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念诵——首愚法师开示法要系列
要点:念清楚、听清楚,到念念分明,再到念念本空,都摄六根,凈念相继,念的身心都很松放、很空灵、轻松自在
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光音交融,心光无量。
金刚念诵,是真空,也是妙有
昨天的晚课和今天早课,听到一位女众道友打嗝打得很厉害,可见气不顺,还没有把握到金刚念诵的要领,那是一种呃逆。新参金刚念诵把握不好,跟不上,甚至跟丢了,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不要慌,也不要忙,跟丢了,嘴巴先不念,用耳朵听,听磬声,听扩音器里传出来念咒的音声,慢慢地,你会听出一些道理来的。今天上午的第一堂课,我姑且先从金刚念诵来讲,新参要仔细地听、仔细地体会,老参要温习,看看你的金刚念诵有没有把握到。
准提法的金刚念诵是无上甚深妙密法,对转化我们的业报身有相当的帮助。准提法我修了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了,我把自己修法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近一两年来,尤其这几个月来,应该说,金刚念诵越来越成熟了,可以让大家少走一些冤枉路。
金刚念诵是一个真正的无上甚深妙密法。金刚念诵是真空,也是妙有,为什么叫真空?它所缘的境界「金刚」,用的是《金刚经》所阐述的佛法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莫过于实相般若,实相无相的境界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空。我们佛法最高的解脱境界,以《金刚经》来讲,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翻译过来是无上,生命中最真实,是我们生命中,禅宗所讲的「父母亲还未生我们之前的本来面目」,禅宗的术语叫「本地风光」。当然是实相无相的境界,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实的境界,叫做实相般若,叫无上正等正觉。
刚才提到,金刚念诵本身既是真空,也是妙有。真空一定是跟实相般若对接。金刚念诵的「体」跟空、无相、无我的境界对接,这是整个法最根本的,整个金刚念诵要融入到法脉里面,这是最松放最空灵的念诵方法。金刚念诵的「相」,「唇齿不动,舌头弹动」,嘴唇、牙齿不动,初学者当然会微微动;如果近距离,大家看我的嘴唇,大概是不动的状态;念的纯熟了,似动非动,如如不动,越念越纯熟了,毫不费力了;当然,新参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能把握到的。
为什么是真空也是妙有?音声本身会带动我们五脏六腑、带动我们十二经络的松放,是非常奇特的妙法。所以说金刚念诵对我们的报身转化有很大的影响。
新参跟不上,先不用紧张,主要用耳朵听。新参练习先听清楚,从听清楚里头,慢慢学习念清楚。老参,当然是从念清楚,直接跟听清楚对接。
为什么说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是修气?而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修脉呢?耳根主要是「嗡」部音,大家不要以为「嗡」部音就是头部音「高音」,其实它跟「阿」部音和「吽」部音是融会在一起的。「耳通气海」,正是在「吽」部音。「嗡」部音统摄「阿」部音和「吽」部音,甚至,全身的经络都是在耳根圆通的状态下面。所以,不要把耳根圆通定位只在头部而已。我们的心月轮,「唵」字,观在檀中穴,但它的发音恰恰是在命门和气海的地方。所以,耳根圆通是上中下统观,而且统观全身的经络,耳根圆通是这么地深入。听觉神经是一切经络中最重要的,等于二十五圆通中,耳根圆通是首席领航。文殊菩萨独尊耳根圆通有很深的道理。为什么家家弥陀,户户观音啊?准提菩萨也称为人道观音,当然这个法还是以人道为中心。准提观音统摄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为什么准提法称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成佛的总刚要,毕竟它采用的是耳根圆通,是二十五圆通中的首席领航者。
我们这次直接从法的根本下手。所以,我们这次七的主题,就用「金刚念诵的真空妙有」。整个准提法的无上妙法就是金刚念诵。「金刚」,就是意密观想,跟般若慧观直接对接;「念诵」,就是老实持咒,念清楚、听清楚。上中下统摄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在禅宗,走的路线比较偏向于心地,从真空下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准提法还有个妙有,妙有就是音声,这个音声不是一般的音声,是跟真空相应的音声,本身就有加持力。我们只要对空的体会很深刻,加上用金刚念诵的方式,这样的用功修持,努力精进,就会让我们的报身快速地转化。
(以上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月1日在广东芙蓉寺准提法会上的最新开示)
要这样去体会金刚念诵
我们不管是念凈法界咒、护身咒、六字大明咒还是准提神咒,所采用的念诵方法叫做「金刚念诵」。简单的说,「金刚」比喻为「般若」,所以《金刚经》的全称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从「文字般若」到「境界般若」到「实相般若」,还有所谓的「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不过,我们通常用前面三般若这样的分析就够了。
当然,所谓的「眷属般若」,等于「五度如盲,般若为导」,所以叫「布施为能入,般若为能度」,前面的五度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眷属般若」。种种的方便法可以叫做「方便般若」,千经万论、不同的修行法门都是让我们进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也都是方便法门,无非是为了让我们解脱的。
「金刚念诵」,就像前面讲的,不管是念凈法界咒、护身咒、六字大明咒还是准提神咒,念的方法是从念清楚、听清楚,到念念分明,再到念念本空。能够把握到「念念本空」,那就是跟金刚般若对接了,融合在一起了。这种念诵法随时跟空融合在一起。金刚念诵的「体」跟般若相应,金刚念诵的「相」即「唇齿不动,舌头弹动」,金刚念诵的「妙用」是转化我们的业报身。所以,金刚念诵是一种特殊的加行法。
准提法的修持,简单的分为「一个是专修式的金刚念诵,另一个是方便修的瑜伽念诵」。「瑜伽念诵」就是在很多场合不适合出声念的时候,采用心中默念,这种心中默念的方式就叫「瑜伽念诵」,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瑜伽念诵的比较多,因为金刚念诵需要周遭的环境允许,在你家,还不一定能用金刚念诵呢,至少你不能吵到你的邻居。金刚念诵威力很大,很多的场合不适合用金刚念诵的方式。金刚念诵是一个特殊的加行法,是对我们身心转化的一个妙法。
「金刚」这两个字,可以说是「理入」,「念诵」这两个字,可以说是「行入」,这两股力量要配合起来。金刚念诵可以说是「性空缘起」,要体会怎么念跟空相、空性对接。空相是什么境界?观想自己混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连空也空;空中十方起大风轮,空是金刚,十方起大风轮是念诵。风轮,代表气,一口气一口气的念,气从哪里来?从空中而来,是应无所住的。
我们念咒,是有念,念到无念现前;我们观想是有相,从有相到无相;我们念咒是有所住,住在音声上面,一旦到了「入流亡所,能所双亡」,就是应无所住,这样才能进入到准提法核心中的核心。
以上来自首愚法师2016年12月16日澳门法会上的开示
金刚念诵是最高的安般法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都摄六根,凈念相继」,大势至菩萨是如何都摄六根的?「念佛圆通」,这个念的本身,当然是意根,不但是意根也是身根。
我们靠什么念?一个是形而上的意根,一个是形而下的舌头,金刚念诵是用舌头弹动,唇齿不动,瑜伽念诵也是观想舌头上的一个LA字。这就告诉我们,这个舌头,我们的舌根,本身代表的就是「都摄六根」。
在《黄帝内经》里有说:「心脏开窍于舌」,有形而上的意根,这是中医讲的心经,有形而下的身根,这是中医讲的心包经。「脾胃开窍于口」,其实这个口腔也没有离开舌根。所以,我们念咒要念到甘露洒须弥,这样肾水就很充沛,如果念到舌干唇燥,那是水火未济,心火太旺,妄想太多了,没有导入到我们的正念中,而是在妄想纷飞的境界中。
我们这样舌头弹动,一口气一口气的念,这是风生,风生代表鼻根,水起代表耳根;风生代表念清楚,水起代表听清楚,所谓风生水起,金生水。
安般法门当然很重要,我们金刚念诵就是最高的安般法门,你以为还要到哪里去找安般法门?念的气不喘,做到念清楚,听清楚,念念分明,这不就是最高的安般法门吗?这地方就是都摄六根。
舌头的念,是从意根到身根,到舌根,到鼻根,鼻根代表念清楚,一口气一口气念,代表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听清楚正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鼻根跟舌根是融在一起的,口腔里含着舌头,其实眼耳鼻舌身意是互通的,这不就是六根了吗?,这就是「都摄六根,凈念相继」。什么叫凈念呐?没有妄想了,没有妄想也是念佛三昧,念而无念,念到无念的境界。
以上这些都要靠自己慢慢去体会。
以上来自首愚法师於2016年12月16日,在澳门准提法会的开示
体会金刚念诵的妙
真正的金刚念诵,一念,全身大汗淋漓,身体就热起来了,叫风融于火,暖相出现,身体非常地温润、温和,这种热不是燥热,而是温和的热,很舒服的热,这才是真正是暖相。
一念热起来的时候,火融于水,这一念,对外排汗,对内滋润我们的五脏六腑,使得我们气血不通畅的地方得到了滋润;燥热本身产生四大不调,到了滋润的时候,心平气和的时候,气血就容易通畅了;等于说金刚念诵一念,平常气血不容易到达的地方,这时候就会顺利地到达,也很容易将气血输送到我们的末梢神经,如此经络就通畅了。
我们年纪大的人,很容易手脚冰凉,说明身体开始亮红灯了;气血不到的地方,那地方就会冰凉,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如果身体寒凉,寒凉是身体开始转为不好的一种现象。
我们的金刚念诵,是最高的自我理疗;通过金刚念诵,我们内在的五脏六腑得到充分地滋润,我们的经络得到充分地按摩,因此说,金刚念诵是最好的。
从我们身体最潜在的,一念,身体就热起来了,风融于火;进一步火融于水,待气血到达全身,到达末梢神经,那个境界就叫顶相;能够到达末梢神经,我们就会感觉到酸胀麻通减少了,身体越来越轻了,那是气血通畅的一种表现;原来坐不住,原来盘不住的,现在越来越坐的久,越来越盘的越久了,也越盘越松放,越盘越舒服了,盘到最后不想下座了,甚至一座两座三座,可以连续好几座,这些都是代表我们业障一点点消除了;金刚念诵可以说转化报身的一个妙法。
好,时间快到了,先讲到这里,我们下午继续。
以上来自首愚法师2016年12月9日湖南准提法会上的开示
金刚念诵,要把握呼吸的自然
刚才休息时间,一位老道友来问,金刚念诵呼吸时,到底怎么换气呀?到现在她还搞不清楚。
呼吸,从娘胎生下来,每个人都会,哪有不会呼吸的,只要你不刻意造作。借用道家的名言,“道法自然”,你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念到没有气的时候,把嘴巴闭起来,用鼻子自然吸气,气吸饱了,再继续念,这是一个常态的方法。
佛陀讲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是内在的,缘,是外在的。外在的只是媒介,内在的是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过去多生累劫所累积的,有好的种子和不好的种子。其实,不关乎外在的好坏,是你心里头那股业力。外面只是个媒介,你碰到好的人或不好的人,那只是媒介,把你内心的习气引发出来,把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引发出来,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这账可不能算到别人头上去啊。你如果内在没有嗔恨心,你怎么脾气会发出来?如果你内在很祥和,外在好不好,加不到你头上去的。这是我们八识田中恶念习性在那里,外界轻轻一拨,你爆发出来,好像火山爆发一样。所以,不关乎别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自心自显。
如果你是个大修行人,你看到一切都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看的都好笑。不当真,也不当假,你还把它当真当假,当真当假就是你的习气。是我们内在的习气很深,很重,外在轻轻一拨,你就暴跳如雷,大家想想,是别人的问题么?当然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外界的问题,要从这个地方去理解。所以说,佛法无量义啊,讲佛法哪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把“眼观鼻、鼻观心”剁成三块,你这样理解就偏差了。如果你听我这么一讲,哦,融在一起,统摄在一起,你对佛学就更上一层楼了,你对生命的理解就更深入了,所以不需要太刻意。
南上师的两句名言:“心月孤悬,气吞万象”。气也来自于心月。心月是空灵的,是松放的。你念咒也要念得很松放、很空灵,还用太在意呼吸是怎么样么?把握身心的松放,把握呼吸的自然,一口气能够念几遍算几遍。如果心月轮观想在脐轮的地方,气海那是连绵不绝的。大家自己去把握、去体会吧。
再高明的佛菩萨也只能够点到为止,其他的你自己去体会,所以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父教徒弟不可能像母亲对婴儿一样,怕婴儿热,在自己嘴巴咬一咬吐给孩子吃,其实好营养都被母亲吸收了,精华都被母亲吸收掉了,吐出来的都是渣渣,不是母亲私心,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这只是比喻,还是要从自己心里头蹦出来的,“哦,懂了,懂了,了解了!”
金刚念诵多自然啊!你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玩小聪明。不就是一口气一口气念嘛,一口气能够念几句就算几句,就是那么的简单,就是那么样的轻松自在。你千万不要用意识去导引它,你导歪了那是跟自己过不去,那是盲修瞎练。已经告诉你了,道法自然,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跟我们呼吸一样的。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6年10月30日在马来西亚准提七第四天上午的开示
金刚念诵的口诀是这两句
十方禅林的对联,上半联“心月孤悬,气吞万象”是南老师写的,下半联“光音交融,心光无量”是我写的。这副对联已经把“眼观鼻、鼻观心”,金刚念诵的主要口诀都包含在里头了。
心月孤悬,是心眼。整个观想的总源头,在心月孤悬这句话。是我们的法眼、慧眼、天眼、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佛眼。肉眼先把它撇开来。难就难在法眼、慧眼、天眼、佛眼。心月孤悬,通通融合了五眼。生命的总源头,生命的本地风光、本来面目,整个禅宗都没有离开这四个字,般若也一样的。心月孤悬,是真见地,是我们的心眼,气吞万象,是“眼观鼻”,气很重要。气修的好,把色身种种的障碍消融得干干净净,叫气吞万象的境界,是真功夫。
见地和功夫的交融,“眼观鼻、鼻观心”,就在光音交融里面。所以观想没有离开光明。心月就是光明,离开了种种的分别心、对立和矛盾。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都在心月里面消融掉了。 哪里来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啊。光音交融,光是见地,观想出来的,光影门头,音是气,你们听到我的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是气。声音传达到多远,气就到达多远。光音交融,不就是“眼观鼻、鼻观心”么。心眼观想,咒语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就是念动、气动、心脏跳动。
十二经络的心经是偏向形而上,心包经是形而下的,相当于心脏跳动,心包经引领三焦经,把气血输送到全身,四肢百骸。在佛学上,身根是触觉神经。光音交融,四个字,已经是“眼观鼻、鼻观心”,心感、气感、身感,是真见地、真功夫融合在一起,产生色身的转化。空掉了,此境界就是心光无量。否则,心光无量到达不了。
报身要空不容易。金刚念诵是妙法,转化报身很重要的。金刚念诵最高的口诀,就是南上师的两句话,加上我的两句话,即“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光音交融,心光无量。” 真正做到光音交融,就是心光无量,无量光、无量寿,极乐世界宛然现前。
凖提法的修持,导向是很清晰的,不是等待西方三圣来接引你。 西方三圣代表因缘果,阿弥陀佛代表实相般若,因地、心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修气,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修脉。凖提法是从法上的西方三圣下手,这是它高明的地方。
有人念佛喜欢追求感应,“阿弥陀佛啊,你慈悲慈悲啊,要不然晚上做梦给我看到也好。” 那叫痴人说梦话。看到又怎么样?做梦梦到阿弥陀佛又怎么样?顶多是瑞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此而已。跟你功夫有什么相干呢?! “看到了,我现在信心百倍了,我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都是宗教的信仰,宗教的情绪,不是在般若上,不是在法上。
念念分明,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念清楚,听清楚,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念清楚、听清楚,就可以达到念念分明。再向上就可以念念本空。这才是真正的西方三圣。总之,我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很详细了。佛学基础不够的,可能还听不明白。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6年10月30日在马来西亚准提七第四天上午的开示
金刚念诵转化报身的过程
金刚念诵一念,身体很快就热起来了,我们一口气一口气的念诵,风大摩擦产生热量、产生热能,叫「风融于火」,这是最好的转化报身,这很重要。一般人打坐,全身冷冰冰的,金刚念诵一念,一下子身体就热起来了,这是我们身体转化的第一个现象,身体热起来在四加行里叫「暖相」。
紧跟着「火融于水」,这是大家要去体会的,这样,寒湿就从细毛孔里排了出来,「排汗」,现在的名词叫「排毒」,寒凉本身是凝结、凝固的,身体的寒凉会让我们的气血不通畅。
各位,平时多喝白开水还是好的,尤其我们修行人,要少吃冰凉的东西,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这样不利于我们的色身。我们打坐,能不用冷气尽量不要用,这个地方,可以跟中医相对接。所以,对外排汗,对内滋润五脏六腑,让气血通畅,让经络通畅,让气血能够输送到我们的末梢神经。
「暖相」之后,紧跟着「顶相」,让气血到达我们的四肢百骸,到达我们的末梢神经,慢慢地,你的酸胀麻痛就化解掉了,这对我们的健康是绝对有帮助的,这是金刚念诵的威力,这也是最高的、最上乘的理疗。
到了我们的顶相,色身经络通畅之后,没有妄想了,能够安住,能够安忍了,这就是四加行的第三个「忍相」。
安忍了,就没有妄想了,由定生慧,达到四加行的第四个「世第一法」。超越世间种种痛苦烦恼,这是世间最高的境界,这叫「水融于金刚地」,「金刚地」不是地上硬邦邦的,而是空无相无我的境界,即空相现前。
怎么样让空相现前?这需要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我经常引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其中第二十二位叫「空性观」,如何进入空性观?首先需要懂得「识性观」,要懂得佛教、佛法的正知正见,所以,第二十三位是弥勒菩萨的识性观,弥勒菩萨是唯识学的大家,按照经典来讲,弥勒菩萨现在还在兜率天的内院讲《瑜伽师地论》。
有这样透彻的见地,你还要结合实际的功夫。所以第二十四位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第二十五位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这个耳根圆通是观世音菩萨多生累劫广修六度万行才得来的。
以上来自首愚大和尚2016年12月16日澳门法会上的开示
金刚念诵以般若为中心,依空起修
从音声来说,法界的三个根本音,ONG部音是头部音,高音,属于比较高亢、热情奔放的;阿部音在胸腔,属于比较中和、温和、松放的;HONG部音是低音。
把高音,高亢的、热情奔放的ONG部音,拉到膻中穴的地方;把阿部音,LA字观想在头顶上,也就是阿部音让我们的脑神经、脑细胞松放,让头脑保持清净、冷静。
从物理学来讲,水一定是往下的,火一定是往上的。如果火往上,再把ONG字观想在头部,没有东西来中和它,就会火水未济,所以,把LA字观想在头顶上,阿部音在头顶上,水往下,火往上,水火既济,对我们的身心产生一种温和、平和、融合的效果。当然,这里头的涵义还很深很广,大家初步做这样的体会就行了。
观想LA字让我们脑神经、脑细胞松放,大脑保持宁静平和。ONG字恰恰作用到我们的心脉轮,这叫“放虎归山”,让它回到心脉轮,心脏属火,让我们报身转化。
整个佛法的中心在般若,在空、无相、无我的境界,这是我们生命的中心。整个准提法的脉络,处处提醒我们要跟空相相应,跟般若性空相应,这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所有观想,都是怎样与般若性空相应。LA字是这样观想,头顶上观想四臂观音是这样观想,念咒也是这样念。
准提法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般若的修行法门。持满一百零八遍的六字大明咒之后,观想“身心浑入虚空中,虚空即我,我即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空中十方起大风轮”,真正的着眼点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的金刚念诵就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金刚念诵是依空起修的,以空为体,以空为中心,这才是真正金刚念诵核心中的核心、心中心。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风轮从哪里来的?从空中来的,我们咒语的音声是从空中来的,等于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水。什么是甘露水?般若性空是甘露水,般若性空是观世音菩萨的杨柳枝,净除我们的业障。这才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水、杨柳枝。“空中十方起大风轮”,风生水起,这才是真正的甘露,无上的甘露。
“风融于火”,一念咒,风大之间摩擦,产生火,生起暖相,这是报身转化的关键。当然,关键中的关键还是要与般若性空对接。原来般若性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水、杨柳枝啊!
“火融于水”,念到全身对外排汗,对内滋润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让气血输送到末梢神经。输送到哪里,哪里酸胀麻痛就消失了,业障就消除了,身心就松开来了,那才真正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让我们四大调和,四大调和才能够救苦救难,这是真实不虚的。《心经》里面讲,“故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观世音菩萨的耳门圆照三昧和文殊菩萨的金刚王三昧太重要了。要把自己变成自己的观世音菩萨,救自己的苦难;自己就是自己的文殊菩萨,般若慧观、般若性空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火融于水,从暖相到顶相。顶相就是气血到达我们的四肢百骸、末梢神经,不是指头顶而已,是最前线的部分、最微细的地方,可以说是微细血管,平时气血不容易到的地方。气血不容易到的地方,就会产生酸胀麻痛。顶是这样的道理。四加行里的忍,心安下来,跟定相应。
最高的无生法忍,跟般若慧观相应,定慧等持的境界叫无生法忍。从暖、顶、忍,到达生命最高的解脱境界,世间上最高的,“世第一”,那当然是空相现前了。
“水融于金刚地”,刚开始会以为金刚地是硬邦邦的,那你就颠倒了。金刚地跟空相相应,金刚能够破除一切坚固的、刚强的烦恼,这是般若慧观的境界,叫金刚地。你观想地上硬梆梆的干什么?那是头壳坏掉了,不开窍,硬邦邦、冷冰冰的叫金刚地,那是颠倒了。水融于金刚地,就是由定生慧。定水慧火,禅定的水,智慧的火。
水融于金刚地,整个身心都空掉了,那叫智慧灌顶。那么,铃杵灌顶,铃杵让我们回到咒语音声,让我们提起正念。修到对外流汗,眼睛也会流泪,哭得稀里哗啦的,那是甘露灌顶,业障消除,从刚强到柔软。哭了以后,全身松放,那是火融于水的境界,最后水融于金刚地。水融于金刚地,是智慧灌顶;火融于水,是甘露灌顶。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样的金刚念诵,身心没有不转化的。
以上内容根据首愚法师于2017年8月9日,在北京准提法会的现场开示笔录
金刚念诵能够摧伏一切习气烦恼,业气病痛
中国佛教自古以来有梵呗,梵呗以海潮音为主干,海潮音唱起来很大气。例如,梁皇宝忏、三昧水忏、药师忏,等等,忏法越来越多,但渐渐流于形式。经忏、经忏,变成一种帮人家消灾的宗教仪式;忏悔的拜忏,变成诵经拜忏,一场又一场,有所谓赶经忏。经忏从海潮音中,又形成了所谓经忏版,经忏版听起来很热闹,但是又快。
我们准提法持诵咒语很单纯,磬声要求落点一致,不要有轻有重,仔细听,后面有鼓号。落点一致,才会形成一种共鸣,形成一种很澎湃的共鸣。所以和经忏式的不一样,这法器称之为龙天眼目,磬为鼓眼,在密法中等于铃杵灌顶。
磬声相当于铃的灌顶,金刚念诵便是降妖除魔的金刚杵,让我们提起正念,烦恼消除。所谓降魔杵,降伏我心中的烦恼魔,金刚只是比喻;能够摧伏一切习气烦恼、业气病痛,这当然是金刚念诵。金刚念诵要很松放、空灵,这是真正的金刚杵,统称为铃杵灌顶。铃,昨天我讲过,是智慧灌顶,这是提醒我们能够念清楚。
磬声,音声会提醒我们听清楚,所以老实持咒本身就是念清楚、听清楚,整个核心在念念分明。只要我们念清楚、听清楚,就是念念分明;能够念念分明,就不会有妄想。所以,念念分明,是戒,也是定。
念到触动他的善根,想起自己种种不是,流下忏悔的眼泪,惭愧的眼泪,或者法喜的眼泪,把很刚强变成很柔软,让自己身心松放,这是真正的甘露灌顶。一个人心性太刚强,眼泪是掉不下来的,从忏悔中,掉下来惭愧的眼泪;与法相应,流下浪子回头的眼泪;与法相应,流下法喜的眼泪,统称为甘露灌顶。痛哭之后,身心松放,这也是真正的业障消除。
各位要这样体会,那是自然的,与法相应的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这是你内心的真性情,真正的甘露灌顶,心可以得到松放,心可以变得柔软。
更进一步,浑然忘我,空相现前,真正的智慧灌顶。灌顶的精神、精华就在这个地方,不是一种宗教仪式,要与法相应,要得到真实受用。宗教仪式只是表面,真正来讲,是要内心生起惭愧心、忏悔心。得到法喜,得到受用,身心松放、空灵,这才是佛法的中心、重心。
修证到、印证到,原来经典中讲的空、无我,的确是这样,不只是理论,这是真正身心可以达到的一个境界。我们只有亲证以后,修证到这样,身心融入到这样的解脱境界,才能够得到法的滋润受用。
以上开示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0月13日,在莱山寺法会早课的开示笔录
我们现在的金刚念诵完全和传统的梵呗融合在一起
准提咒全咒二十八个字,它的音域比较广,唱起来旋律比较优美,我们念准提咒心,会比准提咒全咒好听吗?不会。我不是用念法,我是用唱的。以前,大家也有听过南上师唱的,南上师唱得比较平,南上师的智慧很高,他的念诵充满喜悦。
我离开南老师久了,我现在的唱诵应该说与佛教的梵呗慢慢融合在一起。梵呗,不管炉香赞、戒定真香、宝鼎赞、弥陀赞、佛宝赞、法宝赞、僧宝赞,这赞本身有的拉得很长,有高有低,旋律非常优美。
我出家在台北新店五丰路同净兰若,早课半个钟头,晚课也是半个钟头,非常简单的。一开始《心经》念三遍,然后念普贤十大愿,再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九个字,变成“释迦如来,释迦如来”,这是大概四十七八年前,那时候还是当沙弥。
所以,现在我诵《心经》是有师承的,来自于我师父,我师父的那种梵唱,很庄严,我听到他念《心经》,眼泪就掉下来了,那种悲天悯人、慈悲的一种音声。应该说我的梵唱,直接承袭我师父,后来我的准提神咒也受影响。家师大概七、八岁就出家了,当小沙弥,他是南京宝华山系统的,这一系统梵唱是一流的,全堂五堂功课他都会,包括《华严字母》他都会,会而不用,声音之庄严。
那时我刚去亲近家师,我师父当维那,日常法师敲木鱼,另外一个师兄弟,我的三师父广化法师的一个弟子,他敲铃鼓,我负责香灯。没有多久,日常法师教我唱炉香赞,他一边唱,一边打拍子,所以后来我也会敲木鱼了。香赞什么的,慢慢就会了。
我准提神咒的唱诵法,用的是海潮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其实我这样的金刚念诵,蛮吻合我们中国传统的梵呗,我并没有保留南上师那种平音。
我觉得古人的智慧很高,僧团这些唱诵,南老师大概没有学过,所以他唱得平音,平铺直叙的。但是他的功力非常高,他能把准提咒唱出喜悦感。
我们中国的梵呗都是悲心流露,这样的唱诵法会感染大家,有种浪子回头的感受。我们现在的金刚念诵完全和传统的梵呗融合在一起。
以上内容根据首愚法师于2017年7月20日,在台湾十方禅林峨眉道场准提法会上的现场开示笔录
你音声海起不来,哪有金刚念诵?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对空的理解这么透彻,正好来转化自己的习气,转化自己的业气。
习气、业气,这是多生累劫所形成的。如果是上根利智,业报比较轻的,很容易就和大道相应,业障重的,那不是短时期能够相应的。
借这个法,你好好转化报身,打开心胸,所以“空中十方起大风轮”,正是金刚念诵的要点。
金刚念诵是依空起修,才叫金刚念诵。金刚念诵这个名词已经告诉我们,有它的深度和广度。最起码对般若已经理解得很详细,把握得很好,才有资格称为金刚念诵,一般人哪有金刚念诵?
真正金刚念诵自然音声海就起来了,你音声海起不来,哪有金刚念诵?金刚念诵本身是立体的,我们一般念诵是平面的,平铺直叙的。
金刚念诵是“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救世悉安宁”,这是金刚念诵,金刚念诵本身是真正的海潮音,唯有海潮音才能形成音声海。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0月12日在莱山寺法会第二香的现场开示笔录
金刚念诵依空起修,是转化色身最重要的所在
持满一百零八遍六字大明咒之后,“观想身心浑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
这些都是我们观想真实的理、事,把般若的理和事弄清楚之后,正好用功,亦无虚空之量可得,连空也空,毕竟空,这是我们金刚念诵核心中的核心。“空中十方起大风轮”,金刚念诵是依空起修,一口气一口气地念,正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
一般讲声乐的,总有他的发音部位。真正的金刚念诵,法本已经告诉我们很清楚了,发音从什么地方来?从空中来,这是法的究竟意义。
二十几年前,1990年,我在厦门第十次闭关,前半段闭般舟关,后半段专修准提法。回到台湾之后,正式对外打七。最早期,我开始打七的时候,有一位教声乐学的道友,来参加准提夏安居,他想观察我的发音点在哪里,却找不到我的发音点。
找不到发音点就对了,因为“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是金刚念诵最宝贵的地方,这是我们转化色身最重要的所在,空中,从空而起。
所以叫做“形而上谓之道”,《黄帝内经》上说,心经属于形而上,念动气动,空中十方起大风轮,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心脏跳动,整个身心,空有互融,空有并蓄。这是我们见地和功夫的交集。
各位,如果想要加速我们的修行,这一段要好好体会,体会到了,并不代表你修法一定比别人快,因为还有一个福德资粮。习气轻,业气轻的,他就修得快,因为方法对了。我昨天讲真理面前个个都是平等的。能说法的,并不代表他的功夫就高,他只是把这道理讲出来了,体会到了,把握到了。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句话本身就是金刚念诵,金刚念诵从什么地方来的,从空中来,这句话完全点到了金刚念诵的核心。一念,风融于火,身体很快热起来了,四加行里面的暖相出现了。各位,这是好事。我们如果打坐半天身体冰冷的,可见你修法没有上路,一上路,身体很快热起来了,这种热不是燥热,是一种很温和、很舒畅的热。
风融于火,火融于水,为什么火融于水?火大一出现,把身上的湿气逼出来了,这叫火融于水。我们四大开始运作起来。原来是冰冷的,淤积在那边,气血不通畅的地方会出问题,会酸胀麻痛,久了会发炎,甚至产生肿瘤,严重一点的,癌症。所以,金刚念诵解百毒,让我们报身能够转化。在座的,不管老参新参,学一段时间都能感受到,老参当然经验更丰富,就因为尝到甜头了,你才想继续修法,进一步去运用它。
金刚念诵对外排汗,对内疏通经络,气血慢慢松开来。所以火融于水很重要。这是从暖相进入到顶相,所谓顶相,是气血到达末梢神经。气血原来不通的,平常到不了的地方,金刚念诵一念,慢慢渗透到末梢神经,所到之处,一开始酸胀麻痛,之后渐觉舒畅。有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通了,那就不痛了,这是一定的。气血一旦通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不酸不胀不麻不痛了,原来坐不住的,一下子两条腿能盘住了。这个很实在的,骗不了人的。
从暖相到顶相,当顶相出现,就恭喜你了。顶相就是到了全身的末梢神经,气血就流通开来,此时两股力量拧在一起,这是“圆明精心”,这是我们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慢慢成熟,“于中发化”。
从暖相到顶相,再到忍相,唯有忍相出现,才能坐得住,可以安了,安忍在法上,在法上越修越松放,越修越欢喜,没有一丝一毫勉强,那个境界叫忍相,可以忍受,可以安住。
从忍相最后进入世第一法,所谓世第一法,水融于金刚地,由定生慧,所谓慧,是般若智慧。水融于金刚地,金刚地不是硬梆梆的地,完全是空相现前,浑然忘我,这是我们生命最高的境界。我们一般人不容易见到空相,坐到浑然忘我,智慧不够的,这时候就会怕。糟糕,我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了?找不到自己了。过去我有好几次这样的经验了。
我看《坛经》之后,退伍已经好久。当时我在纺织厂上班,因为我是学纺织的嘛,有一天下班吃过晚饭、洗过澡了,在宿舍里面思维《坛经》,才刚一思维,怎么身体没有了?宿舍也空掉了,我在哪里呀?吓得我不知所措,一下子把我吓回来了。那个叫水融于金刚地,没有智慧的会被吓到,有智慧的,正好融入到空相的境界中,找到生命的根本,找回自己了。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于2017年9月13日,在内蒙古月亮湖法会的现场开示笔录
金刚念诵要依空起修,不等于声乐
这几天的小参,有道友拿着他对声乐学的研究来讲金刚念诵。声乐学不能加个等号,等于金刚念诵,那相差十万八千里。声乐学就是声乐学。
我们金刚念诵,是要依经论来修行,依佛菩萨的经验来谈金刚念诵,不能用声乐学发音的状态就等于金刚念诵,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你用声乐学的原理给大家做个参考。
佛法是需要实证的,不只是理论,一定是通过“信解行证”四个阶段,我经常说,我们相信佛教,进一步要提升到佛学研究,就是解悟,理解了佛学种种道理;行,就是去实验它,进一步要进入到佛法实验室;最后,你印证到佛法真实不虚,你的言论才可以变成与佛菩萨的言论无二无别。
要不然,我们的经验都还在摸索当中。谦虚一点,我可以给大家作个参考。不是说,你这样的教法就等同金刚念诵,金刚念诵那一定要和般若对接。依空起修,那是性空缘起,那是明心见性之后所体会的道理、经验,所传的法才不会偏差。
有些人,你念准提咒得到一些受用,得到一些安心,你只能说你在讲准提咒,不能说你就在教准提法。准提法一定要得到阿阇黎的资格,得到传法阿阇黎的资格才能传这个法。
其实,昨天金刚念诵后面已经谈得不少,从LA字观想,一定是从文字般若、境界般若进入到实相般若的境界,才有资格称为金刚,金刚念诵是与空相应的。
法本上第二个层次,持满一百零八遍六字大明咒之后,“观想身心浑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教我们如何融入到实相无相、实相般若的境界中。金刚念诵是依空起修,金刚念诵是性空缘起,要这样对般若把握得很清晰。很多的声乐学还在缘起的阶段,还在摸索的阶段,尚没有进入到空性,对空性还没有体悟到、把握到。
金刚念诵的重点在“空中十方起大风轮”。空中,哪里是那一点呀?既然是空,就不是哪一点,也不是哪个部位。所以,大家用声乐学只能做个参考。但是不是进入到了金刚念诵的核心?未必。你对般若没有体会到,见地碰撞都没碰撞到,那你如何来谈金刚念诵呢?
以上内容根据首愚法师于2017年8月17日,在湖南广法寺准提法会上的现场开示笔录
准提法门最宝贵的,莫过于金刚念诵
我们准提法门最宝贵的,莫过于金刚念诵,佛法应该是从智慧的角度来传递这盏心灯。南上师将这个法门传下来,我并没有一成不变,我从南上师金刚念诵的平音,把它开发成海潮音,我觉得这是耳根圆通最主要的方面。
《楞严经》中特别提到耳根圆通,耳根圆通是梵音海潮音。海潮音,海潮好比一个内湖一样,风平浪静,既然是海潮,大风就有大浪,中风有中浪,小风有小浪,所以小潮、中潮、大潮,形成海潮,形成一股音声海,海潮音当然是正确的。
历代的佛教梵呗,尤其海潮音,才能真正显现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音声的不可思议。我们的梵呗也是变化多端的,象海潮一样,让我们难调难伏刚强的众生,心性从刚强变得柔软、柔和,这是海潮音的不可思议。
金刚念诵是我们准提法修行的一条终南捷径,大家要好好去把握。正如《普门品》所讲,“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楞严经》中也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可以让我们得到安心立命。
以上内容根据首愚法师于2017年9月29日,在台湾十方禅林法会起香的现场开示
金刚念诵随时与空相应
“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连空也空”。这一段讲的是金刚念诵,讲的是性空缘起,金刚念诵即是性空缘起,金刚念诵即是依空起修。
七大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识大、念大、空大。“地水火风”四大,和中医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是相关的。什么是地大?地大在佛学上是身根;水大,中医里来讲,肾脏属水,《黄帝内经》讲肾脏开窍于耳,耳通气海,故肾脏对应耳根。为什么观世音菩萨都在海边、水边?和耳根有关系,与肾脏有关,耳通气海,肾脏开窍于耳,所以水大对应的是耳根。
火大,对应心脏,心脏属火,五脏之中心脏是主要器官,心脏开窍于舌。从心脏延伸出两条经络,一是心经,一是心包经。心经偏向形而上,是意根;心包经偏向形而下,是身根。
肝脏属木,开窍于目,目是眼根;水生木,木和肾脏有关系,肾水旺,眼睛就明亮。肝胆在医学上讲,帮助心脏清血滤毒,肝胆像化学工厂一样,能够清血,能够滤毒,我们吃的很多东西,经过肝胆的过滤。如果肝胆有问题,就麻烦了,身体会产生种种的燥热,失去平衡。
“地水火风”代表色身,所以叫四大。佛学上讲“四大本空”,是幻化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五蕴非有”,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我们的身体,属地大,《楞严经》叫坚固妄想。
有了身体,就有觉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心不平气不和是苦受;心平气和是乐受;无所谓苦,也无所谓乐,叫不苦不乐受,叫行苦。乐受会变坏,所以叫坏苦;苦受本身是苦,所以叫苦苦;不苦不乐受叫行苦,莫名其妙的,这是苦海无边。
有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会有种种联想力。我们凡夫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往往把不相干的串联在一起,起了疑心,起了贪恋之心。喜欢的就起贪心,不喜欢的就排斥,排斥是瞋恨心,在人事上就有一种敌对,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你有缘的,就谈得很投机、很投缘;和你不相投的,那氛围就不对,有一种不善,一种敌意,产生人和人之间的不相应。
有乐有受,就有联想力;有了联想力之后,念动气动,气动也是行阴,我们的呼吸往来也是行阴,血液循环也是行阴。《楞严经》提到,色阴境界是坚固妄想,受阴境界是虚明妄想,想阴是融通妄想,行阴是幽隐妄想,这些都是我们的念头来的。念头是识阴,识阴是颠倒妄想,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情识,我们的种种情绪,形成五蕴“色受想行识”,纠缠不清。
所以,佛学上告诉我们“四大本空,五蕴非我”。这些都是缘起,缘起是性空的。佛陀让我们观察这些都是无常,色是无常,受是无常,想阴是无常,行阴是无常,生命都是无常的,所以叫“诸行无常”。
观受是苦,感受是痛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所以第二个法印是“诸法无我”,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凡夫都被假象骗得团团转,那是假我,是虚无的我。把这我执看通了,法执也放下了,最后进入到第三个法印,“涅槃寂静”,这是我们要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是极乐净土现前了。
二十五圆通中,地水火风紧跟着是空性观、识性观。识性观是第二十三位,弥勒菩萨的识性圆通,他现在兜率天内院讲《瑜伽师地论》,所以,弥勒菩萨是唯识学的大家、通家。无著菩萨入定,上升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讲《瑜伽师地论》,出定之后,就把弥勒菩萨所讲的《瑜伽师地论》朗诵出来,他的定力非常好,有如阿难尊者一样,能一字不落地记录出来,就是《瑜伽师地论》。
第二十四位是念性观,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第二十五位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按照佛学的顺序,逻辑的分析,七大应该先是地水火风,继之以识大,识性观是佛学理论的探讨,属于见地方面。念性观,属于功夫方面,也可以说是行愿方面,是六尘的境界。所以,念性代表锲而不舍的一个方法,是修定,甚至我们广修行愿,也是念性观。
最后的空观是妙果。空观,在我们法本上,“水融于金刚地”,是世第一,世间最高的解脱境界。
从顺序来讲,首先是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识性观。识性观是什么?“观想身心浑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这是识性观。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识性观对空的理解要如是透彻,金刚念诵随时与空相应,所以叫“空中十方起大风轮”。如何起大风轮?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駄,俱胝喃,怛扎陀,唵折隷主隷准提娑婆诃。唵部楞……这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
这一念,身体热起来,风融于火,这种念诵随时与空相应,要念念分明,到了念念本空,那就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从性空到缘起,整个身心转化,四大“地水火风”开始转化。这种转化要靠识性观、念性观,锲而不舍。我们老实持咒是念性观,对般若的体会是识性观,这样我们的四大开始转化。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风大出现了,风融于火,一念身体热起来,四加行的暖相出现;风融于火,火融于水,对外排汗,念得满头大汗,全身大汗淋漓,对内滋润了五脏六腑。所以,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念动、气动,心脏跳动。
不但是风大,还有水大,什么是水大?我们的血液,血液循环。我们如果情绪不好,老是心不平气不和,老是纠结,五脏六腑就会相克,相克的结果是很多经络会堵塞。经络一旦堵塞,四大不调百病丛生,种种疾病就出现了。
金刚念诵是来转化我们的报身,对外排汗,对内疏通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所以火融于水,这是暖相。顶相,就到了末梢神经,到了四肢百骸,气血到了我们末梢神经,全身气血所到之处,那里的酸胀麻痛就化掉了。所以,金刚念诵非常宝贵,这是很实际的功夫啊。后面又对接心月轮,那就更加清晰了。此处为准提法的第二个法宝,很重要。
一旦气血到了末梢神经,这时忍相出现,忍是可以安忍,习气转得差不多了,酸胀麻痛的业气也转得差不多了,这时内心宁静下来。忍代表定,可以安顿下来,安忍下来,安住在很松放、空灵的境界中,这是与定相应。
然后“水融于金刚地”,念到浑然忘我,世第一就出现了,浑然忘我,正是空相现前,空大现前。各位,这是实际见地,没有真见地,就没有真功夫!
以上开示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9月21日,在河北法会第二支香的开示
金刚念诵是真正的华严法界观,形成重重无尽的音声海
老实持咒好比是一碗清粥、一碟小菜。对初学者来说,这是根本所在。
我个人入道的因缘,有三个法门:一个是禅宗的无相法门,我最早是看《坛经》入道的;另一个是《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再有一个是《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尤其是耳根圆通,陪伴我整整四十多年了。我金刚念诵的起点,应该说也是很高的。
有一次,我从厦门南普陀寺闭关回来。在我闭关期间,有一位居士曾亲近我,这位居士后来出家了,他的善根相当深厚,我回到台湾,就去找他,还有他的姐姐,已经出家了的开宗法师。
我从厦门回到台湾,就把他们约到台北道场,在开山寮呆了一个晚上,我带他们做晚课,单独教他们修准提法。这堂晚课下来,他们两个就对我讲:“师父啊,你刚才念准提咒,我们感觉不是你一个人在念,感觉是千军万马在奔腾!”
我1971年出家,到1990年时,出家已经有19年了。出家后经过六年半佛学院的学习,之后来到台北,和南老师创办十方丛林书院,当时一起创办的还有香港洗尘法师,也就是书院的院长。那时我已历经10次闭关,对这个法体会已经很深了,我的金刚念诵,不再是清粥小菜,已有华严法界观的气象。
千古以来,佛教界有句名言:“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经》中的每一位菩萨,都是多生累劫广修六度万行来的。我们金刚念诵念得好,就不再是清粥小菜,而是华严法界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重重无尽,是真正的华严法界观,形成了音声海。正如《楞严经》所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心如大海,安住无边浩瀚之中。
所以,各位,不要以为老实念咒那么简单。你真正念到位了,它会深入到华严法界,重重无尽,形成音声海,如大海扬波,大浪、中浪、小浪,奔涌澎湃,大潮、中潮、小潮,层叠而起,形成海潮音。
以上开示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0月20日,在印尼万佛圣城准提法会的现场开示笔录
金刚念诵现四加行
“风融于火”,这是“气吞万象”的开始。问题是,“空中”不容易把握的。我经常引用《楞严经》的一句话:“圆明精心”。圆,福德资粮要很圆融、圆满、圆通无碍。明,就是见地很透彻。福德智慧开发到很精细了,自然“于中发化”,身体的业气、心里的习气开始转化。怎么转化?它也是有次第、有步骤。
金刚念诵,身体热起来了,这是“风融于火”。风,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这里头有很多的宝贝。“心月孤悬”是意根开发到最极致。“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是气动、心动,一动热起来,暖相出现,整个色身的寒凉之气转化掉了。“火融于水”,全身冒汗,现在名词叫“排毒”。
凡夫因为情绪不对,因为气候、饮食不对,引起四大不调,百病丛生,身体寒凉堵塞。水沟不通,就会发臭;气血堵塞,就会发炎,什么头痛、胃痛啊,全身疼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金刚念诵身体热起来,正好把堵塞的部分疏通了,全身才会排汗。
这个时候,火融于水,汗出来了,经络疏通了,酸胀麻痛消融了。从暖相进一步气血到达四肢百骸,这是“顶相”了。修证用功,身心转化的程序必定如此。顶,不是头顶的顶,是全身气血通畅,达到神经末梢。此时,坐一两个钟头两腿也不觉得痛,不用痛得哎哟哎哟了,心可以安“忍”了。“与其能忍,不如能化”,化得干干净净。忍的境界,叫做定,定功现前。然后,“水融于金刚地”,整个身心空掉了,正是“世第一法”。
因此,金刚念诵是转化身心最有力的一股推动力量,从实相般若融于境界般若,这是性空缘起,从最高的境界,转化到身心最微细的地方。
金刚念诵,依七大现四加行
六字大明咒之后,到了这个地方,是依空而修。
性空缘起,“空中”,这是转化报身、转化内心,打开心中器量,很重要的。
六字大明咒的这一段“大明三密八次第”,讲的是法报化三身辗转增上。“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是功夫方面,要对般若性空体会得很深刻,是性空缘起,依空起修。
金刚念诵本身是依空起修,这是性空缘起。报身转化,有一定的法则,有一定的缘起,这缘起是从性空来的。
金刚念诵,依七大现四加行。七大首先是见地,见地是识大,二十五圆通中列第二十三位,就是弥勒菩萨的识性观。从识性观到念性观,念什么?念准提神咒。识性观等于开发金刚般若波罗蜜多,见地开发通透了,加上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老实持咒,如此锲而不舍,四大开始转化。“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风轮也代表老实持咒,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念清楚、听清楚,让我们的报身不断转化。
当然,这里的识性,也可以请弥勒菩萨退位,让阿弥陀佛来接管。阿弥陀佛左右两大士,大势至菩萨表征的是念佛圆通,观世音菩萨表征的是耳根圆通,一个念清楚,一个听清楚。
念清楚,一口气一口气地念是修气,听清楚深入到脉相,最微细的,不断地转化。念清楚、听清楚,念念分明,相当于准提法的生起次第。整个生起次第没有离开念清楚、听清楚。
到了圆满次第,念念本空,进入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呈现的是无量寿无量光。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蕴含的是弥勒菩萨的识性观、大势至菩萨的念性观和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念咒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属于修气。这一念,“风融于火”,色身暖相出现了。风,在中医里归于肺经,肺五行属金,金生水,肾属水;这一念,风生水起,肾水充沛;肾开窍于耳,又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相应,属于修脉;进一步水生木,肝属木,肝胆得以滋润。如果没有肾水,肝胆就会出问题,眼睛也会干涩。大家要从这里去体会中医的理论,参究我们色身的转化。
什么是“火融于水”?这一念,身体热起来了,念到满身大汗,逼出身上的湿气。这水,也代表气血,对外流汗,对内滋润五脏六腑,疏通十二经络,慢慢气血到达末梢神经,色身酸胀麻痛的业气逐渐转化,这是顶相。进一步,忍相出现了,“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禅定现前。
最后,“水融于金刚地”,空相现前,世第一法。这个次第,很扎实的,一环扣一环。我们准提法理论已经和中医融合在一起,解释得更加透彻。佛法不仅要很生活化,同时要回到身心的转化。
到水融于金刚地,浑然忘我,正是莲花最清香时,正是莲花绽放盛开之时,这是比喻了。
“地上涌出八叶巨莲”,什么是金刚地?空、无相、无我的境界是金刚地。莲花,象征的是大乘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金刚念诵转化四大现四加行
真正的金刚念诵,就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金刚念诵是性空缘起,依空起修,非常不可思议。
一般人佛学知见是乱七八糟的,连缘起性空都把握不了,更不要说性空缘起。
佛陀说法是从缘起开始,三法印当然是从缘起讲起,我们眼睛张开所看到的境界,当然是缘起,众缘和合。
佛陀三法印的第一个法印告诉我们诸行无常,从诸行无常进一步提升到诸法无我,最后进入涅槃寂静。这是从缘起到性空,如此见地理念很清晰以后,你才有资格谈性空缘起。知见要很精准,才有性空缘起可言。
性空缘起,就是已经悟入毗卢法界,依空性起修。正如道㲀大师提到准提法要“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愿海”,修行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一下子,就可以与佛菩萨融合在一起,佛称为“空王”,你能把握空的境界,还不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一般修净土的,如果对佛法不了解,佛学见地不清楚,也很麻烦。什么念佛堂只能念阿弥陀佛,念佛堂就不能念准提咒,有这个道理?!我们准提法是道道地地的真正的净土法门,彻头彻尾都是以西方三圣为中心,这还不是净土法门呀?念清楚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听清楚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到念念本空就是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不是西方三圣来接引吗?
准提法门统摄了八万四千法门,在《准提陀罗尼法门简介》中讲得很清楚,准提法门含摄一切法,统摄了显教密教,统摄了八万四千法门。什么能统摄一切法门?当然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准提法是道道地地的大般若的修行法门。
金刚念诵,“空中十方起大风轮”,空就是金刚,风轮就是念诵,我们如此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就是“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是千真万确的金刚念诵。所谓铃杵灌顶,包括铃灌顶、杵灌顶,这些法器都是金刚的化身,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化身。磬声是铃灌顶,老实持咒是金刚杵灌顶。
“空中十方起大风轮”,这一念,风大的摩擦产生了热能,叫“风融于火”。金刚念诵,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和我们色身一撞击,身体就会产生热量、热能。
一般人身体太寒凉,甚至因为情绪的纠结,气候不适应,饮食不对,念头不对、观点不对,造成种种的心不平气不和。五脏六腑不舒畅,经络不通畅,堵塞了,有时手脚会冰冷,这是经络不通畅,气血不通畅,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产生各式各样的疾病。
金刚念诵一念,让你身体热起来了,这不是铃灌顶、杵灌顶?帮我们疏通五脏六腑、十二经络。这一念,整个身心就有感觉,有感触了,让你少打妄想,念得相应的时候,身体柔和,暖相出现,慢慢“火融于水”。
很多新参前所未有这样松放,有回到家的感觉,感觉像回到父母的怀抱,如同浪子回头,因而流下忏悔的眼泪,惭愧的眼泪,流下欢喜、法喜的眼泪,这不仅是铃灌顶,杵灌顶,还是甘露灌顶。
这时,全身毛细孔都在排汗,汗一排,五脏六腑的气就相通了,经络舒畅了,排汗的功能有那么大,滋润了五脏六腑,疏通了十二经络,气血慢慢到达末梢神经,慢慢火融于水,从暖相到达顶相。
“火融于水”也是一种灌顶,醍醐灌顶,全身舒畅,尤其气血到达末梢神经,所到之处,这酸胀麻痛,在将通未通的时候,有点刺痛,有时像蚂蚁在爬,刚开始会有点痛,痛过了,松开来,打起坐来,两条腿不疼了,腰酸背痛慢慢消除,这就是业障消除,这就是和法相应。
金刚念诵转化四大,现四加行,从暖、顶、忍,气血通了以后,身体不讲话了,它无话可说了,因为它不酸、不胀、不麻、不痛,不会再向我们抗议了。当我们酸的时候,它在向我们抗议,胀的时候,也是在表示我不舒服,我难过了。从生理影响到心理了,于是妄想纷飞,坐不住了。哎呦!怎么还不下课啊? 哎哟!我痛死了,师父救救我,赶快敲磬下课吧!
气血通了之后,这时不想下座了,因为坐得很舒服呀,不酸、不胀、不麻、不痛了。有时,可以连坐两、三座,哎呀,高兴死了,这是以前没有的。佛母送给你红包了,不是小红包,是大红包。我们佛母最喜欢送红包给这些认真修法的人,随时有小红包,有大红包,让你心生欢喜,让你业障消除。
暖、顶、忍,忍就是可以安忍,整个身心宁静下来,所以可以连坐两、三座都不觉得腿疼,也没有妄想,也不想下座,正好可以安心修法了。忽然之间,浑然忘我,整个身心空掉,找不到自己,自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没有智慧的人又吓了回来。这是“水融于金刚地”,进入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的最高境界,“世第一法”,世间最高的解脱境界,空相现前。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于2017年12月6日四川罗汉寺法会第二支香开示
无上正等正觉才是真正的“心月孤悬”
当年,南上师给我的两句口诀“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可以说是我们修习准提法最根本、最高的一个修法口诀。
我们经常讲到观想,观想其实就是不断去参究体会。
“心月孤悬”,就是经典的两句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一切的语言、想法都不必要,统统放下,一切人我是非、分别执著的起心动念全要放下,这才能够有相应的契机。禅宗常讲的参话头,要“离心意识参”,也就是说,要参究到佛法最高的境界,就要把一切的思想、念头、分别心等等,统统放下,如此才有相应的时候。这也是我们生命最原始的,禅宗称之为“父母亲未生我之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也就是禅宗所讲的“本地风光”。
“心月”,只是用月亮作比喻。各位,不要把比喻当作真实啊!月亮,尤其是十五的月亮,最圆满、最明亮。圆,我经常说,表征做人处事的圆融、圆满、圆通,这是福德圆满。明呢?表征智慧圆满。修行修到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这是生命最根本的、最真实的,也是不费吹灰之力,一点力量都不需要去使用它的,一使用就变样了。这是我们生命最真实、最自由、最活泼的、无牵无挂的,这个境界叫作“心月孤悬”。
“心月孤悬”,当然就是实相般若,实相无相,扫得干干净净。“孤”,孤零零的,悬挂在那里,“孤悬”,远离了一切分别心。所以叫作“言语道断”,就是所有的语言都不用讲,不需要去描述它,也用不着去雕琢它。这样一个生命最原始、最实在、最真实的,称之为“清净法身”。它是清净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染污。当我们体会到这样的时候,就找到了现代人常讲的所谓的“能量”,这是生命最强的能量。能量的另外一个形容词,叫作“气场”,这个气场很强。
“心月孤悬”是理入,“气吞万象”是行入。念头不动,当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念楞严咒一开始怎么说呢?“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心月孤悬”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念头不动,那种气最平和,心平气和。“心月孤悬”到达最高的心平的境界,气也是最宁静的,气带动心脏的跳动。当我们到达“心月孤悬”的境界,这个时候呼吸是停止的,止息,那是身心最通畅的境界。止息的境界正是大呼吸,呼吸得更深更透,它不用鼻孔式呼吸,而是全身毛细孔都在呼吸,甚至处于大光明的境界中,光明本身就是大呼吸。报身转化就是要到达这样的现量境。进入到不呼也不吸的时候,色身转化得最快、最松放、最空灵。
当我们晚上睡得最沉的时候,身心最松放,也是体力恢复得最好的时候,往往睡得很沉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睡眠其实是不用太长。但是我们凡夫妄想太多,种种名闻利养的欲望又太强,身心都在有漏当中,把自己的真气给漏掉了。
安般法门最高的境界是到达不呼不吸,止息。我们一旦睡得很深沉之时,呼吸也是停止的,这正是大呼吸,正是恢复体力最好的时候。所以,“心月孤悬”,这是我们身心转化最关键的地方,如此才能“气吞万象”。吞,就是把所有的习气、业气都融化掉了,简单讲,业障消除了。
可见,“心月孤悬”有多重要。其实,“心月孤悬”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我们生命最高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才是真正的“心月孤悬”。
然而,我们凡夫的妄想太多了。所以,准提神咒也是“空拳诳小儿,黄叶止儿啼”。对我们中下根器来讲,老实持咒太重要了,这是一个加行法。
“心月孤悬,气吞万象”,正是准提法的金刚念诵。什么是金刚?实相无相是金刚,“心月孤悬”是金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心月孤悬”,也是“气吞万象”。准提法被称为“无上甚深妙密法”,上根利智的人,直奔“心月孤悬”。“心月孤悬,气吞万象”,这是我们金刚念诵的口诀,“心月孤悬”是金刚,“气吞万象”是念诵。金刚念诵,它的下手处和交集点在“光音交融”,最后到达“心光无量”。
金刚念诵,金刚是修明点,念诵是修气、修脉。明点是心月轮的缩小,明点的放大就是心月轮。真正的心月轮,与明点是无二无别的,大小相融,一样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好,我们继续练习金刚念诵。这是我们一般人必不可少的下手处,念清楚、听清楚,念念分明,最后到达念念本空。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0月23日在印尼万佛圣城准提法会第2支香的开示
金刚念诵念得好,当然这三种灌顶都有了
我们继续谈所谓的灌顶。
铃灌顶,密宗所谓的铃,其实就是钟的声音。铃,你看嘛,倒过来就像一口钟。我们一般丛林里头叫“晨钟暮鼓”。磬,其实也是钟,把它翻过来吊起就是一口钟。开宝师、开律师敲的小磬,也是小钟。铃灌顶其实就是钟声的灌顶。磬的声音很尖锐,一般入甚深禅定,用引磬在他耳边“叮叮叮”的敲,可以把他叫出禅定。可见,钟声、磬声音波的穿透力很强。所以,新参万一跟不上,可以听磬声,能提起我们的正念。这也是铃灌顶,按照这个节拍,你的咒语会念得更清晰、更清楚,自然就没有妄想。
我们凡夫的气是乱的,因为妄想纷飞,念动气动。念头妄想纷飞,这是习气。从唯识学来讲,多生累劫所造的善业、恶业、无记业,统统收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也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藏就是收藏嘛。另外一个名词叫种子识,种子嘛,所做的好的、不好的都储存进去,随时会冒出来。“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唯识学上叫“种子起现行”。
修持准提法的基本功是老实念咒,当然是用意根。念咒,是舌根弹动,耳朵听,是耳根,一口气一口气是鼻根,身体的感受是身根,这也是“都摄六根”的呀!所以,老实持咒有那么重要。
老实持咒跟老实念佛同一个法则啊。有的人说,我是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念阿弥陀佛一定可以往生净土。那叫想得美。不是这个道理的,这是有的人讲过头了,叫什么“万人修万人去”。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第一个门槛,已经够高了。没有跟法相应,怎么可以往生得了,那是乱开支票。你的福德因缘够了,跟法相应了,当然可以。
我们念準提咒相应的时候,也是十方净土任意寄居。真正的净土,《维摩诘经》讲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明天就会讲到了,净法界咒观想LA字,到了最后,实相般若的本身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没有两样。禅宗祖师根器利的,当然可以往生更高了。所谓高,等于净土讲的上品上生,你的般若智慧够了,你的福德资粮也够了,当然品位高了,这是很自然的。
我们这个磬声的本身(师父上人现场“叮叮叮”的敲磬示范),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磬的声音跟念咒咒语的音声,都是提起我们的正念。磬声在五行里属金,什么是金啊?肺脏属金,金就是风大。我们念准提咒,一口气一口气地念,那就是念动气动。气动,就是肺脏呼吸往来,紧跟着心脏跳动。这个很深啊,它们有连带关系。等我们讲到心月轮中现字轮,这个地方非常核心,很多老参并不一定完全体会到,体会到对这个法就永远不会退转了。观想的力道就不一样了,已经不是在相上,而是在法上的现量境界。
所以这个ONG字,不但代表耳根,同时也代表意根。我记得2015年,我在武夷山出关的那首偈颂:
心月能听乃意根,所听眼耳鼻舌身。
都摄六根能所融,净念相继入耳门。
心月能听乃意根,这句话很重要噢,心月能听,能听不是ONG字吗?也是意根噢。
所听眼耳鼻舌身。眼,我们眼睛所看的是色尘,耳朵听的是声音,声尘,鼻根是嗅觉,舌根是味觉,这些都是我们所听的。包括身体的苦受乐受,那也都是所听的。心月能听乃意根,一点都没有错。所听眼耳鼻舌身,那都很如实的描述了我们身心的现量境界。
既然是意根那就是念动嘛,声音也是气动,包括心脏跳动也是气动。原来我们的念头和呼吸往来、心脏跳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所以,一定要跟中医《黄帝内经》对接得上。我们準提法真正是“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各位你要体会的很深刻。那你的观想就不是一般的依样画葫芦了,你的观想完全很如实,是我们身心的现量境界,那叫观察入微了。
红色也代表我们的心脏、心脉轮,心脏跳动在中医来讲属于心包经的部分,心包经也属于身根,而心经属于意根,所以意根跟耳根、身根完全融合在一起。所听眼耳鼻舌身,没有离开意根;心月能听乃意根,把我们的心月轮、字轮完全容纳进去了,这当然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我们老实持咒的终极目标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同时也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阿弥陀佛左右两大士,代表两个主要的修行法门:一个是念清楚,代表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一个是听清楚,代表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念清楚、听清楚,念念分明,最后融入到阿弥陀佛的念念本空。念念本空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
各位,这个你要体会的很深刻才行的,这里头已经到佛学的研究所,这是我们生命很核心的部分,佛学最高的、最顶级的。有些你上研究院还不一定听得到。因为这是从实验中来的。各位,假以时日,如果你们准提法没有退转,你会体会越来越深刻,哎呀,準提法宝贵的不得了!以南上师的智慧,称准提法为“无上甚深妙密法”。
所以,我们的磬声当然是铃灌顶,杵其实代表鼓声,鼓声里有鼓舞的作用,与磬声互相搭配,提起我们的正念,也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也是以音声做佛事。叮叮叮,磬声跟鼓声配合好,啊,感觉身心很松放。
那么铃杵灌顶相应的时候,感觉上有种回家的感觉。怎么流浪了那么久,到现在才回来啊!所以,泪流满面,也不是伤心,是一种回家的感觉,是一种感动的眼泪,是一种忏悔的眼泪,是一种惭愧的眼泪,是一种欢喜的眼泪,是一种法喜的眼泪,这是真正的甘露灌顶。你从老实持咒念到相应的时候,念到念念分明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呈现。让你身心松放,让你忽然间整个身心清净了,佛学名词叫“善根流露”,同时也是真正的消业障。
我们凡夫都很刚强,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嘿,念到相应的时候,大男人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的。这是忏悔的眼泪,惭愧的眼泪,感动的眼泪。这是真正的甘露灌顶。这是声音瑜伽的不可思议。这一松放,全身筋骨就松放了。所以眼睛也在冒汗,全身毛细孔都在冒汗。眼睛冒汗是流眼泪,全身排汗大汗淋漓。我们凡夫,因为情绪不好,很纠结,心不平气不和,五脏六腑的纠结,十二经络不通畅。不通畅的结果,类似于臭水沟,经络不通,久了发炎、变脓,严重的肿瘤,更严重的变癌细胞。大汗一出来,现在名词叫做排毒,有道理的。把我们的水沟清理疏通了,大汗淋漓排出来了,是我们十二经络要通畅的前奏。
紧跟着风融于火,从念咒的音声里头,音声的那种风大,一念全身热起来了。火融于水,眼睛在冒汗,全身都在冒汗,这是很深的道理呀。所以我们準提法,一样是从声瑜伽进入到身瑜伽。最后浑然忘我,是心瑜伽,跟法相应,跟智慧相应了,这个境界叫智慧灌顶。
準提法修到相应的时候,铃杵灌顶、甘露灌顶、智慧灌顶都有,它很如实的。当然插头要插对,插不对则没有感觉。南老师用的是最高的智慧灌顶,让你直接进入到光明中,进入到实相无相的空相中,那当然是智慧灌顶。
各位,我们金刚念诵念得好,当然这三种灌顶都有了,铃杵灌顶有、甘露灌顶也有,念到浑然忘我,很多人一下子身心都空掉了,这个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这是法尔如是的道理,是你相应了,插头插对了。
所以,各位,对于准提法,你要很如实的去体会、去把握。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2月14日在江苏隆昌寺准提法会第4支香的开示
金刚念诵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金刚念诵到底要念到什么样的目标,金刚念诵才算完成?金刚念诵要到达的目标,恰恰是《坛经》六祖大师所讲的,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要念到无念现前。无念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正是南上师讲的第一句话,“心月孤悬”。心月孤悬的境界是大而无外,没有边界,小而无内,小到无内的话它也是无量无边的。什么是心月孤悬?简单地说,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把时间的相融化掉了,这叫无量寿,无量寿正是心月孤悬。
禅宗以无相为体,如何到达无相?在功夫的境界来讲,就是破相、扫相,扫得干干净净的,叫做气吞万象。把所有的相,舒服与不舒服,统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个境界就是无量光。
所以,心月孤悬就是无量寿,气吞万象就是无量光。如何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那要见地跟功夫打成一片,融和在一起了。这种境界,所谓的光音交融,融合在一起了。不住在光,也不住在音,光跟音已经融化在一起了,打成一片,任运无住了。
这正是禅宗的以无住为本,光音交融的境界正是以无住为本。所以,无念境界是心月孤悬,无相境界是气吞万象,无住境界是光音交融,这三个层次的总融合就是心光无量,这正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金刚念诵也不一定要念得很快,重点要念到光音交融,这是见地跟功夫同步到达。整个金刚念诵的这四句话,正是我们修行的大目标,最后到达解脱的目标,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光音交融,心光无量,无量光无量寿的境界。
我们准提法的总标题,就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光音交融,心光无量”。不但修凖提法,所有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也都无非要进到“心月孤悬,气吞万象,光音交融,心光无量”这四句话,也就是佛果的境界,极乐净土的境界。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6年10月31日在马来西亚准提七第五天下午第一支香的开示
金刚念诵的重点就是心月孤悬
们打坐,各位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能贪凉,有一点小汗是好事,不要搞得凉飕飕的,这对身体不好。尤其是我们金刚念诵,一念完全契入准提法的根本内涵。
金刚念诵的重点在随时“观想自己身心融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这境界就是“心月孤悬”,你还要到哪里找“心月孤悬”?有个境界,那仍是你在打妄想,一切妄想都要放下,一切知见都要放下,观想自己“身心融入虚空中,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可得”,扫得干干净净,“离四句,绝百非”。
所有的想法都要放下,这样才有“心月孤悬,气吞万象”的味道。这样才是真正的“空中十方起大风轮”。
“风融于火”,身体热起来,暖相出现,这是好事呀;“火融于水”,冒汗,现在名词叫“排毒”。这次针对“排毒”这两个字,明天我会加以详细说明,不但是心灵的排毒,还有色身的排毒。心灵的毒是“贪瞋痴慢疑”,色身上的毒是“酸胀麻痛”。我们内心的世界,配合色身的现象,这两股力量融在一起。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贪凉,冒点小汗是好事,对外排汗,对内滋润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松开了十二经络,那境界叫“火融于水”。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9月12日,在内蒙古月亮湖法会的现场开示笔录
三密融合金刚念诵
准提三密五次第。我们讲到了本尊法,第一个是三密融合金刚念诵。所谓金刚念诵,已经跟各位讲过了,金刚跟实相般若对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从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到实相般若,金刚念诵最根本的是跟实相般若对接,才是真正的金刚。
念诵本身从文字般若下手。意密观想当然要从文字般若到境界般若再到实相般若。口密念咒也一样。我们持诵到念清楚、听清楚,到了念念分明的时候,境界般若的功效就呈现了,念得很松放、空灵,已经达到了摄心、安心的效果,达到了实用、受用的效果。
所以,金刚念诵,金刚相当于南上师讲的心月孤悬,念诵本身是气吞万象。咒语能够念到气吞万象,慢慢地把我们内心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消融掉,色身上的酸胀麻痛的业气消融掉,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能够把身心上的障碍消融掉,一个靠的是意密观想,一个是靠口密老实持咒,这两股力量拧在一起,中间再加上身密结手印,这三股力量很强,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心月孤悬、气吞万象。
心月孤悬,找到我们生命的归宿,离四句绝百非,所有的妄想分别心都通通地消融掉,把能所对立也都消融掉,入流亡所,才能够达到心月孤悬。意境上要有心月孤悬这样空灵的心胸境界,在念咒上面,每个字要念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所以,要意密观想、身密结手印、口密念咒,三密结合到一起。
气吞万象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光音交融。光是我们观想的,文字也好,佛菩萨的圣像也好,所有的观想没有离开过光,所有的念咒念佛没有离开过音声,光和音要产生交融,光是音的体,音是光的相。进入到体相用才能够交融,不到光音交融的境界,哪来的气吞万象。
金刚念诵随时跟空、无相、无我的境界对接,是金刚念诵的体;金刚念诵的相,唇齿不动舌头弹动;金刚念诵的用,把内心的习气、色身的业气慢慢地转化掉,转化到气本身可以吞万象。吞万象,所有的习气业气都消融掉了,这种境界叫气吞万象。
所以,一定是要意密观想,口密念咒,身密结手印,扎扎实实的。持诵到光音交融的时候才可以进入到心光无量。心光无量正是心月孤悬,心月孤悬的境界也叫做心光无量,前后对照。
不管你是上根利智也好,还是你的烦恼习气很重,都要从老实持咒下手。
【意密观想镜坛(或置镜坛于前方);身密双手结准提印当胸;口密先念准提真言“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 折戾 主戾,准提娑婆诃”,再加念文殊菩萨一字大轮咒“唵 部楞”,凡二十一遍。】
我们看到善无畏的传记里头,他到魔难现前的紧要关头,先把手印结起来,口密持诵准提神咒,意密观想准提菩萨,第一天有讲过。这是善无畏的传记记载,清清楚楚,包括金刚智也是这样的。
所以,上根利智的都是要老实持咒,我们苦恼众生更是要笨笨的,老老实实的。过去南上师半开玩笑,什么是老实?老实是笨也,笨者老实也。一个字一个字踏踏实实地持诵,不马虎。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2017年11月5日在大连观海禅寺准提法会第5支香的开示
金刚念诵念得好,一定要吻合安般
我们金刚念诵也并不是一定要念得像火箭炮一样,那倒也不需要,如何让我们摄心安心,这才是根本,不在于快慢,重点在于相应。南上师的晚年,最后为什么提倡安般法门?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我们准提法金刚念诵念得好,一定要吻合安般。老实持咒,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当然是安般,只要能够念清楚,它一定吻合呼吸的要领。
从念清楚到听清楚,听清楚那意境更深了。二十五圆通最深的部分莫过于耳根圆通。因此,文殊菩萨独尊耳根圆通,对前面二十四圆通都是评论式的,不是说它不好,而是从说法的深度、广度告诉我们,唯有耳根圆通最契合这个时代的根机。
准提法的准提观音,也叫“人道观音”,其实耳根圆通真是秘中之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是简中之简。这里头当然和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相关。大势至菩萨老实念咒,属于修气;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属于修脉,这个更深了。
以上内容来自首愚法师于2017年12月7日四川罗汉寺法会早课的开示
金刚念诵的几个要点
1.无论念佛念咒,都要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也就是一口气能念多久念多久,比如一个咒子你一口气能念10遍那就尽量不要只念9遍,总之要念到这口气完全出尽为好。
2.一口气出尽后,要闭住嘴,不能用嘴吸气,而是要用鼻子自然吸气。同时在吸气时候最好意念也在继续念咒,而不要空过。记住这个吸气尽量让身体自然吸气,而不要刻意吸气,事实上,人在一口气出完后身体会本能地进气的,就是这样自然让肺呼吸最好。等气吸足了,就继续念咒,如果在吸气时候意念在念咒,那么念到哪里就接上继续念就好。
3.从始至终,耳朵都要认真地听自己念佛或者念咒的声音,而不要去理会其他外部声音,这很重要,念咒其实也是在修炼第二识(耳识),也就是耳根圆通法门,耳根圆通太重要了,不懂耳根圆通那想修成就几乎不可能,大家赶快去研究一下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在《楞严经》里。
4.念诵时候要尽量用胸腔或者腹腔发声,而不要用喉咙发声,因为如果你用喉咙发声很快喉咙就会哑了,而且你是声音如果不能震动你的身体,那也起不到打通经脉转化色身的作用。金刚念诵的好的人,可以整日整夜地念咒,喉咙也不会哑。
5.以上要点做好后,就开始尽量做到嘴唇和牙齿尽量不动,只靠舌头弹动发音,同时念诵时候舌头不要碰到嘴里的其他部位。这个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念诵的很轻灵,念诵的很快速,当然这是比较高级的功夫,初学金刚念诵的朋友不要苛求做到这点。
6.念诵的时候尽量不要只用一个声调,而要高低起伏最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咒音震动全身经脉,进而打通,转化。
7.初学金刚念诵的人可能会不太适应,会觉得声音压制在喉咙里出不来,甚至不太舒服,这很正常,不必害怕,以我和很多人经验,只要精进用功,时间长了你的喉咙气脉会打通,之后你再念诵就会很舒服了。喉咙打通后,你身体的其他地方也会慢慢打通,当然这非一日之功。
8.每一句咒,每个发音都要很认真地念,很认真地听,这样功夫长的才快。我举个例子,念咒如同练射箭,如果你每一箭都很用心地对着靶心射,几年苦功下来就可以成为神箭手,但是如果你每一箭都是很随意地乱射,练了几十年后多少也会有些功夫,但成不了神箭手。
9.当以上要点都做好以后,就要开始追求念诵的速度,金刚念诵一定要在高速念诵的时候才会显出最大威力,我这里说的快速不是一般的快念,而是不可思议快速,比如一句佛号或者一句咒,一般人念诵的话可能会到每小时几百遍,几千遍但如果要想通过金刚念诵做到转化色身,那就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可能是每小时几万遍,几十万遍。。。不要以为这是神话。
总结:金刚念诵就是最高级的气功,金刚念诵的好,可以凭咒音打通全身气脉,那效果是不可思议的,不止是治病强身,最最关键的,大家一定要记住。