉都被拉住了,这样就把中脉拉直了。(中脉本来是不直的)。右转左转各三下,都要转到90度,又是起什么作用呢?是带动五轮全部转动,这一转就把气逼入中脉了。
在做这些动作时,都是要“闭气”的,这九个动作一直做完,都是不呼不吸的。只有闭气才能把气逼进中脉,这是一种“气”的功夫。宝瓶气讲开了很简单,重在实修,因为闭气功夫,闭得愈久愈好,至少两分钟或半小时至一小时,这是要靠久练而得的。
开中脉要靠宝瓶气和拙火升起,运入中脉才能开中脉的。中脉开了自己会知道,它有十相:如看到烟、看到火焰、看到光明、日轮、月轮、看到阳焰、看到无云晴空、看到明体……外法相应了,内法修成了,中脉能够通了,五轮全部开了,就能看见“明体”、“光明”佛菩萨本尊都在里面。到时运用“提”法,将明点运送到本尊心中。
五、持瓶气法(宝瓶气)(三法)
1、持托宝瓶气注入口中,闭气。
2、大“哈”一声,至少九数。全身颤动36次,一入二收三停(三次)
3、金刚锁(缩)摇身呵气十八次。
藏密、唐密瑜伽之根本气有五种,即上行气,下行气,遍行气,平住气和命根气,另有支分气五种与功能和智慧气。
上行气与眼、耳、鼻、舌的动作有关,如果太盛就有头昏,口渴等疾病,调整方法:可用注意心或脐间,使气下降。
下行气与大小便有关,如果不足会发生便秘和两足笨重等病,调整方法:可用类似忍大小便的方式,将两足之气往上提升而住于脐间。
遍行气与四肢动作有关,如不够,则发生手足拘挛发冷等病,调整方法:观想手足气息充满两手指尖和两足趾尖。
平住气如不坚定,则有消化不良,遗精、失眠等病。调整方法:意守生法宫(丹田)。
命根气不足,则会有生命危险,调整方法:观想甘露充满心间。
调整五气的目的是使五行进入中脉,五气入中脉最好的方法是宝瓶气。五气入中脉,可使全身的气息血脉的运行都能充分服从于中枢神经的指挥,解除一切疾病,同时可以产生智慧光,开发各种神通。
密宗无垢光尊者认为:中脉内流通的气叫命气,就其功能,可分为专管信息的智慧气和专管调动外界幅射场的功能气,功能气具有声、光、力、电、磁等物理性,带有指挥控制它的信息,有一定的可控性,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功能。
智慧气则能产生智慧光,显现人体的各种潜能。
功法:
(一)、持瓶气法
双手于腹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对,如托宝瓶状。
呼气,双手向下至膝前。
引息:吸气上提至胸前,翻转瓶口,将气倒入口中,咽入下丹田,双手变金刚拳俯置于两胯。
满息:引息入体后,到达肺部最下端,闭气将气封于生法宫,可同时观想生法宫充满能量。
均息:气满后,至相当程度,再吸气,同时上提会阴,收腹,肺部扩张,可同时左右扭动身体,快速吸几次短息。使气均满于两肺。
闭息:再将气下压于生法宫,会阴上提,下气上提,上气下压,闭住头部七窍及前后二阴两窍共九窍,全身如密闭宝瓶,故称为宝瓶气。闭息时间越长越好,但不要过于勉强。
消息:闭气至闭不住时,开始消息。消息分为内消和外消。
先内消观想气入中脉,则可将息消掉一部分。
然后观想气遍满全身各处由全身毛孔散出体处,又将气消掉一部分。
剩下一部分用射息。将气呼出体外射息:闭气至忍无可忍之时,由两鼻孔呼气,先轻微和缓,随后略粗重,最终一射而出,犹如射箭,全身毛孔也放出瓶气,双手伸开十指,用力抖出。
(二) 、一放二收三停宝瓶气法
1、大哈一声,至少九个数,全身颤动,一放二收三停。大哈一声:吸气,双掌掌指相对。
2、由腹前上提到胸前,呼气大“哈”一声,双掌向前推出,呼出体内浊气。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发“哈”声不少于九个数。
颤抖36次,然后双手自然捧于腹前,全身颤抖36次。
3、一放二收三停:(反复三次)
呼气:双掌向两侧放开。
吸气:双掌心向内收于丹田。
闭气:双手停于下丹田。
双掌放(开)收(合)时,双掌心始终相对,通过一放二收三停,将宇宙能量收归丹田。
(三)、 金刚锁(缩)摇身呵气宝瓶气法
1、金刚锁(缩)摇身呵气18次。
2、以双拳捶击丹田和命门,捶时以腰左右放置来带动双拳,转动时双眼始终平视前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倾斜,身体的中线始终保持正直,双膝微屈,身体下蹲,双拳捶击丹田和命门时,以鼻呼气,发“哼”音,共捶击18次。
九节佛风和宝瓶气,是以呼吸采练气的功法,修持方法大同小异,但都是由鼻孔呼吸,训练三脉,这里传授给大家的是噶举派(白教)的传统修持法。呼吸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人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器官,呼吸同时和人的意念互为影响,所谓心息相依,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呼吸就变得粗重而急促,当一个人情绪平稳时,呼吸也变得和缓自然,所谓心平气和,当静坐杂念减少,进入相对静境时,呼吸就会变得绵绵密密,若有若无,当进入甚深的禅定境界时,甚至会停止口鼻的呼吸,进入内呼吸(胎息或体呼吸)。
佛家修持禅定,有四禅八定之说,所谓初禅念住,杂念减少或消失,二禅气住,停止口鼻呼吸,自然进入胎息或体呼吸,三禅脉住,心脏和脉博停止跳动,四禅就到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在佛家的修持法中,有很多依靠呼吸来修持禅定,达到证悟的法门,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藏密的金刚数息法等,道家及儒家也有“听息”的功法。以呼吸来修持,是一个简捷而方便的法门。
九节佛风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有显着的疗效。特别是对鼻病,如鼻炎等,修持本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九节佛风吐故纳新,对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宝瓶气”口诀
修宝瓶气法,就是先吐出身体里面的秽气,把你身体污秽的气,先吐掉三口,然后吸进一口清净的气,吸进来,那么把这个气,降到丹田的地方。然后闭入呼吸,闭住了,不呼吸。差不多闭多久呢?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闭到你不能闭的时候,再把这一口气吐出去,这个就是宝瓶气。
能够把这股气,存在你身体里面愈久愈好。“气”记得一定要到丹田,在脐下四指的地方。要先吐秽气,再吸一口清净的气进来,闭住气,然后要把这一股气跟你的身体,都观成一个宝瓶的样子,所以这才叫做“宝瓶气”嘛!
这其中有一个要诀,这股气不能从底下漏出去,否则就变成“放屁成风”。要稍微收一下子,就是把气提起来,下气往上提,上气往下降,集中在丹田的地方,这个就是“宝瓶气”,很简单!
这里有三个口诀——“入”,“住”,“融”。“入”——气进来,“住”——在你身体里面,“融”——把它融解。
其实说吐气呀,是最后、最差的才要吐气。真正的宝瓶气,是把这一股气赶进中脉里面。把气在丹田的地方,然后利用身体的摇摆,让它进入中脉,通中脉。要散的时候,把这一股气,往身体各部份的毛细孔散掉。最后的这一股气,实在憋不住了,才从你的鼻孔,或者嘴里喷出去。因为那时候已经憋不住了,所以一定要用喷的、冲出去,这样子。
吸进来就是“入”,在里面就是“住”,那么再“融”,再吐,就这几个要诀。“宝瓶气”你修成了,你修到能够“闭气两分钟”,算是成功。这时候你要练提这股气,用你的意念来提这股气,很多作用的!
你将来可以提明点,可以降明点,可以持、可以散明点,都是在这里。
你能够运用这股气修练的话,就是真正的“风瑜珈”。
这一股气也可以治病的。你身上有这股气的话,你身体经常运转,经常在你的身体里面走动、充满,不容易有病的。
不但你自己不容易有病,你可以周天循环,会产四个东西出来:一个是“声音”,你发出的声息,是你的气功发出来的。你身体会产生“光”,由这股气你修成光,你的神采飞扬,你不会看起来像一个痨病鬼。你脸色非常的好,你身上有无形的光气,从你的毛细孔产生出来。
你身上有“磁性”,有“人电”。由气修成人电,这一股人电,可以帮人治病,可以补人家的气。你的气会很充足,而你身体所产生的这种磁力非常强。
现在有很多医学研究到“磁”,睡觉时睡磁床,带个磁的手环,身体穿磁衣服,带个念珠有磁性,调整你身体的磁......。其实你练“九节佛风”,练“宝瓶气”呀,你身体的磁力就很强,可以帮助人。那些病不好的,到你身上、到你旁边,你就帮他加持的话,他的病、他的磁力就增长,他身上会变成有电。
你自己就是电,你的身体就是电源,这个声、光、电,通通都有,你身体会变成很有力量。
“声音”来自于气,气又化为你身体的“光”,你的气色就不同。再来呢?你自己本身所发出来的“人电”,又可以去帮助人。最后呢?这个气还可以“跟神合一”的,气跟你的生命元素合一,你就可以修成仙,虽然是在人世间,但是你等于是神仙的境界。
密教里面讲的就是“风瑜珈”。“风瑜珈”范围是修到这样子的,你可以看你身体的气在走,在这里走,在那里走。你有病,这里酸痛,表示这里的气脉不通。你把这股气运过来,在这里多走几下,多吸引几下,它就通了,全身的气都可以通。
所以真正的师父,有时候坐在法座上,身体摇一摇,他是在练气。吸一口气→下降→上升→旋转→发功,都可以的,很如意的。那你修行到有成就的时候,你都可以做得到。
记得,一定要有恒心地去修“九节佛风”跟“宝瓶气”法。记得“宝瓶气”的口诀——“入”、“住”、“融”、“吐”。
七、外气发放法(宝瓶气)
中国唐密是佛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公开传授以来,引起了佛教界和爱好佛法的人的极大兴趣。因为他具有理论完整、内容丰富、自成一派,是综合佛教“显宗”、“密宗”知识,构成的正宗可考的佛教承传之法。本法意义深刻,集中了佛、金刚、罗汉动静相兼的观想法,三密相应法能使修炼者,在修炼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佛法的奥妙。值得提的是,本法能在很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外气的发放方法,它更为神奇。只是修炼者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就掌握外气运行和外气发生及发放方法。
三密相应的某种观想准则,向各位修炼者介绍,本法不采日月之精,不采动植物之气,当你的意念进入到一定的境界时,你的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光,佛家称这种光叫自性光,当自性光显现,它能激发体内的潜能,以及显示人体内的各种能量,不但能抗击衰老、抵制各种疾病,而且还能开发人的智能,因而本法引起了佛教界和科技界的关注。
1、手印:把双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下。金光印。两手相对。掌心向上。
外气发放的手段和产生的方法。现在坐在椅子上,把双手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请你随我默念。
2、咒语:唵,嘎别啰嘎(甘木),娑哈。(要求在观想的过程中不停止默念)
3、观想:(1)请你想象屋里没有任何人和任何物品,只有你自己。请你想象屋里充满了透明的光,透明的光渐渐地变成了银白色,这时你感觉到你的身体在向外闪闪发光。现在请你把你的意念放在你全身皮的下面,肉的上面的那层膜上,你感觉到你皮下肉上有麻、热、胀的感觉,你感觉到你的皮下肉上好似有一种压力。
(2)想象有一种力在向外挤压着你全身皮下肉上的那个位置,这时你感觉到你全身皮下肉上的那个位置麻、热、胀的感觉在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随着你感觉到你体内皮下肉上麻、热、胀感觉的存在,你感觉到你的体内有一种压力。请你想象通过你的慧眼,也就是天目穴里面深二寸左右,向下引出无数个意念,当你不会用天目向下引出意念时,可以想两眉之间,深二寸左右,里面有一个淋浴喷头,向下喷水,从你的双手心、双脚心内穿出。这时你感觉到你体内麻、热、胀的感觉在增大、增大,而且你感觉到你体会产生的气感在振荡、在振荡、在振荡。
(3)把左手的大拇指按在右手大拇指的指甲上,左手包住右手,结成金光印。请你想象从你左手、右手之间,也就是说从金光印向外发射出金色的光。
(4)现在请你两手相对,放在腿上,两个手掌心相对,两手之间相距五、六寸远,这时用咒语给你两手加持。
(5)保持双手相对的姿势不变,请你轻轻地按动一下你的食指,体会一下感觉,请你轻轻地按动一下中指,体会一下感觉,请你轻轻地按动一下无名指,体会一下感觉,请你轻轻地按动一下小拇指,体会一下感觉,请你轻轻地按动一下大拇指,体会一下感觉。
(6)把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上,请你想象,把自己变成一个敞口的瓶子,请你把你自己的身体想象变成一个敞口的瓶子,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敞口的瓶子。请你继续默念:唵,嘎别啰嘎,娑哈。并且一直不停地默念下去,随着你修持时间的增加,在咒语的加持下,你感觉到有光进入瓶中。
外气产生发放法,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轻轻地睁开眼睛,放松身体。
八、自调冷热法(宝瓶气)
中国唐密它是融进了中国道儒二教的神髓。当时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法方式,所以把汉密的修持者简称为行者。由于行者随缘而就,随缘而度众生,所以他经常在外,到处奔波,到处行走,那么他所遇到的困难,就是寒暑。
自我保护的法,这种法叫寒暑补气法。那么这种法,能保持自我寒暑不侵的道理在于什么呢?实际在于心相,圆通于心,不进入是非,则无是无非的道理,是人心、人身正常的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那么为了使人身心脱离各种环境和条件的方法,就在于自身自心无有杂念,不受环境条件变化的侵蚀,这样才能使自身受自心的影响,心变得清净,身变得清爽,心变得无相,身变得如意,实际上就是这个含意。他通过心里的变化,身体的变化,才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心恒定,身就不会受外界条件变化而产生任何变化。那么现在我教所有修持者自我调节法。
(一)抗严寒法
1、手印:金光印。左手大拇指按在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盖上,左手包住右手。
2、解脱咒语:唵,嘎别啰嘎(甘木),娑哈。(要求在观想的过程中不停止默念)
注:解脱咒:嗡,嘎别啰甘木,梭哈!
听闻解脱咒:阿比佳当嘎!
3、观想:(1)请你坐直身体,全身放松,轻轻地闭上眼睛。请你想象你端坐在一朵莲花上,莲花非常洁净透明,非常洁净透明,而洁净透明的莲花,渐渐地使你的身体也变成了透明的。
(2)下面请你把你的意念缓缓地注入你全身皮的下边肉的上边的那层膜上。这时你感觉到你全身皮下肉上的那层膜,好似你是一个圆形的气球。 (3)随着修行的时间在增加,在咒语的加持下,你感觉到组成你身体这一圆形的气球在膨胀、在膨胀、在膨胀、在膨胀。这个气球好似渐渐的、渐渐的超过了你身体的外形。
(4)请你想象你的身体是由无数个、无数个、无数个、无数个小瓶子组成,瓶口向身体内,也就是说,组成你身体的这无数、无数、无数个小瓶子的瓶口方向对着你的身体内。随着你不断地念诵真言,在咒语的加持下,组成你身体这无数、无数、无数、无数个小瓶子,同时向你身体内发射出红色的光。这时你感觉到你的身体内在发热、发热、发热,你感觉到你的周围有热气在流通。
好,本法到此就全部结束了,请轻轻地睁开眼睛、解开手印。放松身体。
无际注:或观想自己在葫芦里面,葫芦里全是秽迹红光,意守下丹田就可以,咒语念秽迹金刚咒。或月观法。
(二)抗酷暑法
1、手印:金光印。
2、咒语:唵,嘎别啰嘎(甘木),娑哈。(要求在观想的过程中不停止默念)
3、观想:(1)请你坐直身体,全身放松,轻轻地闭上眼睛。请你想象你端坐在一朵莲花上,莲花非常洁净透明、非常洁净透明,而洁净透明的莲花渐渐地使你的身体也变成了透明的、透明的、透明的。
(2)现在请你把你的意念缓缓的注入在你全身皮的下面肉的上面的那层膜上。渐渐地、渐渐地你感觉到你的身体好似一个圆形的气球。
(3)随着修持时间的增加,在咒语的加持下,你感觉到组成你身体的圆形气球在膨胀、在膨胀、在膨胀。渐渐地、渐渐地感觉到组成你身体的圆形气球,好似超过了你身体的外形。
(4)请你想象你的身体是由无数个、无数个、无数个、无数个小瓶子组成,瓶口向身体外,也就是说组成你身体的无数、无数、无数、无数个小瓶子的瓶口方向,向身体外。随着你修持时间的增加,在咒语的加持下,你感觉到组成你身体的这些小瓶子,同时向外发射出蓝色的光。这时你感觉到你的全身在发冷、发冷、发冷,有冷气在你的周围流通。
好!本法到此就结束了,请轻轻地睁开眼睛,解开手印,停止默念,全身放松。
无际注:可以观想自己在琉璃雪的世界中,念大悲咒或六字大明咒或念: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心系虚空无住无所不受。或日观。
九、宝瓶气正法
1、咒语:阿勒特西。(要求在修法过程中不停止默念)
2、手印:
(1)、双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下。
(2)、两掌相对,相距五、六寸远,将手放腿上。
(3)、金光印,左手包住右手,左手拇指压在右手拇指指甲上。
3、观想:(1)现在请你把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下,坐直身体,闭上眼睛。请你想象世界上一切都不存在,只有你自己。
(2)好似突然间出来一座山,山上长满茂密的松树,你静静地向这座山走去,耳边好似存在着僧人的木鱼声和念经的回荡声。
(3)你渐渐地来到一个寺院,坐在一个座上,看着佛堂上香火正旺,慢慢地你感觉到,你的周身周围到处都是香烟缭绕,从你身体内发射出清香无比,随着一阵阵清香,整个寺院和你本人都变得透明。
(4)请你两掌相对,你相对的两掌间好似有一个蓝色的气球,蓝色的气球在不断地膨胀。你感觉到这蓝色的气球,在你两掌心内不断地膨胀。你两手用力气去压缩都难以按动他膨胀的力。这时你感觉你全身皮下肉上那层膜,产生了一种无上,难以限制的振动力,你的全身在膨胀。
(5)这时你感觉到你的两个掌心有跳动感,两手掌在麻木,因为膨胀,麻木,跳动,渐渐地感觉到两掌已经消失,好似变成一个分不开手指瓣的一个大肉球。肉球在向外燃烧着火焰,火焰的外部蒙上一层透明的光。
(6)这时你感觉到你的两个脚下,两脚也变成了两个大肉球,同样从两个大肉球上燃烧出火焰。火焰越烧越旺、越烧越旺、越烧越旺,同时也有透明的光把火焰包起来。
(7)请你把左手包住右手结金光印。请你想象你身体好象变成一个敞口瓶子,你身体好象变成一个敞口瓶子。
(8)随着刚才念诵的咒语,好似空中有无上的火焰,在敞口瓶子上空有无上火焰,火焰在不断的跳动燃烧,照样有一层透明的光把火焰裹起来。透明的光及火焰慢慢地进入这个敞口瓶子,慢慢地进入这个敞口瓶子。
(9)这火全部进入了敞口瓶子,这时你感觉到你的体内在燃烧、在燃烧、在燃烧,有烈火从身体内烧向身体外。你觉得你全身各毛孔都在冒火,由于烈火的燃烧,你的身体会成就宝瓶气!
十、宝瓶气修持中的问题事项
宝瓶气大多用在初级及高级中的禅修,初级是诱发丹田契机,而高级禅修者是练习入三禅中之似有若无的呼吸,若呼吸停止时就已入四禅境,一入定可能千百年呢!谈谈有关的问题如下。
1、“当在憋第四口气当中,明显的感觉到中宫穴部位比丹田更觉的涨,明显的跳动,为何跳动的不是丹田部位。”中宫部位会觉得更胀,表示那里的穴道未开,所以才有此反应。若在少吃之情形下,丹田不必用宝瓶气能自然跳动,那就是入胎息的状况,平时用宝瓶气造成的不算是胎息,胎息是很自然的色身气的反应。
2、“在第四口气吐出后,便会观想气聚丹田,随及会感到有股气从背部命门穴、身柱穴、直至后脑处停止,整个背后有股麻感觉,心想这可能是气,于是曾用意念去导气,但这种麻的感觉依然是在背部,无法随意念引至眉心回到丹田,背部的麻会一直停留至下座后才会消失。”第四口气闭气,造成督脉气行是气在走没错。但接下来不是以意导气,因前脉不通意导也没用,那是道家从没气感之中,以意运转于色身,久而久之,也会发动气感,但那是微弱的气在转。您应该是用意守定点的佛门方法(心系缘处),即当气已至后脑时,将意念移守住眉间,然后认真地用安般守意法门呼吸法用功,在打坐中让气自然前行经督脉而前进到眉尖,再移至任脉的中宫、丹田等,这样绕一圈,任督两脉才有点通合的样子。心系缘处是当丹田已成形后,依督脉尾闾穴、命门穴、神道穴、大椎穴、脑户穴、百会穴、眉间、鼻尖,再入任脉之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穴等,依次序用心观想各定点,当气感到达该定点时,才能移转到下一定点。若不这样做一次,当行者身体有气产生时,会聚集脑部而造成亢奋,终致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心系缘处要好好做一次。
3、“背部的麻会一直停留至下座后才会消失,只是没有打坐时的强劲感。”这是当然的,因您下座不用功时,气自然就会化成无形,因已无呼吸的功能在促使气运转前进,当然全身气就会散放,当然就没有打坐时的力道了。
4、”腰酸背痛是该处有宿疾,因用宝瓶气强加刺激,当然会引发酸痛,胸闷、胃胀也是气满的关系所引起,像您这程度与阶段,就不一定要强用宝瓶气来增加气感,反而要用正常的安般守意数息法门,专心注意在呼吸大小,最重要者要能调理风大的“大小”,吸一口小气后,停止呼吸,让气自然化解掉后,才再使真气能自然运行身体,使气走到未经过的地方。
5、您已具足打坐基础,要用正常的打坐方法,再把打坐的时间拉长,并每日常常多次打坐,就会越来越进步,希望您好好用功,将会有进境。网络上有关佛教经典的文章,尤其是《楞严经》的五十阴魔定要看,从色、受两种好好看,才不会走错路。
原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